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养鱼水要多深(专题策划:侧深施肥技术助力水稻绿色高效生产)

Posted

篇首语: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面最为廉价的方法,没有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田养鱼水要多深(专题策划:侧深施肥技术助力水稻绿色高效生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田养鱼水要多深(专题策划:侧深施肥技术助力水稻绿色高效生产)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一直沿用撒施法施肥,这种方法施肥量大、肥料利用率低,常见为插秧排水导致肥料养分流失且污染环境,均匀拌到土壤中导致离水稻根系较远的肥料无法被吸收。如何解决施肥过量与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侧深施肥是个不错的办法,不但能减少肥料浪费,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大米是居民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目前全国超过60%的人以大米为主食。为了保证粮食总产量,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十分必要。实施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水稻产量,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业劳动短缺的有效方法,是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一项以侧深施肥为前提,与培肥地力、培育壮苗、灌水管理、肥料选用、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选用等单项技术综合组装配套的栽培体系,是在高速插秧机插秧的同时将基蘖肥肥料同步施在稻株根侧3厘米、深度5厘米处的施肥方法,是减肥、省力、节本、增效的一项技术措施。

水稻侧深施肥 增效助农增收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站将国家关于化肥减量增效的要求落到实处,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缓控肥集成,优化发布侧深施肥技术方案,精益求精,不断试验,全面推进水稻侧深施肥推广。2020年,在江苏省耕环站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下,滨海县进一步加大根侧深施肥,大面积推广,引领农民科学种田,减肥增效。据统计,2020年新增水稻侧深施肥机械70多台,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推广面积达2533.3公顷,推广面积较2019年增长25倍,水稻机插秧基本实现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全覆盖。

据了解,水稻侧深施肥是滨海县于2019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前几年通过理论调研、实践试验、积累数据,论证了技术的可行性。它融合农艺、农机两个行业,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高效缓释肥、侧深施肥3项技术,在水稻机插秧的同时将肥料精准、集中施于秧苗或种子侧位土壤的施肥方法,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减肥增效技术措施。2019年在滨海县五汛镇通榆等镇区建立了100公顷试验示范区,率先开展水稻机插秧根侧深施肥技术推广。

试验示范表明,较农户习惯施肥相比,滨海县侧深施肥在减少2~3次人工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20%~30%的同时,每667平方米(1亩)增产68~132千克,推广效果显著,获得农户高度认可。2020年6月,在五汛镇三洼村的水稻插秧现场,6台插秧机在田里同步推进,只见一株株秧苗在插秧盘上慢慢滑落,在机器的牵引下被整齐地插进田间。2019年开始尝试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了侧深施肥装置,栽插时将复合肥一次性定量均匀地施于秧苗根部,实现机插秧与施肥一体化,减少了施肥次数,保证了施肥效率。

常规施肥方法与侧深施肥方法比较

目前,我国在水稻生产中普遍使用以下两种水稻施肥方法:一种是旱施肥,就是在水田泡田整地之前,将肥料撒入土壤表面,然后放水泡田,进行水耙地,撒入的肥料只能是底肥;另一种是在泡田以后,在第一遍整地后进行施肥,然后再整平,这种施肥方式也只能是施入底肥。以上两种施肥方式的肥料挥发流失严重,肥料在耙层内任意分布,利用率较低;而且在水稻缓苗期还得施返青肥,在水稻分蘖期还得施分蘖肥等;在水稻成熟期还得施穗肥等,作业环节多,施肥量大,造成环境污染。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机械插秧的同时,用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将肥料按农艺要求一次性施在稻苗根侧下方泥土中,肥料距离稻根侧向2~3厘米,施肥深度5厘米,定位、定量、均匀施肥,肥料不流失、不挥发,并能得到充分利用,后期不用再施肥。水稻插秧侧深施肥技术及装置改变了传统施肥模式,可以将颗粒肥料准确、定量施在水稻秧苗根系附近,侧深施肥量相对传统施肥量减少约20%,较大程度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肥料对周边水系的污染程度。

水稻侧深施肥整机工作原理:机具工作时,发动机动力经由动力过渡部件螺旋推运器分别传给侧深施肥装置、插秧部件调速过渡尼龙齿轮,即侧深施肥与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装置中的螺旋搅龙推动肥料沿施肥管变速箱体内运动,排肥管穿过插秧机船板螺旋推运器输入尼龙齿轮与开沟器总成施肥管连接,开沟器在水田深4~5厘米处开沟,肥料在螺旋搅龙推动下强制排入已开沟的水田泥土中,沟内施入肥料后在船板的作用下泥土自然闭合,从而使肥料精确深施在秧苗侧、深预定的位置。插秧部件调速过渡尼龙齿轮将秧苗插在已侧深施肥的苗带上,一次作业完成水田插秧、侧深施肥全过程。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

提高水稻早期的生长量

要想保证水稻稳产、高产,就要确保水稻早期生长的茎数较为充实,采取侧深施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低温年、冷水田、土地排水不良等情况对水稻生长量的影响。另外,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增加根系处的氮素浓度,在水稻移栽后,可使茎数增加30%左右,并且会增加低节位分蘖,避免分蘖过剩及倒伏情况发生。

提高化肥利用率

氮肥具有挥发性,在水中施肥容易溶解挥发,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侧深施肥将肥料定量、定位施于水稻苗的根系侧下方,能够减少氮肥挥发量,同时还能够增加土壤对肥料的吸收,减少养分流失。使用侧深施肥技术,相比较常规施肥方法,能够使施肥量减少20%左右。

降低肥害发生率

水稻侧深施肥能够将水稻的根系与肥料相互隔离,避免肥料对稻苗根系产生损伤,降低肥害发生率。

提高水稻产量

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吸收率,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普通年份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能够增产5%~10%,在低温年份使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能够增产10%~13%。

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水资源,导致土壤板结等,以上问题通常是由于长时间过量使用化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缺乏所致。侧深施肥技术是将肥料施于土壤深处,在减少肥料流失的同时,也会减少稻田地表的氮、磷等元素,有效减轻稻田中杂草、藻类等危害。

促进水稻发育、成熟

与表层施肥和全层施肥相比,采取侧深施肥的方式可增加初期的分蘖数量,并且将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及最高分蘖期提前,加快水稻生长发育速度,促进其提早成熟,并且保证成熟时植株间距整齐度良好,色调一致性高。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要点

培秧和稻田耕作要点

1.培秧。培秧是水稻种植的根本,同时也是水稻侧深施肥的前提条件之一。由于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机械插秧的同时施入肥料,所以在水稻秧苗的选择上非常严格。首先,水稻秧苗要保证秧苗的均匀度,只有秧苗大小一致,才能保证插秧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严格按照秧苗育苗技术和操作规范进行育苗和培秧,保证秧苗品质。

2.稻田耕作。合理的稻田耕作是保证水稻侧深施肥的重要条件之一,耕层过浅,在水稻侧深施肥中期很容易造成脱肥,而耕层过深,则会造成水稻生长缓慢无法吸收的后果。对此,在水稻侧深施肥中要求稻田耕深一般在12厘米以上,侧深施肥部位一般在稻田秧苗外侧的3~5厘米,深度在5厘米左右,简称“侧三深五”。除此之外,侧深施肥机械设备对水田沉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沉浆不足,则达不到“侧三深五”的效果,而沉浆过度的稻田,则会造成回泥装置不能完全覆盖肥料,造成肥料裸露在外,达不到预期效果。一般田面指划成沟后慢慢恢复是最显著的标志。因此,我们在整地及打浆中要求做到整地平整、秧苗均匀、耕深合理、沉浆合适时进行稻田插秧的效果最佳。

侧深施肥技术要点

1.侧深施肥量。水稻侧深施肥量与其生长有直接关系,施肥量并非越多越好。由于水稻侧深施肥的肥料使用率会高于传统施肥的15%~20%,所以利用水稻侧深施肥的田地施肥量要按照传统施肥量的70%~80%施入。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调整好机械的排肥量,保证各条间排肥量均匀。在进行不同肥料混合施用时,由于机械颠簸和肥料不均匀,很容易造成施肥不均匀。因此,在混合施肥中要注意及时搅拌,并随用随拌、现混现施,保证施肥均匀和施肥量合理。

2.侧深施肥方法。侧深施肥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避免了传统的基肥、返青肥、蘖肥等多次施肥的繁琐。由于水稻在每个时期所需的肥料成分不同,所以不同的肥料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保证其利用最大化。磷肥和钾肥一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所以磷肥就直接以传统施肥量的70%~80%正常侧深施入;钾肥是水稻后期的主要营养成分,需要分2次施入,侧深施肥80%,后期追肥20%;氮肥在施入土壤后15天左右会形成上下左右5~10厘米的移动区域,所以氮肥的施入一般采用侧身施肥与后期追肥相结合的形式,避免水稻在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而造成减产。

机械操作技术要点

侧深施肥过程中,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操作同样至关重要。如果在侧深施肥过程中机械速度不均匀或者在作业中急停,都会造成肥料施入不均匀。而如果在作业中倒车,则会造成施肥口堵塞。因此,在机械操作上,除了具备专业的机械操作知识,还要注意机械在起步和停车中的操作步骤与操作技巧,避免造成肥料不均匀的现象。

提高农技水平稳定粮食生产

科技引领农业发展,节本、增效、环保是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趋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改进传统的施肥方式,能够使肥料集中,增加吸收压力,进而使水稻吸收肥料速度加快,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还能推动水稻施肥机械化、轻简化、精准化,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提升肥料利用率,探索引导出一种绿色种植模式,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稳定粮食生产,推动农业健康发展。

(策划:邓进利)

相关参考

水田耙平地器(这几种带侧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在国际农机展备受追捧)

在低迷的2017年农机市场,通用类机具销售中只有水稻插秧机逆势飘红;而从2017年武汉中国国际农机展上,不但插秧机制造厂商参展的比上届家数增多,而且普遍推出展示插秧机新产品,尤其是带有绿色农机技术的可以在插秧同时...

水田用什么肥(从氮磷钾在水稻上生理作用、肥料的利用效率,比较底肥施用方法)

为适应轻简化栽培,水稻施肥技术也在改变,尤其是底肥的施用,关系到水稻后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及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施肥工作。水稻底肥施用分为:全层施肥、表层撒施、侧深施肥三种。这几种方法在实际...

水田使用什么淡肥好(水稻施肥离不开尿素,如何正确使用尿素?)

尿素含氮量46%,是一种常用的单质氮肥,肥效快、量大、使用后庄稼变化明显,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同时也是水稻种植当中很重要的一种氮肥,可以作为基肥、追肥、分蘖肥、齐穗肥、甚至是叶面肥进行使用。下面我们来...

水田打浆平地器(建三江试验水稻生产全过程无人作业)

无人驾驶履拖打浆平地机,正按地形和预设路径精准打浆平地。厉远摄5月8日,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2019年首站试验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启动。现场12支无人化的搅浆整地、插秧、施肥施药工作团队...

水田植保车桥(中外水平差距较大,我国果园机械如何助力果树省力化栽培?)

2019年7月18—20日,由农业机械杂志社主办的“2019第七届中国农机高端论坛暨2018中国农业机械年度TOP50+颁奖盛典”在安徽省芜湖市隆重举办。在本次活动的分论坛——“经济作物与果蔬机械化论坛”上,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

水田整平抄(种植水稻,关于水稻的抛秧技术,主要有哪些优点和技术呢)

今天娴哥带大家了解一下水稻抛秧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下!一、抛秧(一)抛秧的优点各地试验和生产实践一致证明,水稻抛秧栽培有以下四个方面优点:一是工效高。一人一天可抛插5~10亩,比人工手插工效提高5倍以上,可以...

水田平地机多少钱一台(龙井举行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演示会 水田秸秆处理不再难)

...实验基地举行,演示会展示的新型农机具将有效解决我州水田秸秆处理难题。当日,该市近百名种植专业农场负责人和种粮大户参观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演示会。在演示会现场,吉林嘉隆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耕机...

水田平整机(不说不知道,高明水稻种植机械化率98%)

...驾驶着他新买的轮式拖拉机进行耙田,仅20多分钟,3亩的水田已经平整好,可以插秧了。明丽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庆斌:这一台是95马力的轮式拖拉机,配备了4米的打浆机。效率是我们以前传统用的打浆机的三到五倍。以

水田不种水稻可以搞什么(天水首个高海拔旱地改水田试种成功)

水田种水稻司空见惯旱地种水稻也并非“天方夜谭”在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加持下武山县近日在全市率先试点“旱地改水田”成功种下了首块旱地水稻试验田盛夏时节记者在武山县鸳鸯镇丁家门村看到以前只能在南方水稻产区见到...

水田是怎么平地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1整地准备水稻机插前耕整地质量要求做到“平整、洁净、细碎、沉实”。耕整深度均匀一致、田块平整、地表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洁净,无残茬、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等;土层下碎上糊,上烂下实;田面泥浆沉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