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热泵压缩机结冰怎么解决(不同制冷压缩机液击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Posted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源热泵压缩机结冰怎么解决(不同制冷压缩机液击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源热泵压缩机结冰怎么解决(不同制冷压缩机液击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液击,简单说就是制冷剂液体(或润滑油)被压缩机吸入,造成压缩机的液击事故。是指制冷剂因未能或未充分吸热蒸发,制冷剂液体或湿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到压缩机内的情况,叫液击。

涡旋压缩机:

液击对涡盘产生极大冲力,可能打碎涡盘,含有大量液态冷媒的润滑油粘度低,在摩擦表面不能形成足够的油膜,导致压缩机内部运动件的快速磨损;另外,润滑油中的冷媒在输送过程中遇热会沸腾,影响润滑油的正常输送。

导致压缩机液击损坏的主要原因:

1)回液,即从蒸发器中流回压缩机的液态制冷剂或润滑油;

2)带液启动;

3)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太多。

回液导致压缩机损坏的主要原因:

回液,就很容易引发液击事故。即使没有引起液击,高压腔结构的回液将稀释或冲刷掉滑动面的润滑油,加剧磨损。低压腔结构的回液会稀释油池内的润滑油。含有大量液态制冷剂的润滑油粘度低,在摩擦面不能形成足够的油膜,导致运动件的快速磨损。另外,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在输送过程中遇热会沸腾,影响润滑油的正常输送。而距离油泵越远,问题就越明显越严重。如果电机端的轴承发生严重的磨损,曲轴可能向一侧沉降,容易导致定子扫膛及电机烧毁。

对于回液较难避免的制冷系统,安装气液分离器和采用抽空停机控制可以有效阻止或降低回液的危害。

带液启动导致压缩机损坏的主要原因:

在油视镜上清楚地可以观察到带液启动时有起泡现象。带液启动的根本原因是润滑油中溶解的以及沉在润滑油下面了大量的制冷剂,在压力突然降低时突然沸腾,并引起润滑油的起泡现象。带液启动的制冷剂是以“制冷剂迁移”的方式进入曲轴箱的。(暖通)由于润滑油中的制冷剂蒸汽分压低,就会吸收油面上的制冷剂蒸气,造成油池中气压低于蒸发器气压的现象。油温愈低,蒸汽压力越低,对制冷剂蒸汽的的吸收力就愈大。系统中的蒸汽就会慢慢向压缩机“迁移”。停机时间越长,迁移到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就会越多。制冷剂迁移会稀释润滑油。对低压腔还容易引起液击。

液态冷媒或者油与冷媒的混合物都 不是良好的润滑剂,会造成磨损甚至卡死。此时由于电机浸在液体中,电机上的过载保护器不会动作。

安装曲轴箱加热器、气液分离器和采用抽空停机控制可以有效阻止或降低制冷剂迁移 。

油池中的润滑油剧烈起泡的现象叫带液启动。停机前让压缩机抽干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称为抽空停机。制冷剂迁移是指压缩机停止运行时,制冷剂以气体形式,进入压缩机并被润滑油吸收,或在压缩机内冷凝后与润滑油混合的过程或现象。

润滑油太多导致压缩机液击损坏

对低压腔压缩机,高速旋转的部件如转子,会频繁撞击油面,如果油面过高,引起润滑油大量飞溅。飞溅的润滑油一旦窜入进气道,带入气缸,就可能引起液击。

往复式压缩机

液击

液态制冷剂或润滑油随气体吸入压缩机气缸时损坏吸气阀片的现象,以及进入气缸后没有在排气过程迅速排出,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被压缩而产生的瞬间高液压的现象通常被称为液击。液击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压缩受力件(如阀片、活塞、连杆、曲轴、活塞销等)的损坏,是往复式压缩机的致命杀手。减少或避免液体进入气缸就可以防止液击的发生,因此液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通常,液击现象可分为两个部分或过程。首先,当较多液态制冷剂、润滑油或者两者的混合物随吸气以较高速度进入压缩机气缸时,由于液体的冲击和不可压缩,会引起吸气阀片过度弯曲或断裂;其次,气缸中未及时蒸发和排出的液体受到活塞压缩时,瞬间内出现的巨大压力并造成受力件的变形和损坏。这些受力件包括吸排气阀片、阀板、阀板垫、活塞(顶部)、活塞销、连杆、曲轴、轴瓦等。

过程与现象

(1)吸气阀片断裂

压缩机是压缩气体的机器。通常,活塞每分钟压缩气体1450次(半封压缩机)或2900次(全封压缩机),(南社)即完成一次吸气或排气过程的时间为0.02秒甚至更短。阀板上的吸排气孔径的大小以及吸排气阀片的弹性与强度均是按照气体流动而设计的。从阀片受力角度讲,气体流动时产生的冲击力是比较均匀的。

液体的密度是气体的数十甚至数百倍,因而液体流动时的动量比气体大得多的,产生的冲击力也大得多。吸气中夹杂较多液滴进入气缸时的流动属于两相流。两相流在吸气阀片上产生的冲击不仅强度大而且频率高,就好像台风夹杂着鹅卵石敲打在玻璃窗上,其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吸气阀片断裂是液击的典型特征和过程之一。

(2)连杆断裂

压缩行程的时间约0.02秒,而排气过程会更短暂。气缸中的液滴或液体必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排气孔排出,速度和动量是很大的。排气阀片的情况与吸气阀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排气阀片有限位板和弹簧片支撑,不容易折断。冲击严重时,限位板也会变形翘起。暖通南社整理。

如果液体没有及时蒸发和排出气缸,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会压缩液体,由于时间很短,这一压缩液体的过程好像是撞击,缸盖中也会传出金属敲击声。压缩液体是液击现象的另一部分或过程。

液击瞬间产生的高压具有很大的破环性,初人们熟悉的连杆弯曲甚至断裂外,其他压缩受力件(阀板、阀板垫、曲轴、活塞、活塞销等)也会有变形或损坏,但往往被忽视,或者与排汽压力过高混为一谈。检修压缩机时,人们会很容易发现弯曲或断裂的连杆,并给予替换,而忘记检查其他零件是否有变形或损坏,从而为以后的故障埋下祸根。

液击造成的连杆断裂不同于抱轴和活塞咬缸,是可以分辨出来的。首先,液击造成连杆弯曲或断裂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连杆两端的活塞和曲轴运动自如,一般不会有严重磨损引起的抱轴或咬缸。尽管吸气阀片折断后,阀片碎屑偶尔也会引起活塞和气缸面严重划伤,但表面划伤与润滑失效引起磨损很不同。其次,液击引起的连杆断裂是由压力造成的,连杆和断茬有挤压特征。尽管活塞咬缸后的连杆断裂也有挤压可能,但前提是活塞必须卡死在气缸。抱轴后的连杆折断就更不同了,连杆大头和曲轴有严重磨损,造成折断的力属于剪切力,断茬也不一样。最后,抱轴和咬缸前,电机会超负荷运转,电机发热严重,热保护器会动作。

原因分析

显然,能引起压缩机液击的液体不外乎如下几种来源:1)回液,即从蒸发器中流回压缩机的液态制冷剂或润滑油;2)带液启动时的泡沫;3)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太多。对这几种原因逐一分析。

(1)回液

通常,回液是指压缩机运行时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吸气管路回到压缩机的现象或过程。

对于使用膨胀阀的制冷系统,回液与膨胀阀选型和使用不当密切相关。膨胀阀选型过大、过热度设定太小、感温包安装方法不正确或绝热包扎破损、膨胀阀失灵都可能造成回液。对于使用毛细管的小制冷系统而言,加液量过大会引起回液。

利用热气融霜的系统容易发生回液。无论采用四通阀进行热泵运行,还是采用热气旁通阀时的制冷运行,热气融霜后会在蒸发器内形成大量液体,这些液体在随后的制冷运行开始时既有可能回到压缩机。

此外,蒸发器结霜严重或风扇故障时传热变差,未蒸发的液体会引起回液。冷库温度频繁波动也会引起膨胀阀反应失灵而引起回液。

回液引起的液击事故大多发生在空气冷却型(简称风冷或空冷)半封闭压缩机和单机双级压缩机中,因为这些压缩机的气缸与回气管是直接相通的,一旦回液,就很容易引发液击事故。即使没有引起液击,回液进入汽缸将稀释或冲刷掉活塞及汽缸壁上的润滑油,加剧活塞磨损。

对于回气(制冷剂蒸汽)冷却型半封闭和全封闭压缩机,回液很少引起液击。但会稀释曲轴箱内的润滑油。含有大量液态制冷剂的润滑油粘度低,在摩擦面不能形成足够的油膜,导致运动件的快速磨损。另外,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在输送过程中遇热会沸腾,影响润滑油的正常输送。而距离油泵越远,问题就越明显越严重。如果电机端的轴承发生严重的磨损,曲轴可能向一侧沉降,容易导致定子扫堂及电机烧毁。

显然,回液不仅会引起液击,还会稀释润滑油造成磨损。磨损时电机的负荷和电流会大大增加,久而久之将引起电机故障。暖通南社整理。

对于回液较难避免的制冷系统,安装气液分离器和采用抽空停机控制可以有效阻止或降低回液的危害。

(2)带液启动

回气冷却型压缩机在启动时,曲轴箱内的润滑油剧烈起泡的现象叫带液启动。带液启动时的起泡现象可以在油视镜上清楚地观察到。带液启动的根本原因是润滑油中溶解的以及沉在润滑油下面了大量的制冷剂,在压力突然降低时突然沸腾,并引起润滑油的起泡现象。这种现象很像日常生活中人们突然打开可乐瓶时的可乐起泡现象。起泡持续的时间长短与制冷剂的量有关,通常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大量泡沫漂浮在油面上,甚至充满了曲轴箱。一旦通过进气道吸入气缸,泡沫会还原成液体(润滑油与制冷剂的混合物),很容易引起液击。显然,带液启动引起的液击只发生在启动过程。

与回液不同,引起带液启动的制冷剂是以“制冷剂迁移”的方式进入曲轴箱的。制冷剂迁移是指压缩机停止运行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以气体形式,通过回气管路进入压缩机并被润滑油吸收,或在压缩机内冷凝后与润滑油混合的过程或现象。

压缩机停机后,温度会降低,而压力会升高。由于润滑油中的制冷剂蒸汽分压低,就会吸收油面上的制冷剂蒸气,造成曲轴箱气压低于蒸发器气压的现象。油温愈低,蒸汽压力越低,对制冷剂蒸汽的的吸收力就愈大。蒸发器中的蒸汽就会慢慢向曲轴箱“迁移”。此外,如果压缩机在室外,天气寒冷时或在夜晚,其温度往往比室内的蒸发器低,曲轴箱内的压力也就低,制冷剂迁移到压缩机后也容易被冷凝而进入润滑油。

制冷剂迁移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压缩机停机时间越长,迁移到润滑油中的制冷剂就会越多。只要蒸发器中存在液态制冷剂,这一过程就会进行。由于溶解了制冷剂的润滑油较重,它会沉在曲轴箱的底部,而浮在上面的润滑油还可以吸收更多的制冷剂。暖通南社整理。

除容易引起液击外,制冷剂迁移还会稀释润滑油。很稀的润滑油被油泵送到各摩擦面后,可能冲涮掉原有油膜,引起严重磨损(这种现象常称为制冷剂冲刷)。过渡磨损会使配合间隙变大,引起漏油,从而影响较远部位的润滑,严重时会引起油压保护器动作。

由于结构原因,空冷压缩机启动时曲轴箱压力的降低会缓慢得多,起泡现象不很剧烈,泡沫也很难进入气缸,因此空冷压缩机不存在带液启动液击问题。

理论上讲,压缩机安装曲轴箱加热器(电热器)可以有效防止制冷剂迁移。短时间停机(比如在夜间)后,维持曲轴箱加热器通电,可以使润滑油温度略高于系统其它部位,制冷剂迁移不会发生。长时间停机不用(比如一个冬天)后,开机前先加热润滑油几个或十几个小时,可以蒸发掉润滑油中的大部分制冷剂,既可以大大减小带液启动时液击的可能性,也可以降低制冷剂冲刷造成的危害。但实际应用中,停机后维持加热器供电或者开机前十几小时先给加热器供电,是有难度的。因此,曲轴箱加热器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

对于较大系统,停机前让压缩机抽干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称为抽空停机),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制冷剂迁移。而回气管路上安装气液分离器,可以增加制冷剂迁移的阻力,降低迁移量。

当然,通过改进压缩机结构,可以阻止制冷剂迁移,并减缓润滑油起泡程度。通过改进回气冷却型压缩机内的回油路径,在电机腔与曲轴箱迁移的通道上增加关卡(回油泵等),停机后即可切断通路,制冷剂无法进入曲轴腔;减小进气道与曲轴箱的通道截面可以减缓开机时曲轴箱压力下降速度,进而控制起泡的程度和泡沫进入气缸的量。

(3)润滑油太多

半封闭压缩机通常都有油视镜,以便观察油位高低。油位高于油视镜范围,说明油太多了。油位太高,高速旋转的曲轴和连杆大头就可能频繁撞击油面,引起润滑油大量飞溅。飞溅的润滑油一旦窜入进气道,带入气缸,就可能引起液击。

大型制冷系统安装调试时,往往需要适当补充润滑油。但对于回油不好的系统,要认真寻找影响回油的根源,一味地补充润滑油是危险的。即使暂时油位不高,也要注意润滑油突然大量返回时(比如化霜后)可能造成的危险。润滑油引起的液击并不罕见。

液击是压缩机常见故障。发生液击,表明系统或维护中一定存在问题,需要加以纠正。认真观察分析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不难找到引起液击的根源。不从根源上防止液击,而简单地将故障压缩机维修或更换一台新压缩机,只能使液击再次发生。

螺杆压缩机:

液击会引起振动、增加噪声,转子和轴承(受力过大)而受损;严重的液击也会损坏设备、引起事故。

螺杆式压缩机爆炸动图:

工作动图:

工作循环可分为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随着转子旋转,每对相互啮合的齿相继完成相同的工作循环。

工作原理:

螺杆式压缩机汽缸内装有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旋形阴阳转子,两转子都有几个凹形齿,两者互相反向旋转。转子之间和机壳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仅为5~10丝,主转子(又称阳转子或凸转子),通过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多数为电动机驱动),另一转子(又称阴转子或凹转子)是由主转子通过喷油形成的油膜进行驱动,或由主转子端和凹转子端的同步齿轮驱动。所以驱动中没有金属接触(理论上)。 转子的长度和直径决定压缩机排气量(流量)和排气压力,转子越长,压力越高;转子直径越大,流量越大。

螺旋转子凹槽经过吸气口时充满气体。当转子旋转时,转子凹槽被机壳壁封闭,形成压缩腔室,当转子凹槽封闭后,润滑油被喷入压缩腔室,起密封。冷却和润滑作用。当转子旋转压缩润滑剂+气体(简称油气混合物)时,压缩腔室容积减小,向排气口压缩油气混合物。当压缩腔室经过排气口时,油气混合物从压缩机排出,完成一个吸气→压缩→排气过程。

螺杆式冷水机压缩机液击的原因分析:当螺杆式冷水机在运行过程中,有少量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气缸时,由于液体制冷剂在气缸内蒸发吸热,会使气缸及吸气管外部结霜,大量液态制冷剂吸入压缩机会产生液击现象。

压缩机是整台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当它产生液击时,往往使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1、整个冷水机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加注过多,或是节流阀开启过大,或因节流阀开启过大,或调节失灵。

2、机组蒸发面积过小,与压缩机的制冷量不匹配。

3、蒸发器的冷却面积减少,蒸发器表面被霜冻严重包裹时,传热量减小,也容易产生湿压缩。

4、冷水机刚起动运行时,由于开始时蒸发温度较高,而压缩机的吸入阀开的过快,造成突然吸入。

5、氟利昂压缩机的润滑油油温过低,会使工质在润滑油中溶解过多,当压缩机吸气时,吸气测压力突然下降。此时,溶解在油中的工质会突然挥发出来,使油起泡,油会随着工质一起吸入压缩机中而引起液击。

原因与其他类别压缩机大致相同。但螺杆压缩机对轻微湿冲程是不明显的,结构不一样,不像活塞机那么明显,油温下降,排气温度降低,制冷效率下降,吸气口结霜,声音很闷,电流增大…

如何有效防止液击:

回气管过热加热器:在寒冷季节,压缩机运行时仍然有回气带液的可能,这样可以在压缩机回气管段增加电加热器或热气辅助提高压缩机回气过热度,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可增加过热检测装置使控制更加精确,从而保护压缩机,防止液击。

如何防止压缩机液击::

1、减少制冷剂充注量:保护压缩机免受液态制冷剂引起的故障最好的方法是把制冷剂充注量限制在压缩机允许范围之内。若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则应在保证制冷效果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充注量,要对视液镜中因液体管径太细和压头太低产生的气泡引起警觉,合理充注制冷剂至关重要。

2、曲轴箱加热器:曲轴箱加热器的功能是保持曲轴箱内冷冻油的温度高于系统中压缩机吸气入口的温度。曲轴箱加热器在使用中一般是连续加热的,曲轴箱加热器用于防止迁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曲轴箱加热器不能够保护液体回流对压缩机造成的伤害,且加热器必须在压缩机开机前很长一段时间预热,对于实际应用可操作性不强。

3、回气管过热加热器:在寒冷季节,压缩机运行时仍然有回气带液的可能,这样可以在压缩机回气管段增加电加热器或热气辅助提高压缩机回气过热度,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可增加过热检测装置使控制更加精确,从而保护压缩机,防止液击。

4、吸气管气液分离器:在吸气管上安装气液分离器,用来临时存放系统中溢流的液态制冷剂,并且以压缩机能够承受的速率向压缩机返回液体制冷剂。由于不同制冷系统总体充注量要求不同,制冷剂控制方法各不相同,是否需要气液分离器以及需要多大尺寸的气液分离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系统的要求。

另外,在制冷系统设计阶段控制节流元件开度和增大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可以有效的提高回气过热度,减少在系统运行中压缩机液击现象发生。充注制冷剂时避免从低压侧液态充注,防止压缩机带液启动。

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于2018年8月16日。

相关参考

注液机一般故障处理(如何解决冷水机液击或回液问题?)

冷水机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问题导致压缩机出现烧毁、液击等现象。都说压缩机是冷水机的心脏,压缩机一旦出现液击情况可导致涡旋盘损坏,液击故障现象一般表现为能听到压缩机内部明显的金属撞击声,这是涡旋...

注液机一般故障处理(如何解决冷水机液击或回液问题?)

冷水机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问题导致压缩机出现烧毁、液击等现象。都说压缩机是冷水机的心脏,压缩机一旦出现液击情况可导致涡旋盘损坏,液击故障现象一般表现为能听到压缩机内部明显的金属撞击声,这是涡旋...

水冷式冷水机压缩机结冰什么原因(冬季冷库蒸发式冷凝器结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或雪种出现了泄露等情况。制冷系统雪种不足时,则引起压缩机的压力不够高,最终导致蒸发式冷凝器出现结冰的情况。3、冷库使用时间过长且没有保养。压缩机中的配气系统损坏,导致压力较低。4

格力空调面板怎么调热风(格力原创压缩机开启热泵供暖新时代,54℃正常制冷-35℃正常制热)

...行,格力电器面向全国发布了格力太阳式空调,以原创的压缩机开启了热泵供暖的新时代。 据了解,搭载了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技术的格力太阳式空调可以实现-35℃-54℃间的宽范围稳定运行,即使室外是-35℃的低温,也能让室内...

泵入口没有旁通阀怎么办(这就是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装置—热气旁通阀)

...作用与做法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一般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压缩机并联-多级控制;变转速压缩机-变频等;带有卸载装置的压缩机;热气旁通。对于自身没有能量调节装置的压缩机制冷系统,使用热气旁通来进行系统的能量调节是...

泵入口没有旁通阀怎么办(这就是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装置—热气旁通阀)

...作用与做法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一般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压缩机并联-多级控制;变转速压缩机-变频等;带有卸载装置的压缩机;热气旁通。对于自身没有能量调节装置的压缩机制冷系统,使用热气旁通来进行系统的能量调节是...

汽车空调不制冷摘要(汽车空调不制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制冷剂,其次就是冷凝器散热效果不佳、风扇运转不良、压缩机传到皮带打滑和压缩机故障,更换压缩机的费用相对其它几个部件要高一些,一般情况下,汽车使用三到五年或者行驶十万公里左右,都需要对汽车空调系统进行检...

液气分离器(快检查你的冷干机是否配置了冷媒气液分离器)

...液分离器,用于15m³以上的冷干机安装位置通常安装于近压缩机的低压管路,也有些小型压缩机会自带气液分离器。没有气液分离器会发生什么?冷媒气液分离器是用来保护压缩机的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它可以防止压缩机...

液气分离器(快检查你的冷干机是否配置了冷媒气液分离器)

...液分离器,用于15m³以上的冷干机安装位置通常安装于近压缩机的低压管路,也有些小型压缩机会自带气液分离器。没有气液分离器会发生什么?冷媒气液分离器是用来保护压缩机的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重要性,它可以防止压缩机...

油离分离器是什么(什么是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它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确保制冷系统的运行稳定而设置的;气液分离器是防止压缩机进气口吸进防止液体(润滑油或制冷剂)产生液击,损坏压缩机内部元件而设置的。储液器储液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储存制冷剂。一般来说,储液器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