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青铜文明(被称为“剑之鼻祖”的青铜剑是如何起源的?)

Posted

篇首语: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最早的青铜文明(被称为“剑之鼻祖”的青铜剑是如何起源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早的青铜文明(被称为“剑之鼻祖”的青铜剑是如何起源的?)

如果要评选一件古代中国的代表性兵器,那上榜的毫无疑问就是剑了。剑以其高贵、典雅与神秘,不仅成为将士们上阵杀敌的兵器,而且还充当了士大夫的配饰,堪称“君子之兵”。文人墨客对剑情有独钟,并赋予剑别样的文化含义,如唐人郭震《宝剑篇》通篇写剑,以剑喻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理。在现代武侠小说中,剑也是最常见的兵器,在金庸先生笔下,就有著名的倚天剑、君子剑、淑女剑以及独孤九剑、辟邪剑法、太极剑法等剑法。

后世的剑一般是铁剑,但要论及剑之“鼻祖”,那还得是先秦时期的青铜剑。

越王勾践剑(图片来自北晚新视觉)

域外来客“混血”起源

剑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说“黄帝作剑”,这当然只是传说;虽然新石器时代全国各地出土了各种玉、石、骨制的匕首,不过,这种匕首与后世的商周青铜剑是否为传承关系,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不少学者倾向匕首不能算剑。

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一把青铜剑,是一把剑首呈环形的“环首剑”,出土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大约对应的是商代早期。到了商代晚期,长城一线及以北地区,青铜剑分布范围变得更广泛,数量也大大增加。这些青铜短剑大约可以分为直柄剑和曲柄剑,柄首存在一定差异,不少雕成动物形象,包括羊、鹿、马、鹰等,也叫“兽首剑”;或者是铃铛形状,也叫“铃首剑”,都呈现了北方草原民族的文化属性。

朱开沟遗址出土商代早期青铜短剑(图片来自北晚新视觉)

至于中原地区,虽然自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早已有了青铜刀、戈、矛、斧钺,但令人诧异的是,却一直没有青铜剑的踪影。直到青铜文化发达的殷墟遗址中,这才出现少量青铜剑;从其兽首和铃首的形制来看,非常接近北方地区的青铜短剑,这表明,商代中原青铜剑应当是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北方地区这种青铜剑起源自何处?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一般认为与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亚等地联系密切。

商末周初的周人也开始使用青铜剑,不同于兽首剑和铃首剑,周人习惯用一种扁茎柳叶形铜剑。这是一种剑身和剑柄复合式的剑,也就是说剑身和剑柄是分别冶炼、再铸在一起的;与商代通体合铸的剑明显有区别,后者是整把剑一次性铸造的。有学者认为是从上古甘青地区的石刃骨匕首发展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应当从商代巴蜀的柳叶玉剑发展而来。考虑到上古至西周断代太久,似以后者为宜。这种形制的青铜剑,中亚、西亚、东欧等地也有发现,年代也更早,似乎也存在某种交流关系。

《史记·周本纪》说,武王伐纣攻入商朝都城朝歌,纣王自焚而亡。武王乘车到纣王的尸体旁,用弓箭朝尸体射了三箭,然后又下车,用轻剑刺了几下尸体,再用黄色的钺斩下纣王的头,悬挂在大白旗上面。纣王宠爱的二妃也已自杀,武王又用弓箭朝尸体射了三箭,然后用剑刺了几下尸体,并用玄色的钺斩下她们的头,再挂在小白旗上,最后武王才回到军队。可见,周人已经熟练使用青铜剑了。

装饰精美鞘身合一

周人早期墓葬发现不少青铜剑,其中不少还有配套的剑鞘,剑鞘正面饰有镂空花纹的铜鞘罩,背面钉附木板或者皮革;因为皮木出土时已腐烂,所以留下的就只有铜鞘罩,主体饰有盘蛇、夔凤、夔龙、回字等花纹,非常精美;进入到西周中期,铜剑又开始装饰了一种人面纹,这种人面或圆脸无发、或长脸披发,并非华夏族群,而是对周边族群的刻画,将他们的头颅雕在剑上,应当有“猎头”的含义。

江西靖安李家坳遗址出土春秋漆木剑(图片来自北晚新视觉)

春秋战国的青铜剑,除了有吴越地区发明的圆柱形、圆筒形剑茎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扁茎剑,这是中原地区从西周扁茎柳叶形铜短剑继承而来的。扁茎剑怎么拿在手上使用呢?需要安装木片来形成剑柄,有的还在剑柄外面再缠绕丝绳、麻绳、麻布条使用,也就是“缑(gōu)”;而吴越剑的话,一般可以在剑茎上直接缠缑使用,不过也有的仅用弧形木片夹住。

春秋战国时期的剑鞘一般用两片木合成,在上面缠绕丝线并髹(xiū)黑、红漆而成;也有的是用兽骨或象牙。剑鞘花纹保存最完好的,要数江西靖安春秋中晚期墓出土的一把漆木剑。不过,此剑的剑身与剑鞘一体,并非实用剑。剑鞘一面髹黑漆,另一面用红、黄两色彩绘龙头纹饰;剑柄的截面呈圆形,上面有丝线缠绕,剑首扁平呈泡钉状。总长47.6厘米。

剑鞘的末端会安装一块木质或玉质的饰件,称为“珌(bì)”或“琕(bǐng)”;剑鞘口往下三分之一处,还镶有一个木质或玉质的饰件,称为“璏(zhì)”或“剑鼻”。璏一般为一孔,用来穿过剑带;也有的数孔,用来穿过较细的剑带分支。剑带一般用皮革或丝带制成。

剑在不使用的时候,就装在剑鞘放在剑匣中。剑匣又叫“柙”或“函”,在战国楚墓中出土不少,以木制成,呈长方形,盖略拱,与盖身以子母扣相合。古人还有防锈的方法。有一种叫鸊鷉(pìtī)的水鸟,这种水鸟长得有点像鸭子,古人用它的脂肪来涂抹刀剑。苏东坡《谢曹子方惠新茶》一诗中说“囊简久藏科斗字,剑锋新莹鸊鹈膏”,“鸊鹈膏”说的就是用来涂抹刀剑的鸊鹈脂肪。

鱼肠湛卢吴越奇兵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剑在全国赫赫有名。虽然吴越地区本身也是边缘族群,但其地处长江下游,水网密布;车战在这里难以施展,作战以步兵和水兵为主,所以青铜剑大有可为,这也就促进了吴越青铜剑冶炼的发展,同时也在后世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

《周礼·考工记》说“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就说郑国的刀、宋国的斧头、鲁国的削刀、吴越的剑,离开这个地方就不精良了,因为这个地方的气候水土使然。《战国策》说“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yí)”,说吴国干地的剑,对准肉体斩,可以断牛马;对准金属斩,可以斩断洗手的金属器具——盘和匜。

据《左传》,春秋后期,吴国公子光想杀死堂弟吴王僚篡位,邀请吴王僚来自己府上赴宴。吴王僚非常警惕,虽然他应约前往,但从大门到阶梯到坐席,都布满了亲随的甲士。公子光派来献饭菜的厨师,都要先在门外换好衣服,然后在甲士长铍的挟持下,跪着缓慢前行入席献餐。这样一来,吴王僚认为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这时候,公子光假装脚疼,跑到地下室休息,他在地下室也埋伏了不少甲士。而在宴会上面,厨师鱄(zhuān)设诸捧着一条鱼进来,在把鱼摆上吴王僚餐桌的时候,鱄设诸忽然从鱼腹中抽出一把剑,迅速插入了吴王僚体内,鱄设诸也被吴王僚的甲士杀死。公子光趁机带领甲士杀出,吴王僚被杀,随从乱成一团,都被公子光消灭。公子光即位就是吴王阖闾。

“鱄设诸”就是《史记·刺客列传》中著名的刺客专诸,鱄设诸杀吴王僚所用的剑,后世被称为“鱼肠剑”。

西汉刘向编写的《新序》记录了季札挂剑的一段佳话。季札是吴王寿梦的幼子,阖闾的叔父。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北方诸侯。在经过徐国时,徐国国君见到季札的佩剑,流露出艳羡的神情。等季札周游列国返回徐国时,国君却已经去世了。季札要将剑送给嗣君,随从阻止说:“这不是国家馈赠的物品啊!”可季札说:“我自己当时内心已经许愿,要在回国后把宝剑赠给他;如果因为他去世就不送了,那不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吗?”嗣君也认为自己没有先君遗命,所以不肯接受。于是季札将佩剑解下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徐国人为称颂季札高洁的诚信品质,作歌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在东汉野史《越绝书》里,吴王阖闾有胜邪、鱼肠、湛卢等名剑,越王勾践有毫曹、巨阙、纯钧等名剑,其中胜邪、鱼肠、湛卢、巨阙、纯钧五剑为剑师欧冶子所铸,越国有讴(欧)地,故“欧冶”应该是越国剑师的代称;另一部东汉野史《吴越春秋》,也说剑师干将、莫邪夫妇为吴王阖闾铸造了干将、莫邪双剑,还有莫邪投身剑炉、炼就宝剑的凄美传说。吴国有干地,“干将(匠)”也是吴国剑师的代称。

这种为剑命名的称呼,战国开始就已经存在了。《荀子》说,“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曶(hū),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但从吴越出土青铜剑来看,这些剑并没有名称,只有器主本人的题铭,像吴王光(阖闾)和夫差父子剑,出土非常多,但都没有提到剑的名字。吴王阖闾叔父吴王余眜的“吴王余眜剑”,铭文共75字,是目前所见先秦剑类兵器铭文中最长的一件,介绍了余眜对楚的战争。

越国继承了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但也青胜于蓝,于是有了闻名世界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荆州望山战国楚墓,剑身长45.6厘米、全长55.6厘米、宽4.6厘米、格5厘米、茎长7.9厘米、首径4.3厘米。剑身两面布满黑色菱形花纹,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经鉴定,其主要成分有铜、锡、铅、铁和硫等。

在秦陵兵马俑坑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剑。秦朝青铜剑也系从东周中原青铜剑发展而来,但剑身显著加长而且变窄,同时使用了帽形剑首和筒形摽饰。这样的剑可能并非实用剑,战国时期作战应当还是以铁剑为主。因为青铜材质较脆的缘故,长度方面有限制;而钢铁的强度和韧性都好,所以剑身也就加长了。

尽管青铜剑在先秦时代留下不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但随着冶铁技术的发达与普及,青铜剑终究也将成为绝响。(完)(原标题:域外来客“混血”起源?青铜剑:君子之兵)

相关参考

流体的两种状态(世界机械发展史)

...地区犹太人建立杰里科城,城市文明首次出现在地球上,最早的车轮或许是此时诞生的。杰利科是世界第一城,也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公元前4700年,埃及巴达里文化进入青铜器时代,搬运重物的工具有滚子、撬棒和滑橇等...

流体的两种状态(世界机械发展史)

...地区犹太人建立杰里科城,城市文明首次出现在地球上,最早的车轮或许是此时诞生的。杰利科是世界第一城,也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公元前4700年,埃及巴达里文化进入青铜器时代,搬运重物的工具有滚子、撬棒和滑橇等...

三星堆为何不敢继续挖

...间,富庶的中原王朝一直自认为天朝上国,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到了现代,先后发现了超过5000年的大型遗址,比如太湖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红山遗

三星堆为何不敢继续挖

...间,富庶的中原王朝一直自认为天朝上国,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到了现代,先后发现了超过5000年的大型遗址,比如太湖流域的良渚遗址、辽河流域的红山遗

玉石蓄能保健护腰(盐源考古新发现 再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青铜王国)

...西南地区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三轮青铜马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更凸显出盐源青铜文化独特的信仰崇拜……与会专家认为,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突破,表明青铜...

玉石蓄能保健护腰(盐源考古新发现 再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青铜王国)

...西南地区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三轮青铜马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更凸显出盐源青铜文化独特的信仰崇拜……与会专家认为,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突破,表明青铜...

玉石蓄能保健护腰(盐源考古新发现 再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青铜王国)

...西南地区最为完整的青铜腰机;三轮青铜马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三轮马车实物模型之一;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更凸显出盐源青铜文化独特的信仰崇拜……与会专家认为,老龙头墓地考古发掘的重要突破,表明青铜...

星光磨具(听,三千年青铜文化在回响)

作者:康岩(人民日报编辑)铜及其衍生出的青铜文明,在物质资料和社会意识双向层面,深度参与了中国大历史的构筑。而铜陵这座城市与铜、与青铜文化之间,被历史和现实牢牢拴住,不能分开,直至当代。“铜为物之至精...

渭南15CrMo合金管(“宅兹中国”里的夏商周:从青铜器到礼制成形(下))

...学术文章,分上、下两篇予以刊发。本文从城市、文字、青铜器等具体文明要素出发,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统一性与多元性的特征进行深层解读。此为下篇。青铜器冶

渭南15CrMo合金管(“宅兹中国”里的夏商周:从青铜器到礼制成形(下))

...学术文章,分上、下两篇予以刊发。本文从城市、文字、青铜器等具体文明要素出发,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统一性与多元性的特征进行深层解读。此为下篇。青铜器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