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奇怪的科举考试:婴儿也能拿状元

Posted

篇首语:我会努力奋斗直到亮瞎你们的双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奇怪的科举考试:婴儿也能拿状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奇怪的科举考试:婴儿也能拿状元

科举制是古代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那其中又有哪些奇怪的科举考试呢?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科举制简介

“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

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历史上奇怪的科举考试

一、一场“零录取率”的考试

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用人体制,让更多的社会底层才俊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当然,历史上也有几次科举考试十分荒唐,被称为零纪录的考试。

公元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求官,当时唐玄宗正沉湎盛世的繁华和温柔的富贵梦里,已经懒得亲自处理政事,把“外朝”交给李林甫,“内朝”交给高力士。

第二年,杜甫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但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张九龄、严挺之、贺知章、李邕、李适之、房绾等一大批杰出人物都受到了李林甫的迫害甚至暗杀。

他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结果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为了掩盖自己的阴谋,对考试结果,他自己还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这是多么的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参加那次考试受到愚弄的还有着名诗人高适和元结。

二、婴儿也能拿状元

秦桧由于在绍兴议和卖国有功,先后把持朝政十九年之久,他自立门户,收揽奸佞,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架空宋高宗赵构,独掌朝纲,“由是中外大权尽归于桧,非桧亲党及昏庸谀佞者,则不得仕宦,忠正之士,多避山林间”。

不但如此,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还为其年龄不到一岁(只有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他利用手中权力,任命其亲信御史中丞魏师逊、权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汤思退、右正言郑仲熊、吏部郎中权太常、少卿沈虚中、监察御史董德元、张士襄等人为考试官。

这些考官对秦桧的意图心领神会。于是,他们就串通作弊,准备录取秦埙为状元。后经人揭发,状元没有当成,但也高中榜眼。

更有甚者,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由于秦桧的营私舞弊,其侄子秦焞、秦焴、姻亲沈兴杰、朋党周夤等人,都得到了进士的头衔,无怪乎“天下为之切齿”。

三、被全部推翻重考的会试

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这次会试本来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发榜的这一天却发生骚乱。

3月5日,是三年一次的“会试”放榜的日子。这天,黄榜一开,人群大哗。原来金榜上的所有高中举子都是南方人,连一个北方人都没有,这在科举考试中是非常罕见的。

当时明王朝的首都是南京城,落选的北方举子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负责科举考试的吏部衙门,要求吏部的官员对考试的结果作出解释。

朱元璋得知消息后,一边马上派人前去安抚那些闹事的北方举子,一边找来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刘三吾了解情况。

经过查实,本次考试并没有作弊,南方举子的考试成绩确实都比北方举子的成绩好,举子们的考试成绩都是属实的。朱元璋也知道刘三吾是一位不会因私枉法的人。

他相信刘三吾对考生成绩的判断,但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愤怒情绪,朱元璋要求刘三吾从北方的举子中挑选几个来一并上榜。没想到刘三吾这次真是倔过了头,他拒绝更改考试成绩。

朱元璋听了大发雷霆,气得将刘三吾赶出京城,还把其他几位考官都撤了职,重新组织考试。北方举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大声欢呼,得寸进尺,要求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

这次由朱元璋亲自督考,主持复试的翰林院侍讲张信很不知趣当众评点几位北方举子的试卷,说北方试卷确实不如南方卷,原来考官绝无偏袒之事……朱元璋闻言顿时勃然大怒,他指责官员们互相包庇,是有意将水平不高的卷子送交皇帝审阅以蒙蔽皇帝。

他宣布,以前的结果一概无效,由自己亲自裁定。一个月后,复审结果宣布,这次朱元璋又走了极端,新入选的61名举子全部是北方人,一个南方的举子都没有。

更可悲的是,参与这次的主考官和一些考生被指称与十几年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有牵连,全部被处死。

相关参考

历史上千奇百怪的十大状元

...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其中有十位最为有趣。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

你不知道的10个野史小故事

...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第九、东汉末年有一少年侠客,仗剑独行,游走边荒.许多人仰慕他,前来投奔,可是少年家徒四壁,就杀了家里唯一的耕牛,招待客人。追随者很感动,...

古代第一位状元是谁

唐初大臣孙伏伽是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状元。孙伏伽在隋朝末年已经入仕,但只是一名小吏,后来慢慢升为法曹,负责处理刑狱案件。虽然隋朝就有科举,但状元是在唐朝设立的,此后孙伏伽参加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

古代第一位状元是谁

唐初大臣孙伏伽是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状元。孙伏伽在隋朝末年已经入仕,但只是一名小吏,后来慢慢升为法曹,负责处理刑狱案件。虽然隋朝就有科举,但状元是在唐朝设立的,此后孙伏伽参加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

古代的科举考试排名有哪些称号

1、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2、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3、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4、殿试,皇帝主...

科举史上的奇闻,自己给自己阅卷子还打了第一名

  唐德宗贞元七年春,礼部侍郎杜黄裳奉命担任主考官。各种来头不小的“后门”人物纷至沓来进行考前公关,杜主考不胜其烦,只好命家里的童仆把门堵上,凡为考试而来的一概不见。  小人物固然可以这么打发,可还有...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热衷于做官,想尽办法也要跻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点很奇怪,爱做官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难道他是要树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吗?1.李白是怎样为自己谋取官职的想当官,这不是什么“趋炎附势”的人生追求,希望...

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热衷于做官,想尽办法也要跻身仕途行列。但是有一点很奇怪,爱做官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参加科举考试?难道他是要树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吗?1.李白是怎样为自己谋取官职的想当官,这不是什么“趋炎附势”的人生追求,希望...

江西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八婺千年竟然出了11名文武状元,来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人杰)

状元,科举金字塔尖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耀眼的一个。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10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却屈指可数。状元...

科举考试奇葩多!考生考试场中练拳被乾隆封杀永不录用!

...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但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也发生了不少雷人的事情。  1795年,正是清朝乾隆时期,朝廷举行了一次会试。来自浙江嘉兴的举人王昙兴冲冲地来到京城赴考。  王昙,字仲瞿,生于17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