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民族英雄”?历史上,这几个人就不能算)

Posted

篇首语:别总是羡慕别人光芒万丈,却忘了自己也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族英雄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民族英雄”?历史上,这几个人就不能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族英雄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民族英雄”?历史上,这几个人就不能算)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过杨无敌庙》

北宋时期契丹作乱,朝廷派潘美率杨业等大将北伐。

起初,在杨业的指挥下,宋军连战连捷,契丹人闻杨业之名而丧胆。可惜,在后来的一场战役中,潘美及监军王侁嫉妒杨业的战功,在杨业与辽军作战之际作壁上观,没有伸出援手,最终,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杨业本人也在这场战斗中负伤,被辽人抓回辽国。

流落敌国的杨业身陷囫囵,辽国皇帝对杨业的骁勇素有耳闻心之神往,希望能收杨业为己用,对杨业十分优待。杨业并不领情,并感叹道:“陛下于我有恩,所以,我要抵御外敌报答他,没想到今天我被奸臣所害打了败仗,手下的士兵全都死了,我还有什么颜面继续活下去呢?”

自此,断绝饮食水米不进,饿死在了辽国。

杨业为大宋鞠躬尽瘁,而辽国皇帝敬重杨业的为人,所以,并未阻止杨业赴死,成就了杨业流芳千古的美名。也正是因为杨业的后人继承了杨业的气节,所以,时至今日仍有“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三个字更是成了我国民族英雄的典范。

可以说,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多年来,这些传说和故事相互辉映,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璀璨的理想主义光芒。

但是,客死他乡的杨业自然不会想到,在他以身殉国的六百多年后,又有一个汉人将领落得同样的处境,却作出了与他截然相反的选择。

明朝末期,天下动荡,各方势力揭竿而起,辽北满人虎视眈眈,洪承畴奉命驻扎在锦州紧盯满人的动向。某次,皇太极进攻松山,洪承畴率众与满人恶战,不幸战败沦为俘虏。起初,洪承畴也算是条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宁死不屈,打算学杨业一般绝食殉国。

此时的皇太极正如当年的辽国皇帝,对洪承畴这员大将仰慕已久,不舍得让他身赴黄泉,放下身段苦言相劝,还让容貌出众的孝庄皇后亲自喂洪承畴吃饭。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饿得两眼昏花的洪承畴以为自己见到了仙女,心下一软开始进食。

缓过劲来的洪承畴对孝庄感激涕零,将民族大义抛诸脑后了... ...洪承畴剃了头发,改换满人的衣服,拜见皇太极,成了满清的走狗。从这一天开始,洪承畴倒戈,替满人冲锋陷阵,替满清入主中原立下赫赫战功。

并且,之后他参与到清朝中央佐理机务,在招抚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灵涂炭方面,更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劝降郑芝龙、得以顺利进军福建时,被誉为“开清第一功”。

从这,我们也能看出来,洪承畴并非没有气节的反复小人,只是他的气节十分有限罢了。皇太极一心一意想要将洪承畴收归己用,使出浑身解数威逼利诱,洪承畴没能像杨业一样扛过去,最终丢了气节活了下去,落得万世骂名。

有骨气的汉人对洪承畴嗤之以鼻,就连年仅十六岁的小英雄夏完淳都瞧不起他,对前来劝降的洪承畴言语嘲讽,随后,慷慨赴死。老百姓将洪承畴树立成反面典型,一出《洪母骂畴》的选段在各大戏院中流传。康熙四年,洪承畴去世后就算是为其出谋划策的满清皇帝也对他嗤之以鼻,甚至,乾隆皇帝还将其列入《贰臣传》之中,只是念其功大才将其列为“贰臣甲等”。

此时,乾隆皇帝则以儒家圣贤后裔和华夏共主自居,与汉族文人相唱和开始褒扬史可法、黄道周等忠君爱国的榜样。洪承畴“叛明”的污点则开始掩盖他的“效清”的功绩,形象彻底颠倒过来了。最讽刺的是,死后的洪承畴既受到明朝遗民的强烈谴责,也没有真正被清朝接受。

乱世造英雄,可以说,一个人的“气节”、“大义”只有在面临威逼利诱与生死考验时,才能真正的被体现出来。古往今来这似乎成了惯例,在敌人手中承受越多的折磨,拒绝越多的利诱,这才是英雄中的英雄,只要稍有松懈略显屈服就要遭后人唾骂。

《陈情事表》中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中国人将“名节”视作比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纵观两千年封建史,忠君爱国是每个公民必须恪守的信条。封建统治者在压迫老百姓的同时,向他们灌输了强烈的气节意识,也打造了一大批忠孝两全名节双收的英雄豪杰。

当然,在这些大英雄背后,还有更多的奸佞和叛徒的身影。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只要心中尚存民族大义,哪怕是天王老子也难以让他动摇信念。岳飞的心中始终抱着“还我河山”的理想,所以,不论是敌人还是南宋皇帝都难以使他屈服,对于这朵不折弯的白莲,唯一的办法就只有杀之而后快,也正遂了岳飞万古流芳之意。

自然,这样的结果更使其虽死犹生,正气长存。

当然,与之类似的还有前文中我们提起的杨业,还有被打入大狱三年毫不动摇的文天祥,元朝统治者对其无计可施,只能痛下杀手。这样的英豪,这样的信念,又怎能是一把屠刀能够杀尽的呢?

封建统治被终结后,再也没有了思想禁锢的中国人对“气节观”有了更多的认识,当生命面临大义之时,早已变得轻于鸿毛。狼牙山五壮士慷慨跳崖、刘胡兰壮烈牺牲、钢七连血战上甘岭,这些英雄永远不会被中国人遗忘。

虽说,随着时代变迁,气节观也在不断改变,然而,其本质仍是不离其宗的,英雄是见证历史的那份抹不去的光辉。

参考资料:

【《杨家将》、《中国人的“气节观”》、《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传二十四》、《贰臣传》】

相关参考

戚继光杀了自己儿子是真是假

...毅。是明朝的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

民族英雄有哪些人物(爱国者,人恒爱之盘点明清时期杰出的民族英雄)

...人物尤其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的生平事迹,学习英雄人物的宝贵精神和崇高品格,深化我们赤诚报国的情感,于家于国、于己于人,大有裨益。01戚继光在世时间:1528年-1587年出生地:山东济...

历史上竟然没有郑成功,只有朱成功

...就寥寥无几了。郑成功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而他被称为民族英雄,那么自然也就是一位著名的抗清名将。然而,郑成功的父亲是郑芝龙,按理说叫他郑成功也没毛病,但是他却更喜欢自己的另外一个名字,朱成功。这个名字已...

历史上竟然没有郑成功,只有朱成功

...就寥寥无几了。郑成功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而他被称为民族英雄,那么自然也就是一位著名的抗清名将。然而,郑成功的父亲是郑芝龙,按理说叫他郑成功也没毛病,但是他却更喜欢自己的另外一个名字,朱成功。这个名字已...

民族英雄竟被诬陷为千古罪人!

...,而这些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有很多将民族英雄诬陷成千古奸人。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明明是民族英雄,却被诬陷成千古奸人的十大名将吧:纣王:说纣王是将,大家可能不理解,可事实上纣王不仅仅是一国之君...

岳飞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英雄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课本上对于岳飞的介绍一直都是“民族英雄”,而岳飞的事迹更是流传甚广,人们追慕岳飞,对于岳飞有多少敬仰,对于秦桧就有多厌恶。然而后来的课本,却将岳飞的头衔从民族英雄改为了“抗金英雄”,...

岳飞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抗金英雄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课本上对于岳飞的介绍一直都是“民族英雄”,而岳飞的事迹更是流传甚广,人们追慕岳飞,对于岳飞有多少敬仰,对于秦桧就有多厌恶。然而后来的课本,却将岳飞的头衔从民族英雄改为了“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民族壮歌: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们)

...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法西斯已经彻底被击败,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们用血肉和灵魂演奏的民族之歌,在光明的天空中久久回荡。1840年以来,经受了无数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甩开了沉重的枷锁,犹如凤凰涅磐,在血与火、灵与肉...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英雄事迹(《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民族英雄郑成功传奇背后的故事)

...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郑成功1、郑成功的成长环境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福建南安人,天主教教名...

民族英雄郑成功电影(“开辟荆榛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

今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360周年。郑成功是两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1662年,郑成功率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中国神圣领土台湾,这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伟大胜利,有着重大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