古代一刻钟是多长时间

Posted

篇首语: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一刻钟是多长时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一刻钟是多长时间

古人使用漏壶计时,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一昼夜共有一百刻,所以一刻是14.4分钟,到了清朝初年,更改为九十六刻,所以一刻就成了15分钟。当然,中国古代计时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计时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古人会对时间非常看重。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人的计时方式,以及制定刻度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时间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人生就是短短的几十年,需要好好把握这仅有的时光,不然,时间一去不复返,转眼就是一辈子。

在《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夜漏未尽一刻”。那么,这里的“一刻”是现在的十五分钟吗?在古代,为什么会用“一刻钟”来表示十五分钟呢?这其中,又有什么含义呢?

对于“一刻”的含义,肯定是有的,至于,为什么要用“一刻”来表示,就需要从古代的计时工具说起。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在农耕时代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的古人就十分注重对时间的计算。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同,计时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也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了。在古代,计时器主要有圭表、日晷和漏刻等。

那么,这些计时器又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呢?

首先是圭表:圭是平卧放置的尺子,表则是垂直放立的标竿,由圭和表组成的器物就是圭表。早在商周时期,圭表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了。它主要是利用太阳照射出垂直在标竿影子长度的原理,来测量日影的长度,从而,计算出时间。

另外,根据圭表测量出日影的变化,还可以用来辨别方向和确定节气。除此之外,圭表还可以用来测量冬至日的所在,然后,确定回归年的长短。现在,我们到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地旅游参观时,还可以看到日晷的身影。

其次就是日晷仪:这个计时器又被人们称为“日规”和“日晷”。这个计时器可以说是圭表的进化版,因为,它是从圭表演变出来的。在西汉以前,人们普遍使用日晷来测量时间。其实,日晷是由一个石头做成的晷盘和用铜做成的晷针组成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晷盘的正反两面,划分出十二个大格子,一个大格子就代表两个小时。在使用日晷的时候,人们只需要观察日影在晷盘的哪个位置,就可以知道时间了。日晷和圭表一样,都是通过观察日影来推算时间。

不过,日晷有一个缺点,就是在晚上和下雨天的时候不能用。为了克服日晷这一缺点,人们就发明了可以在晚上使用的月晷。这样一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推算出时间了。不过,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日晷还是月晷,都不可以在阴天或者下雨天使用。

最后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壶,刻则是指划有刻度的箭,这是放在漏壶中标注时间的零件。由于,日晷和月晷的缺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的漏刻,应运而生了。清朝人对它的评价极高,他们认为古代能够测出十二个时辰的计时器只有漏刻。

漏刻又叫作漏壶,实际上,它是一个水钟。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用水来计算时间的方法了。各个朝代都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漏刻,民间更是普遍使用。这个在《隋书》中也有记载,据说,当年黄帝创漏水的方法,就是为了把白天和黑夜划分开来。

后来,这一工作由挈壶氏负责,挈壶氏也就是掌管漏刻的官员。因为,漏刻一般用铜壶来装水,滴漏来计算时刻,所以,它又被称为“铜壶滴漏”。这种计时器很简单,只要在壶里装水就可以了,水会从壶底的小孔里流出。

如果,能在一天一夜里滴完了壶中的水,那么,这就是二十四个小时。这个时候,被平均划分在箭刻上的一百个刻度就是二十四小时,一个刻度就是十四分四十秒了。

按照漏壶的观察方式不同,我们可以划分出水位下降的“沉箭漏”和水位上升的“浮箭漏”两种漏壶。沉箭漏的构造十分简单,是由一个底部有着小孔的壶和箭刻组成。在使用的时候,壶里的水会从小孔中流出,箭刻也会随着水的减少而下降,以此显示出时间。

浮箭漏出现的时间比沉箭漏晚,不过,在功能上它比沉箭漏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供水的播水壶,另一个则是放了箭刻的受水壶。在使用的时候,播水壶里面的水会通过小孔进到受水壶中,箭刻随着水位的上升而上浮,以此显示出时间。

后来,为了能够提高水流速度的稳定性和计时的精确度,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或几个漏水壶。

当然,除此之外,中国古人还造出了:香篆钟、灯漏、沙漏、水运仪象台等。古代的人们用圭表判断方向,确定时间和节气,用日晷观察日影计算时间,用观察水位高低的漏壶测量时间......这些古老而又简单的计时仪器,无一不在显示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从东汉开始,各朝各代都改革过漏刻制。《隋书·天文志》:“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这段话描述的就是古中国的漏刻计时制度。

古人把这个刻度改成九十六、一百零八或者一百二十等等。一直到清朝的时候,清政府颁布了一部关于时间刻度的法律后,才没有再改动过箭上的刻度。可以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天一百刻正式变为了九十六刻,平均划分下来:一刻就等于现在的十五分钟。

所以,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钟就是来源于这里,并且,这一计时规则至今还在使用。

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想到的东西人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把它变成现实,古人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沿用至今的东西,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世人也应该学习古人,创造出更多的精华,以供后世的享用。

相关参考

古代的一刻是多长时间

1、一刻即为15分钟。古代一刻是指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5分钟。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2、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

古代的一刻是多长时间

1、一刻即为15分钟。古代一刻是指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5分钟。时辰是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2、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

古代一炷香是多长时间

古代一炷香时间一般约为半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不过实际上一炷香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和香的长短、环境以及风力等因素都有关联,所以难免会有一定的误差,不过古代的香都是手工制作的,有一定的标准,所以...

古代一炷香是多长时间

古代一炷香时间一般约为半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一个小时。不过实际上一炷香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和香的长短、环境以及风力等因素都有关联,所以难免会有一定的误差,不过古代的香都是手工制作的,有一定的标准,所以...

沙漏计时器的原理(为什么古代十五分钟称为“一刻”?)

...古装戏剧或小说中,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你等我一刻钟。”另《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上载︰“夜漏未尽一刻。”以上出现的“一刻”都是指十五分钟的时间。那么,为什么古代十五分钟称为“一刻”呢?谈这个典故...

一刻钟是多少分

1、一刻钟等于15分钟,一天一夜为24个小时,一个刻度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等于14分24秒。直至清朝,将100刻改定为96刻,每刻时长变为15分钟整,一直沿用到今天。2、中国古代是用一天12个时辰计时。一个时辰是八刻...

一刻钟的英文

1、一刻钟[名]quarter;quarterofanhour;2、[例句]一刻钟以后我就得走了。I\'vegottogoinaquarterofanhour.3、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壶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

轻松一刻:古代那些奇葩趣事

历史有时候奇事,怪事层出不穷,有时让人忍俊不禁,有时又让人啼笑皆非。我们来说说历史上的那些奇葩。一、榜下捉婿宋朝真宗年间,有一个叫范玲孙的人高中状元,当时的宰相毫不犹豫地将他纳为乘龙怪婿。此后便形成了...

为什么古代要午时三刻秋后问斩

  午时三刻开刀问斩,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说法,与之相配套的还有秋后问斩,推出午门斩首,菜市口砍头等等。  这些说法有什么讲究呢?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十二个字代替,午时就是正午十二点,一刻...

烫发器做3C要多长时间(直发器CCC认证费用多少?循环多长时间)

电卷筒,又称直发器,现已衍生出卷条条、直发梳等产品。直发器顾名思义是将头发拉直,并用发热管将发丝加热、软化、冷却至直发。现有的直发器,既能拉直,也能拉卷。从前,直发,主要的用户是专业美发美发师,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