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新技术企业免税进口一台设备(两千多家在印外企为何“跑路”了?)

Posted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某高新技术企业免税进口一台设备(两千多家在印外企为何“跑路”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某高新技术企业免税进口一台设备(两千多家在印外企为何“跑路”了?)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徐福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 苑基荣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晓明】近期,印度以涉嫌逃税等理由对vivo、小米等中国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并冻结这些公司的银行账户。7月21日,中国手机厂商荣耀宣布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退出印度市场。其实,遭印度税收“大棒”打击的跨国公司不光有中企,英国电信巨头沃达丰、美国IBM、法国烈酒生产商保乐力加等众多公司都曾遭印度“索债”。宣布离开印度的跨国公司也不只荣耀。印度政府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七八年,超过2000家跨国公司暂停其在印度的业务。印度一直希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然而跨国公司却纷纷“打包”撤离这个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让印度总理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尴尬不已。

“它们可能正在对印度失去兴趣”

形势很严峻

“它们(外国公司)可能正在对印度失去兴趣”,印度《商业标准报》8月12日援引该国政府数据得出这一结论。去年年底,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称,从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其在印度的子公司或办事处。考虑到印度只有大约1.2万家仍在经营的“活跃”外企,这个数字并不少。

印度负责企业事务的国务部长辛格日前表示,截至2022年7月27日,1777家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走了”,而全印总共只有5068家注册跨国公司。印度政府的年度报告也显示,形势很严峻。该报告称,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财年的216家下降到2021财年的63家,而“活跃”外企在所有注册外企中所占的比例,从2014财年的80%下降到2021财年的66%。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公司、以黑石为代表的资本公司、以波音、空客为代表的飞机制造商都在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布局,但包括瑞士建材公司豪瑞、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都宣布将退出印度市场。其中不少企业已经在印度“深耕”多年,比如德国零售商麦德龙,打算以大约1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在印度经营了约20年的业务。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经略”印度市场。今年5月,福特宣布放弃在印度生产用于出口的电动汽车。去年9月,该企业已经决定停止在印度生产传统汽车。

税,让外企望而却步

按理说,印度拥有13.8亿人口,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本应成为跨国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但为什么这么多跨国企业决定放弃印度市场呢?印度《德干先驱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分析,称两个因素造成上述情况:一是跨国企业自身的原因,包括未能打开对价格敏感的印度市场、全球发展战略调整等;二是印度的营商环境不利于跨国企业,包括高关税壁垒等。美国国务院2021年发布的投资环境报告将印度描述为“具有挑战性的营商之地”。美国传统基金会今年公布的经济自由指数显示,印度在亚太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7位,总得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这样表达不满。莫迪在2014年上台后,对印度的税法进行改革,但2018年年底,他开始大规模提升关税,从平均13%提高到20%。特朗普两年前在访问印度时,对美国摩托车生产商哈雷-戴维森不得不在印度支付高额进口关税表示遗憾。哈雷-戴维森已经决定离开印度市场,而与印度就关税商讨了一年的特斯拉5月也表示,搁置在印度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特斯拉想先在印度“试水”销售在其他国家生产的电动汽车,而印度政府希望特斯拉先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然后才能给这家公司税收优惠。

税务纠纷也是让很多跨国企业对印度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小米等中企外,印度税务部门对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多家外企都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高额罚单。曾供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印度分所的资深总监刘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税务机关查税对各家公司来说很普遍,但若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他们有某些偏好,比如对跨国公司查的多一些,对小企业更严厉一些;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查的会少一些,经济形势不好时查的就多一些。

据美国《国会山报》等媒体报道,因为税务纠纷,法国保乐力加7月宣布暂停在印度进行新投资,而从2007年开始,英国沃达丰和印度政府则因为回溯征税问题打了十多年的官司。2012年,印度最高法院裁定沃达丰胜诉,但当时执政的国大党对此不满,印度国会于是通过一项立法,绕开最高法院的裁定,允许税务部门继续向沃达丰“要钱”。当时作为反对党的印度人民党将国大党的这一做法称为“税务恐怖主义”,然而印人党上台后,继续援引这一法律向外资企业“索债”。莫迪政府2021年废除了这一法律,但印度和多家跨国公司此前产生的纠纷并未终止。

“管理胆固醇”阻碍商业发展

印度政府的管理也让跨国公司十分头痛。有印度商业界人士表示,联邦和地方政府制定了各类法律、法规和条例,而这些复杂的规定变成了“管理胆固醇”,影响印度商业发展。印度商业咨询公司南吉亚-安德森的合伙人阿加瓦拉对《德干先驱报》说,为改善营商环境,印度政府不断进行管理改革,然而这些改革不仅没有达到标准,而且不断变化的规定带来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麻烦。有观点认为,印度政府去年批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在该国建立芯片产业基地,然而全球芯片巨头却没有因此对印度“热情”起来。政府管理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印度做生意,法律手续异常繁琐。据《亚洲时报》报道,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印度注册一家公司需要18天,比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时间要长一周左右。此外,在印度注册企业必须经过12个步骤。申请建筑许可证需要34个步骤和110天的时间,必须得到印度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批准。要满足生产的水电条件也不容易,比如在印度接通电力需要8天到3周左右。

土地是个难题

如何获得土地也成为跨国公司在印度发展的难题。据印度the print新闻网报道,该国的土地法未能平衡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与印度的发展需要,打击了外企的投资积极性。以印度首条高铁——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为例,这段铁路全长508公里,其中约100公里位于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2015年,日本获批建设这条铁路,项目2017年动工。日媒近期称,目前这条铁路只修了10公里左右,而土地不到位是造成工程延迟的主要原因。报道称,截至2021年9月,马哈拉施特拉邦仅征了30%的项目土地。

印度the print 新闻网对比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与日本铃木汽车在古吉拉特邦工厂的生产情况。报道称,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协议和向客户交付第一辆汽车仅相隔537天。马鲁蒂铃木印度公司(母公司为日本铃木公司)的工厂从和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到生产花了近5年时间。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地土地价格投机性上涨带来的征地难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印度政府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政策等都成为限制外企投资的因素。此外,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印度商业法律中有大量涉及监禁犯罪者的条款,凸显了企业家在印度经商面临的风险。

给8亿人发大米意味着什么?

印度一直希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并在2014年高调推出“印度制造”计划。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德里近年来一直试图吸引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美国也一直希望印度崛起,以此遏制中国。然而,现实却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失望了。

美国《国会山报》日前发文,呼吁拜登政府关注多家跨国公司退出印度的现象。西方认为,新德里只有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才能挖掘其经济和军事潜力,遏制中国发展,而这只有在更多外国投资流入印度以及印度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尽管印度经济预计将在2022年增长8%,在2023年增长6.9%,但这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初预测的12.5%和8.5%。此外,印度的增长归功于其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不是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增加。从2019年至2021年,全球流入印度的FDI比例从3.4%下降至2.8%,而中国在全球FDI中的份额从14.5%上升到20.3%。

2014年莫迪上任后表示,他将采取多项举措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力争在2017年将印度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提升至前50。虽然截至2021年,印度尚未实现这一目标,但在去年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印度排名第63,是近年来上升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然而“印度制造”并未按计划大幅提升印度的制造业。

据美国《财富》杂志印度版报道,新德里计划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5%。然而,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印度制造业占总增加值(GVA)的比例从2018财年的18.4%降至2021财年的17.8%。在2022财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到18.2%,依然低于25%。

此外,《德干先驱报》近期报道称,印度国会常设委员会在《新冠肺炎后的经济吸引投资:印度的挑战和机遇》报告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外国企业,多数选择了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只有极少数企业来到印度。美国《财富》杂志印度版提醒说,上述数据并非是印度政府提供给国会的,而是印度国会根据媒体的报道总结的,这说明印度政府没有对相关企业的动向进行追踪。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8月9日发文,称印度的劳动力素质和基础设施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除此之外,印度社会的分裂以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导致其无法取代中国在制造业的地位。莫迪此前在接受印度《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疫情暴发后,在封锁期间,印度政府在向8亿印度人分发大米等方面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功”。《亚洲时报》指出,莫迪提到的数字对希望进入印度的外国公司至关重要。在印度13.8亿人口中,有8亿是贫困、低收入或中低收入人群,他们从政府领取粮食补贴。这些人不会是西方公司昂贵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外国公司不会因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就进入这个国家,人们需要有足够的购买力来消费它们的产品才行。相较之下,中国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中国大约有8亿的中高收入人群。据估计,印度的购买力只有中国的20%。

《国会山报》认为,西方对印度成为现代化、繁荣国家的希望,并没有按照一些人在21世纪头几年所预测的速度实现。印度目前还不足以成为中国的“劲敌”。不过,虽然存在各种挑战,但印度的市场规模和地理位置仍会使其成为一些外国公司青睐的“热土”。

来源: 环球时报

相关参考

某香港公司从欧洲进口设备(我国对世界总出口贡献度位居首位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历史同期新高。进入第四季度,“出海抢订单”成为不少企业主动出击、拓展国际市场的新方式。近期,深圳20多家外贸企业以包机的方式从蛇口码头出发到香港机场,搭机前往欧洲、东南亚等地寻商机、抢订单。左手一个公文...

海南买苹果电脑便宜吗(一台iPhone便宜2500元,海南免税店火了)

...动呢?!其实故事还要从这件事说起7月1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策落地实施昨天是政策实施的第一天许多网友纷纷去“凑热闹”啦……有多香?有多优惠?看看就知道了!一部顶配的苹果手机iPhone11ProMax512GB版本在苹果官网...

海南买苹果电脑便宜吗(一台iPhone便宜2500元,海南免税店火了)

...动呢?!其实故事还要从这件事说起7月1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策落地实施昨天是政策实施的第一天许多网友纷纷去“凑热闹”啦……有多香?有多优惠?看看就知道了!一部顶配的苹果手机iPhone11ProMax512GB版本在苹果官网...

旧机电设备进口(旧机电进口,差一点也不行)

近日,某企业进口的一台旧机电在接受北京平谷海关检验过程中被发现存在2项不合格项目,该企业在海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进行技术处理后,方予通关。据了解,这台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进口的汽车...

某企业拟进口套机电设备(韩国二手机械设备进口要怎么操作,天津进口报关流程怎样)

进口旧机电设备作为进口商,除了配合检验外,还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答:进口旧机电产品的进口商还应当建立产品进口、销售和使用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品名、规格、数量、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某企业尚有一台闲置设备台时(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丨来源:新华社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江泽民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某企业海运进口设备一批(“长江口二号”出水,打开近代上海的“时光宝盒”)

11月24日,空中俯瞰停靠在横沙码头的“奋力”轮(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2022年11月24日夜间,一艘中部开口的打捞工程船——“奋力”轮,怀抱着刚刚从长江口横沙水域海底打捞而出的清代晚期木质沉船“长江...

某企业购入生产流水线设备一台(乡村振兴丨一根“杠子”撬动富农强村好前景)

新华社济南2月23日电(记者萧海川、高天)雨水节气过后,在山东菏泽单县谢集镇郝庙村的木材加工产业园,带锯机、磨光机等机械轰鸣阵阵,将一方方木料变成了一根根浑圆的“杠子”。“这边习惯叫‘杠子’,也就是锹把。...

日本利达(视点|上海复工复产:如何破解制造型外企“供应链之困”?)

...面对减产甚至停产的局面”,位于上海闵行的某瑞士化工企业对记者说。当前,上海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攻坚行动的同时,严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一周以来,上海首批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产能利...

激光切割机切16毫米钢板(激光切割机钣金加工设备多少钱一台)

...的30%以上份额,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使用到激光加工设备。激光作为一种光束,它本身具有非常好的单色性能,通过比较高的亮度,跟较高的能量密度,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