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李莲英的恩怨

Posted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鸿章与李莲英的恩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鸿章与李莲英的恩怨

清朝时,内宫太监李莲英仗着主子慈禧的宠爱,权倾朝野,飞扬跋扈。而身居高位的李鸿章,却对这个阉人不感冒,时不时地还冷嘲热讽一番。因此,虽然两人300年前是一家,但总是冷脸相向。

那天,李莲英突然一改常态,笑嘻嘻地凑近李鸿章耳边低语,说老佛爷近年有意静居,想把清漪园修缮一下,颐养天年。只是银根紧缺,无以为计。李大人是朝廷重臣,当能体仰上意,玉成此事,以宽太后圣心。李鸿章一听有巴结太后的机会,一时激动,当即献计,说自己可以借办新式海军,责成各地县府筹款资助,然后从中提取七成作为太后装修清漪园的费用。

李莲英笑容可掬,当即竖起大拇指谄媚地说:“李大人高明!不愧是读书人,见多识广。小的求李大人好事做到底,烦劳您辛苦一遭,去园内踏勘一回,看看哪里该拆该修,做到心中有数。老佛爷问起来,我们也好回话。”李鸿章见他想得周到,说得在理,当然点头赞成。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莲英借口不能奉陪,派了个心腹小太监领着李鸿章转悠了一天。

事隔几日,李莲英刻意赶着光绪帝大动肝火之际,说李中堂那天带了小跟班,在清漪园足足玩了一天,好不痛快。光绪4岁就进宫当皇帝,慑于慈禧的淫威,一直是个傀儡。虽身处皇宫内苑,却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眼下,闻听李鸿章一个中堂,竟然大摇大摆地在他的御苑禁地游玩,觉得自己的皇权受到了极大的藐视和侵犯。于是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将李鸿章“交部议处”奉旨“申饬”。

所谓申饬,就是由皇帝、太后各派一名亲信太监,捧着圣旨,指着“罪臣”的鼻子,当众辱骂。被骂的人既不能申辩更不能回骂,必须伏在地上谢恩。李鸿章是何等精明之人,他立刻着人送给李莲英5000两银票,并给两位执法太监各送400两雪花银。于是,太监在责骂时,嘴巴就短了一截,骂词自然就“文雅”了许多,最后敷衍了事。而李莲英看到李鸿章俯首告饶,自己也出了心中那口恶气,既挣了面子又捞了银子,乐得“和气生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关参考

揭秘李莲英陵墓之谜,李莲英墓在哪儿

李莲英的陵墓不仅规格极高,就连陪葬品也都价值不菲,别的不说,就说墓中的一把汉朝青玉土浸剑就堪称无价之宝。另外还有满黄浸玉镯,宋代青玉褐浸环也都价值连城。所以这李莲英的陵墓也就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太监...

李莲英的地位有多高

  李莲英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妹妹进宫待遇比妃子还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礼节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守一定的礼节,这是所有人必须遵守的。但若是有了一定的靠山,有些人就不用...

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李莲英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他是慈溪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重用,同时也是太监总管。慈禧太后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的限制,破格将李莲英升为正二品,这也让李莲英成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李莲英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他是慈溪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重用,同时也是太监总管。慈禧太后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的限制,破格将李莲英升为正二品,这也让李莲英成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莲英给慈禧梳头,为什么一根头发都不掉

  奇妙奇闻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莲英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莲英八岁入宫当上了太监,他本着出人头地的思想净了身,故此,伺候慈禧(当时是懿贵妃)的时候,就分外用心。  ...

李莲英真的与光绪帝有着深仇大恨吗

...今只要一谈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会提到她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毕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了。李莲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明朝末年的时候,家族开始北迁,后来移居到了直隶河间府大城县。...

李莲英真的与光绪帝有着深仇大恨吗

...今只要一谈到慈禧太后,那么必然就会提到她身边的红人李莲英了,毕竟他是慈禧生前最信任、最依赖的人了。李莲英的原名叫做李美泰,祖籍是浙江绍兴人。明朝末年的时候,家族开始北迁,后来移居到了直隶河间府大城县。...

李莲英成功的秘诀揭秘

李莲英31岁时,已经和清宫太监总头目平起平坐。到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早先雍正皇帝规定太监以四品为限,足见李莲英的能力。慈禧与光绪不和,深受慈禧宠爱的李莲英如何在两人之间相处呢?...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的清帝国终于是被革命的浪潮彻底淹没了。这一年大太监李莲英也去世了,在他的墓志铭上刻写着:“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多年以来,对于李莲英的死众说纷纭,一直是后世们所讨论的话题,那么接下...

李莲英是怎么死的

...的清帝国终于是被革命的浪潮彻底淹没了。这一年大太监李莲英也去世了,在他的墓志铭上刻写着:“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多年以来,对于李莲英的死众说纷纭,一直是后世们所讨论的话题,那么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