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溶氧最高可以达到多少(不了解水体中这些溶氧“盲点”,投入再多钱也是白搭)

Posted

篇首语: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中溶氧最高可以达到多少(不了解水体中这些溶氧“盲点”,投入再多钱也是白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中溶氧最高可以达到多少(不了解水体中这些溶氧“盲点”,投入再多钱也是白搭)

水产人都会关注的十大微信公众号

添加小编微信,拉您进入虾蟹养殖交流群

溶解氧在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除了表现为对养殖生物有直接的影响外,还会影响到水体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对水中化学物质的形态有重要影响,因而又间接影响到养殖生产。

溶氧的重要性

1、溶氧对养殖生物的直接影响

养殖生物为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不断呼吸。其呼吸耗氧速率与各种内因(种类,年龄,体重,性别,食物及生活史)、外因(溶氧、二氧化碳、PH、水温等)有关。很多养殖户都知道,若水中溶氧量偏低,鱼虾就会游向水面,呼吸表层溶氧,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浮头”,若这时候仍不采取措施急救增氧,可能会导致鱼虾大量死亡。但可能有些养殖户并不知道,当水体中溶氧量偏低,虽未达到窒息点,不会引起鱼类的急性反应,但会引起慢性危害,导致鱼虾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停滞,体质下降易得病,我们称这一现象为“亚缺氧”。因此,很多养殖户反映自己养殖的品种长不大,不吃食以及生病等问题都可能是亚缺氧导致的。

2、溶氧对水体微生物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藻类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是在夜间,藻类在没有光合总用的情况下也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若是溶氧不足,夜间极有可能发生倒藻。

溶氧也会对水体中的菌相产生影响,我们养殖过程中常用的有益菌芽孢杆菌等都是好氧菌,若是水体中溶氧不足,它们就没办法发挥作用,甚至因为竞争抑制被厌氧有害菌代替了原来的优势地位,这样,养殖动物就容易得病。

3、溶氧对水质化学成分的影响

在溶氧充足的水体中,水体中有机物氧化较完全,最终产物为CO2,H2O,等无毒低毒物质;但若是水体中溶氧不足,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就会产生有机酸及胺类有害物质,亚硝,硫化氢就是溶氧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当养殖水体环境中亚硝,硫化氢偏高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增氧。

影响溶氧的最重要因素

藻类,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浮游生物,我们平时所说的水色的好坏其实就是反映了水体中藻类的优劣程度。一个良好的藻相,往往代表了养殖已经成功了一半,而藻类不仅是鱼虾的额外饵料和营养的来源,更是水体中溶氧的重要来源。藻类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占了水体中总溶氧水平的70%,另外的30%来自于大气氧分压。因此,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多开增氧机,一定不会缺氧,这是一个必须要纠正的观念,一旦倒藻,就算是24小时开增氧机,水体的中下层一定会处于亚缺氧甚至是缺氧状态。

因此,要保证水体中时时刻刻有充足的溶氧,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培养一池优异的藻相,同时要保证水体在水平和垂直上有充分的交流,而这个才是涌浪机和水车式增氧机的最重要作用。

寻找水体中的溶氧“盲点”

盲点一:增氧重心

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开着增氧机,塘中的水体就不会缺氧,殊不知,这是最基本的错误观念,笔者认为,要保持水体中较高的溶氧水平,更重要的是实现均衡增氧,最基本的就是要维持一个优良的藻相,就像一个利用光能增氧的氧气泵,只要合理利用增氧机的搅水功能,就能实现全塘无死角的增氧。笔者对两个塘的溶氧情况进行了测量,一个是倒藻过后增氧机24小时开启的塘口,一个是藻色旺盛,停开增氧机6个小时的塘口。

盲点二:增氧机的作用

很多养殖户单纯的认为,增氧机的增氧原理就是加大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通过拍打水面是空气更多的进入水体中来实现增氧。殊不知增氧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促使水体交换,形成上下和水平之间的对流,而这一点才是实现养殖池塘均衡增氧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增氧机的合理布局就显得特别重要。

1、水面小于8亩的池塘

针对一些小面积塘口,笔者给出的布局建议是在塘口中央放一个叶轮式增氧机,在任意一条对角线的两端各放一台涌浪机机。如图:

小塘增氧机的布局

这样就可以通过涌浪机实现水平上的水体交换和溶氧的增加,通过叶轮式增氧机实现水体上下水层的交换,还可以打破水体中的温跃层,防止底层缺氧,夜晚开启两台涌浪机即可保证溶氧的充足。

2、水面在8亩以上的池塘

针对一些较大面积水面的塘口,笔者给出的布局建议是在塘口中央放一台涌浪机,在两边各放一台叶轮式增氧机,对角线各放一台水车式增氧机。如图:

大塘增氧机的布局

这个布局通过两台叶轮式增氧机,使水体的上下水层交换更加充分,同时通过添加水车式增氧机来使塘中水平方向上的水流流动范围更大,夜晚可以开启水车来实现增氧。

盲点三:底质不同造成的溶氧盲区

当我们将以上两点都做好以后,如果你认为塘中的溶氧就能打到均衡,那就错了。笔者对一个池塘的溶氧情况进行了仔细的排查发现,即使水色很好,增氧机的数量也足够的情况下,池中的溶氧值仍存在盲区。

笔者一共测了池中20个方位点的溶氧值,根据相似性大致划分为5个区域,我们可以轻易的看到,池边的溶氧值最高,能达到12mg/L的数值,但在池中间的区域4却只有5.7mg/L的溶氧值,处于对称轴上的两个区域3和5在溶氧值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根据该塘口养殖户阐述,池中的底不是均匀平整的,而是有高有低,因此地势低的地方由于水体的流动,容易积累比较厚的底泥,特别是池塘中间,而底泥越厚,那里的耗氧量就越多,就会造成塘中溶氧不均衡的情况。

而我们平时在使用底改产品和高氧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事先检测到的溶氧盲区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底改和投放高氧,这样既有比较强的目的性,可能产品用下去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也能够在应急的情况下避免全塘使用某些动保产品,而是针对溶氧盲区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殖成本。转自苏州通威,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参考

溶解氧数值高代表什么问题(深度只要多花一分钟了解溶氧知识,就可以远离缺氧疾病)

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是指以分子状态溶存于水中的氧气(O2)单质(单位一般为mg/L)。同人类一样,水产动物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不同的是人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水产动物主要是用鳃呼吸水体中的溶解氧。水...

溶解氧数值高代表什么问题(深度只要多花一分钟了解溶氧知识,就可以远离缺氧疾病)

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是指以分子状态溶存于水中的氧气(O2)单质(单位一般为mg/L)。同人类一样,水产动物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不同的是人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水产动物主要是用鳃呼吸水体中的溶解氧。水...

溶解氧过饱和(池塘溶氧忽高忽低?溶氧误区您知道吗)

池塘溶氧忽高忽低?溶氧误区您知道吗! 养鱼池塘水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水产动物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如果缺氧就要死亡。在池塘养鱼中水体缺氧可使鱼虾浮头,严重时泛池窒息死亡,造成重大经济...

溶解氧过饱和(池塘溶氧忽高忽低?溶氧误区您知道吗)

池塘溶氧忽高忽低?溶氧误区您知道吗! 养鱼池塘水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水产动物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如果缺氧就要死亡。在池塘养鱼中水体缺氧可使鱼虾浮头,严重时泛池窒息死亡,造成重大经济...

溶解氧影响因素有哪些(水产养殖中溶解氧你了解多少?直接影响鱼虾蟹生长与水质好坏)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简称溶氧。溶氧不仅是保证养殖生物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还是改良水质和底层的必需物质,是维持氮循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是水生生物...

溶解氧影响因素有哪些(水产养殖中溶解氧你了解多少?直接影响鱼虾蟹生长与水质好坏)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简称溶氧。溶氧不仅是保证养殖生物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还是改良水质和底层的必需物质,是维持氮循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是水生生物...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碘量法(水质监测溶氧仪标定方法)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溶解氧含量与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等密切相关。对于水中鱼类而言,溶解氧需大于4mg/L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对溶解氧...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碘量法(水质监测溶氧仪标定方法)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溶解氧含量与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等密切相关。对于水中鱼类而言,溶解氧需大于4mg/L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对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标准(水中的溶氧量及影响因素)

...理和化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而时刻变化。溶氧不足危害当水中溶氧不足时,首先直接对养殖动物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是通过影响水体环境中其它生物和理化指标而间接影响养殖动物,致使其生长、繁殖甚至生存造成不同程度的危...

溶氧锥的工作原理(增氧系统知识普及)

...低,通常与纳米管连用。2.纳米管:可以多种方式盘布于水中,增大氧气与水体的结合面积,使溶氧更充分。3.氧气锥:与纯氧产生设备(或氧气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