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要工作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参谋官如何演变?幕职官史的荣耀记忆,这些人不得不提)

Posted

篇首语: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要工作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参谋官如何演变?幕职官史的荣耀记忆,这些人不得不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机要工作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参谋官如何演变?幕职官史的荣耀记忆,这些人不得不提)

在中国古代,军师、参军或参谋是军队、部门和地方官府中参与谋划和具体制定计划(或规划)的僚佐,其身份与现代军队中的参谋、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中的智囊团有些相近。

一、东汉以来的军队参谋

军师:西周已在军队中设置军师一职,是军中高级参谋。东汉初刘秀、隗嚣的军队中也有军师之职。不过,从历史记载来看,西周至东汉初的军师并非常置。汉献帝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在其车骑将军幕府内仿前代之例而设军师祭酒。建安十三年夏六月,已拜为丞相的曹操继续在相府置军师祭酒,使之成为相府的高级幕僚,曹军的高参。

曹操

以后魏、蜀、吴三国及晋朝皆效仿不改。只是晋朝因避景帝司马师名讳,改军师祭酒为军祭酒、军谋祭酒或军咨祭酒,顾名思义,为军队参谋或顾问之意。所谓祭酒,即长官(先秦贵族大夫飨宴,以长者酹酒祭神,称祭酒,后渐演变为官名)之意。军师祭酒,或可比于近世军队的参谋长或参谋总长。在建安元年即追随曹操的谋士郭嘉系曹操的第一任军师祭酒(时在建安三年,郭嘉28岁),且亦为司空,深得曹操重视,在曹军中地位仅次于曹操。

参军:建安三年,曹操在其车骑将军府初设军师祭酒时,亦同时设军师(谋士荀攸即为此职),位稍次于军师祭酒。又以若干名年轻谋士协助祭酒与军师做具体工作。建安十三年曹操为相,总揽军政,这批谋士则多以参丞相军事称之。至两晋南北朝,凡诸王及将军开府者,均置参军。从曹操时代起,军中的参军皆各有分工,如咨议参军掌谋划,记室参军掌文翰,等等,但咨议参军地位在诸参军之上。

荀彧

唐代参军除在诸卫及王府服务外,亦为州刺史僚属,却已不限于参军事,如司功参军、司户参军、司仓参军、司田参军等,而以录事参军为其长官。五代以后参军渐演变为地方低级官员。明初在大都督府下设参军若干。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置五军十卫参军府,设左、右参军以总揽。明初各王府亦多设参军府,但改参军为长史。

参谋:唐、宋节度使及各路统帅帐下设参谋若干(如“行军参谋”),掌参议谋划。金朝军队所设参议官实际等于唐、宋军中参谋。清末官制改革,则在陆海军中设正参谋官及一、二、三等参谋官;又在内阁专设军咨府,置军咨大臣二人,下设厅、科、司、局等,其分工颇类现代总参谋部。

由上可见,我国古代军事高级参谋——军师设置的历史可上溯至距今3000年的西周时期,然而形成系统、有效的参谋制度则当从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算起。

提及“参谋”制度,在我国近现代史上还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则学术言论,现代学者在分析抗日战争历史时发现,很多时候我方军队难以抵挡日军有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军早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建立起了“参谋本部”,而且经过多年完善制度已经非常健全。但是反观我方部队,因为历史原因很多派系的部队还残留着旧军阀的尾巴,所以一直没有健全的参谋长官制度,和我国悠久的参谋制度历史相比,这实在是一种倒退。

日军

虽然古代参谋制度与现代参谋制度不可同时而语,但其对军事作用的效果是一样的。1700多年前的曹操就懂得聚结郭嘉、荀攸及其他青年谋士组成一个参谋团,以襄助其一统天下的事功。他懂得如何调动与发挥这个机制的智谋作用,所以能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不可一世的气焰狠狠地打下去,逐渐统一北部中国。

二、隋朝以来的中央部门参议

隋朝在三公府、诸王府设咨议及咨议参军,参与议论及谋划包括军事、政治在内的众事,也供三公及皇族子弟咨询相关事项。明代于中央通政使司(管理章奏文书)及各省布政使司(管理政令、财赋)设左、右参议,除分管具体事务外,亦为长官贴身参谋或秘书(在通政使司对通政使负责;在布政使司对布政使负责)。清沿明制。清末官制改革,于各部参议厅内设左、右参议各一人;其中陆军部在参议之外,还设一、二、三等咨议官。另在弼德院设参议10人。其功能均为参政、议政,并备咨询。

《授经图》隋朝

三、汉唐以来的地方幕职官

幕职,即地方长官的属吏,因供职于幕府,故称。

幕府本指将帅行军打仗时的营帐,如《史记·冯唐列传》“上功莫(幕)府”,《索隐》解释说:“古者出征无常处,以幕为府舍,故云幕府。”后来对一方军政大员的官署也称为幕府。至于幕职官,从词义本身来讲,大凡长官(一把手)以下属吏皆可视为幕职官,如节度使之下的节度副使。

不过,史籍里主要对汉代以来的掾属(公府及郡县各曹掾、史及其下属吏),两晋以来的参军、参谋,隋唐以来的掌书记、判官、推官、行军司马、随军等以幕职官称之。对幕主而言,他们也是幕僚、僚佐。而以幕职官之力推动幕主成就事功最显著的两个历史时期则是东汉及隋唐。这两个时期幕职官之所以贡献突出,乃在于多以具有较高文化造诣的读书人充任。

建安七子像

如东汉时崔骃效力于窦宪,汉末韩嵩效力于刘表,郭嘉、荀彧、荀攸、陈琳、王粲、阮瑀、刘桢、应玚效力于曹操。这些读书人在当时文坛上有声望,写得一手好文章,尤其是后五位均入“建安七子”之列。他们对作为幕主的曹操既是幕僚,又可谓亦师亦友。曹操对他们极其尊重;他们也勉力向其奉献出智慧、才干与青春,从而成就了曹操的一代伟业。

隋、唐两代,特别是武则天以降,诗人、文人们更是多有入幕的经历,其中对幕主影响最大者有王绩(入窦宪德幕)、许敬宗(入李密幕,任记室;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骆宾王(入徐敬业幕)、陈子昂(入武攸宜幕,任参谋)、高适(入哥舒翰幕,任掌书记)、李白(入李璘及宋若思幕)、张渭(入安西幕府)、杜甫(入严武幕,任参谋)、岑参(入高仙芝及封常清幕)、王维(入河西节度使幕,任判官)、司空曙(入剑南节度使幕)、韩翃(入侯希逸幕,任掌书记)、韩愈(入董晋幕,任推官)、于鹄(入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幕)、张祐(入王智兴幕)、杜牧(入沈传师及牛僧孺幕)、李商隐(先后入令狐楚、王茂元幕,任巡官、掌书记)、刘邺(入华州高少逸幕)、马戴(入太原幕府,任掌书记)、裴铏(入高骈幕,任掌书记)、罗隐(入钱镠幕,任掌书记)、皮日休(入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崔致元(新罗人,入高骈幕、任掌书记)、王涣(入徐彦若幕,前后任推官、掌书记)、牛峤(入王建幕,任判官)、徐寅(入王审知幕,任掌书记)、黄滔(入王审知幕,任判官)、王定保(入广州刘隐幕)。

李白像

他们所服务的幕主在历史上多有建树,其功勋簿上,也记载了这些优秀僚佐的贡献。当然也有遭兵败杀头的幕主,如永王李璘。尽管李白对之有过出谋划策,但推动李璘走向灭亡之路的却是他自己。而李白却因之受到牵连,以“附逆”罪流放夜郎(幸中途遇赦而返)。而李白作为幕僚的不幸,乃在于陷入唐肃宗李亨与其弟李璘的权力斗争中而不明就里。他是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在李璘派谋士三上庐山征聘、盛情难却下才加入李璘幕府的,期望自己的智慧与才能有助于朝廷平定安史之乱。李白的初衷是无可非议的。

宋、元两代的文人入幕,由于幕府—幕僚制度的衰落,当然也谈不上有好大声势,但可载入史册彰扬者仍不乏其人。如北宋韩维入赵顼王府为记室参军,显示出卓越才华,对赵顼颇多教益,赵顼(即神宗)即位后先以其知汝州、开封府,后召为翰林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转少师。

陆游像

南宋王灼于绍兴年间在成都为幕职官,对蜀中文化多有贡献,成《碧鸡漫志》五卷。陆游则于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涯,积极推动抗战,主张充实军备,要求重点面向富室大商敛赋征税,惜当轴诸公不听。元末赵汸在天下大乱之际毅然投入元帅汪同帐下,起兵保卫乡井。入明后,他应朱元璋诏,入京参与编修《元史》,书成即辞归。

像韩维、王灼、陆游、赵汸这样的文人(其中陆游在中国文学史上还享有崇高的地位)入幕,执掌文翰,参与机要,提供咨询,运筹帷幄,是幕职官史上的一段荣耀记忆。这样的文人入幕不仅为幕主出力,也通过幕主的工作为国家作了贡献。他们生命的精彩,自然不输于汉、唐的幕职官。

相关参考

宰相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宰相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

1、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2、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

我国茶具演变的基本历程(浅谈中国古代茶具的演变上篇)

...化、经济、制造水平和审美观点等的不同。纵观其历史,中国茶具走了一条由粗到精、由繁到简、由单一功能到多重功能演变的道路。始于汉——茶具从无到有汉代.王褒《僮约》西汉时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

测量工具的演变历史(看看中国古代的测绘技术有多牛)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测绘学会,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现代人坐出租车按公里数收费,其实在汉朝,计算里程的车辆就发明出来了,叫做“记里鼓车”,也...

测量工具的演变历史(看看中国古代的测绘技术有多牛)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测绘学会,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现代人坐出租车按公里数收费,其实在汉朝,计算里程的车辆就发明出来了,叫做“记里鼓车”,也...

我国古代汉字演变的顺序是(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文字是人类进入信史时代的根本标志。中国文字从半坡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刻画文字萌芽,经殷商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汉字的诞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汉字的...

司马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现在的市人大、政协的副主席,属于副厅级干部。司马是古代职官名称,历代“司马”的职能:殷商时代司马,位仅次于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时期司马是专门负责管马匹...

建筑用的尺子(建筑历史研究:从敦煌壁画看斗栱的发展演变)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绕不开斗栱。“斗栱”是方形如斗状的木垫块和弓形的短木——“栱”组合后的总称,在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位于屋身与屋顶之间,它们逐层纵横交错迭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承重托架,支撑起宽大厚重的屋...

托玛琳汗蒸馆怎么样(中国汗蒸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汗蒸房的起源与发展要了解电气石汗蒸房,首先要知道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汗蒸房最早称为汗蒸幕,起源于朝鲜王朝,历史悠久,距离现在已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传说是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为了替百姓治病所研发出...

日本竟如此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中日关系一度陷入冰点。而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竟然非常了解,非常感兴趣,甚至还体现在他们的教科书上。一、和西方一样,日本人是不承认中国有夏朝的,中国历史都是从商朝开始讲起。二、关于春...

古代时的主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权势颇重。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