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二层皮的作用(《世界哲学源流史》英国经验主义之四:约翰洛克2)

Posted

篇首语: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核桃二层皮的作用(《世界哲学源流史》英国经验主义之四:约翰洛克2)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核桃二层皮的作用(《世界哲学源流史》英国经验主义之四:约翰洛克2)

英国经验主义之四:约翰.洛克2


2.洛克的哲学思想
  洛克哲学思想中最赋人文精神的是他坚决反对" 天赋观念" 的理论,而最广为人知的则是他的" 白板说" 、经验观和物性论。
  天赋观念古已有之,而在中世纪神学传统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神学统治一切时,天赋观念不言自明。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所造,人自然不能例外,只是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同时赋予人以思想。这种理念,直到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依然为一些大哲学家所信奉,至少他们未能在理论上对此予以否定,此如法国大思想笛卡尔就近乎如此。
  洛克则不一样。他的经验主义立论基础,就是反对天赋观念。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人的观念并非上天赋予,而是自经验得来,他的最著名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对此有充分的阐释的论证。《人类理解论》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专门讨论人的理智的由来。他说:" 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 ," 由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看来,足以证明知识不是天赋的——据一些人们的确定意见说:理解中有一些天赋的原则,原始的意念同记号,仿佛就如印在人心上似的。这些意念是心灵初存时就禀赋了,带到世界上来的。" 但洛克绝不同意此种论调,在他看来," 各种观念,尤其是属于原则的那些观念,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如果仔细考察新生的婴儿,则我们便会看到自己没有什么理由来相信,儿童在生来就带有许多观念。……至于说到能与普遍命题中的名词相应的那些观念,能与天赋原则中的名词相应的那些观念,当然更是没有的。人们都看到,他们的心中如何逐渐可以得到各种观念,并且可以看到,他们所得到的,都是由于他们经验到观察到亲身所经的事物来的。" 坚持人的知识和思想来源于经验,反对天赋观念,是洛克哲学中最具说服力的内容。尽管这些观点,在现代人看来,似乎已经无须再费口舌,而那思辨方式,也有些令人不耐其读的地方。但在他那个时代,却不是一个可以看作常识的理论问题。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他的" 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大脑,好像一块白板,这白板上没有任何字迹和信息,只有通过经验,才能得到它们。现在看," 白板" 的说法固然是一个巧妙的比喻,但并非真的合乎科学。但为着反对天赋观念,白板的比喻自有其历史价值在。洛克对此更是自信百倍。
  行文至此,不觉振振有辞,对远自柏拉图,近自笛卡尔的哲学理念,表现出一种义正辞严的论辩风格。他写道:" 那么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象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蒂由经验而来。" 然而谈到经验,却使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人类理解论》整个第二卷实际上全是讨论人的观念如何来源于经验的。然而,讲清楚这个问题,又谈何容易。
  观念来源于经验,不错。但观念与观念也有不同。一些观念,可以直接来源于感觉对象,如颜色、温度、味道等等。一个没吃过三明治的人,固然不知道三明治的味道。但这有何难,用嘴一尝不就行了。但另有一类观念,却不是通过感觉对象可以得来的,比如人的思想、知觉、怀疑和推论,请问推理是怎么感觉出来的。你可以因为不知道三明治而亲口尝一尝,但你不能因为不明白推论而也亲口吃一吃。洛克本人自然也觉察到这一点。于是,在承认一切观念皆来源于经验的大前提下,又把观念的来源分为两种类型。

他说:" 感觉的对象是观念的一个来源——第一点,我们的感官,在熟悉了特殊的可感的物象以后,能按照那些物象刺激感官的各种方式,把各种事物的清晰知觉传达于人心。因此,我们就得到了黄、白、热、冷、软、硬、苦、甜,以及一切所谓可感物等等观念。……我们观念的大部分,既导源于感官,既是由感官达到心中的,因此,我们便叫这个来源为' 感觉'。" 但这只是一种类型,除去这个类型以外,还有第二种类型,他说:" 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个来源——第二点,经验在供给理解以观念时,还有另一个源泉,因为我们在运用理解以考察它所获得的那些观念时,我们还知觉到自己有各种心理活动。我们的心灵在反省这些心理作用,考究这些心理作用时,它们便供给理解以另一套观念,而且所供给的那些观念是不能由外面得到的。属于这类的观念,有知觉(Perception)、思想(thinking)、怀疑(doubting)、信仰(believing)、推论(reasoning)、认识(know-ing)、意欲(willing),以及人心的一切作用。"

他补充说:" 这种观念的来源是人人完全在其自身所有的;它虽然不同感官一样,与外物发生了关系,可是它和感官极相似,所以亦正可以称为内在的感官。不过我既然叫前一种为感觉,所以应叫后一种为' 反省'。"于是,洛克的经验论就具有了二元性质。一方面,他承认观念来源于感觉;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观念来源于反省。而无论那种来源,都属于经验这个大范畴内,从这个意义上讲,洛克的经验论,是不彻底的,可以称之为二元经验说,感觉——来自外部经验,反省——来自内部经验。

除去经验论的二元性质之外,他的物性观也带有同样的特色。他认为,物体本身也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无论用什么方法也不能将其与该物体分开的性质,他称这种性质为第一性质。例如,物体的坚硬、广袤、形状、运动、静止或数目都属于此类,一个核桃有两层皮,不论你感觉如何,它就是有两层皮,而且外皮总是硬的,内皮总是软的,这就是核桃的第一性质。然而还有第二性质,即不全包含在物体之内,需要加上人们的感觉才能得到的性质。例如颜色、滋味、温度种种就属于此类。将物体的性质分为两类,而且两类性质是如何的不同,是令现代人难于同意的,而且他的后继者也不同意,例如贝克莱就不同意此说。
  但是,洛克关于物体性质的分析并非完全没有科学或哲学价值。至少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心理学就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点,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而且它的意义,未止于此。洛克的哲学思想,固然以反对天赋观念最为著名,但仅仅反对天赋观念,不过是一个观念,而不构成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洛克不但看出观念必定出于经验,而且要对经验、物体和观念作进一步的分析,这无疑是对旧有经验论的一种深化。虽然这深化犹未彻底,但毕竟给后来的贝克莱、休谟以很大启发,也为他们的哲学发展指示了一块新的天地。
  可惜的是,洛克本人未能深入开掘自己的理论,他的经验主义在体系方面,也就无法摆脱二元论的框架与局限,即使他的实体论,也大抵如是。读者大约也体悟到西方的实体概念与一般中国人所理解的有所不同。例如斯宾诺莎哲学中的实体就不等于物质实体。洛克也是如此,他的实体其实是由物质和灵魂两部分内容组成的,这就使他的实体观同样不能脱离二元化的束缚与限制。

西方哲学史家梯利在分析洛克的实体概念时,作了如下介绍。他说:" 世界由实体所组成,实体是能力、性质和活动所依附和所由产生的支持者或负荷者,是性质和活动的根据和原因。实体有两种,即物体和灵魂。物体是这样的实体,它的属性是广袤、坚实或不可入性以及能运动和被推动的性质。这些是第一性的性质,通过感官我们能够感受。可以有不存在物体的空间,或纯粹空间,即真空。我们能够设想没有坚实性的空间,运动就证明有真空。除了物质实体之外,还有精神实体或灵魂。灵魂是实在的存在物,我们有清晰明确的灵魂观念。知觉或思维能力或推动物体运动的意志或能力是它的属性。" 应该说,梯利的介绍完全符合洛克实体观念的实际。
  但是," 灵魂是实在的存在物" ,这个观念确实和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有些相象,洛克本人也确实说过:" 我心中关于思维的观念既然同关于坚实性的观念一样清晰明确,我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容许一个没有坚实性、非物质而能思维的东西存在,像容许一个不能思维的坚实的东西,即物质存在一样,特别是因为设想没有物质的思维存在,并不比设想物质竟能思维困难。" 很显然,洛克认识论中的二元观念是很难自圆其说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就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说他的学说中有自相矛盾之处- - 存在悖论。然而洛克先生"跟悖论总不愿有半点瓜葛"。他本人对此可能有所觉察,却没有使用真正的哲学方法使之清晰顺畅,而是王顾左右,一笔带过。
  鉴于洛克哲学的二元特征,使得他有关人类科学知识的分类也得出彼此隔绝的结论。《人类理解论》的最末一章以" 科学的分类" 作结。他说:" 凡可归入人类理解范围以内的东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就是事物本身的本性,以及其各种关系和作用的途径。第二就是一个人(有理性而能自动的主体),在追求一种目的时(尤其是幸福)所应做的事情。第三就是达到和传递这两种知识的途径。" 他认为第一类知识属于物理学的范围,第二类知识属于伦理学范围,第三类知识属于标记之学的范围,所谓标记之学,似乎和逻辑与批评最为相类。然而这三类知识也如同具有不同属性的观念和实体一样,它们之间" 是有天渊之别的" ," 它们就是理智世界的完全独立的三大领域。" 如此结论,出自一位大哲学家之口,不免有些生硬与浅薄。洛克生先真该认真听听莱布尼茨的批评,而且,看来过于顺利的人生经历,似乎也不是一件十全的好事。
  因为洛克的认识论具有这种二元化的不彻底性,所以后来的哲学家包括贝克莱也包括马克思,对他这个缺点都不能也不肯轻易放过。
  由于洛克经验主义哲学本身的局限,加上他自身的特点以及当时英国现实文化的影响,使他未能也不愿作出更深入更系统的理性思考。实际上,洛克哲学,本身就带有轻视形而上学的倾向。但也为此,他的哲学在涉及抽象思维的地方,总不如莱布尼茨或笛卡尔来得缜密与深刻。
  历史地看待洛克,思维科学似也并非他的长项,他更重要的贡献还是他的自由主义观念和他的政治学说。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相关参考

海母有哪些特点(《世界宗教源流史》原始宗教之十一:美洲和大洋洲的史前宗教)

原始宗教之十一:美洲和大洋洲的史前宗教  在上古时代美洲和大洋洲的发展缓慢,约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欧亚地区的人类曾陆续有一部分迁徙到这两大洲。人类学家的研究证明美洲印第安人属于蒙古人种,不过这...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是谁说的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的。原译文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文字出自培根所著...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是谁说的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的。原译文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文字出自培根所著...

桃苗一亩能培育多少苗(江南水蜜桃源流史)

跨湖桥文化时期近年,中国农科院联合世界多地专家对全球各地的桃属植物进行基因测定。基因表明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距今8000-7000年)出土的桃核经历过人工“驯化”,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对桃最早的人工驯化。河姆渡文化...

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

哲学星空群星灿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中最明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本改变了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实践、哲学与革命、哲学与人民的...

求是冷却液(历史文化源流|度之往事 验之来事)

...决断。《鬼谷子》一书内容丰富,是非常注重行动的实践哲学,讲究顺应时势,一直为历代政治

毛线女袜(袜业源流史(连载十三))

七、产品与销售据相关材料显示,在当时,无论工业袜厂还是手工袜厂,其生产的袜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丝袜,该袜用天然蚕丝织成,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穿,价格昂贵,每双需要一元以上,对普通人来说丝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实践活动。2、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3、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

牛皮和人造革(头层皮,二层皮,人造革到底是什么?)

全世界每年居然产出3亿张皮革,一头牛产出一张皮革,那我们就是抢了3亿头牛的衣服,但这么常见的皮料却还是有着不少的假皮冒充真皮,不管是实体还是网购,大部分的真皮沙发其实就是超纤皮,你花一头牛的价格,买这样...

牛皮和人造革(头层皮,二层皮,人造革到底是什么?)

全世界每年居然产出3亿张皮革,一头牛产出一张皮革,那我们就是抢了3亿头牛的衣服,但这么常见的皮料却还是有着不少的假皮冒充真皮,不管是实体还是网购,大部分的真皮沙发其实就是超纤皮,你花一头牛的价格,买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