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要去南京崇祯为何不同意

Posted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子要去南京崇祯为何不同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子要去南京崇祯为何不同意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太子要去南京崇祯为何不同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大明朝,是汉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

  可以说,它的建立,使中华大地的汉族人摆脱了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又一次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它的灭亡,又让汉族人成为了满洲贵族奴役压迫的对象,更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舞台。

  都知道,明朝有两位勤政的皇帝:一位是朱元璋,另一位是崇祯帝朱由检。崇祯帝继位之初,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给当时黑暗的政坛带来了些许新鲜空气。之后,崇祯帝启用了大批贤能,希望此举能改变明朝将亡的命运,但是,他后来的大肆杀戮,却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一六四三年,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倒数第二个年头。

  这一年,名将孙传庭在崇祯皇帝的一再要求之下,带兵进入陕西地区对抗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结果是:明朝军队大败,领兵的孙传庭战死。此后,大明再无与农民军一较高下之人。挟着胜利之威,李闯的军队从潼关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北京。

  此时的明王朝已经虚弱的像一个将死的老人,但是,它距离正式灭亡,尚有半年之久。在半年之内,若是崇祯帝能够做出一些有用的决策,比如:将太子迁移到南方地区,为大明皇室留下法定继承人,那么,大明朝的危局是完全有可能被破解的。

  然而,崇祯帝却没有这么做。以至于,许多研究明史的人,都在诟病崇祯帝只顾着自己在北京城体面的战死,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而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帝国安排好自己死后的事情,很有点“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的意思。

  正是由于崇祯帝的这种有意无意的疏忽,使得后来的南明为了继承人的问题而争执不休,最终,将仅存的半壁河山拱手让给了满人。说起来,这还不如几百年前的南宋。试想,若是当时崇祯帝在与李闯的军队拼死一战之前,及时将太子送到南京,那么,即使崇祯帝死了,那明朝也不算真正灭亡。

  因为,南京作为明朝的留都,有着一套跟北京一样的官僚体系,太子在此地无需花费多少时间,便可重新组建一个新的领导班子。然后,借着为父报仇的名义,痛定思痛,整合天下兵马,自可在长江以南站住脚跟。若是假以时日,南明再出现一个光武帝一类的人物,那么,收复失地亦不在话下。

  历史曾经有过类似于明末时候的混乱局面,那就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发生时,唐玄宗把天下大事交给太子李亨后,自己就到蜀地避难去了。而李亨则带着一帮文臣武将到了灵武地区,并将此地作为大本营,经营天下。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唐室一干忠臣勇将的努力下,战局趋于稳定。

  这期间,太子便在一些人的怂恿之下,在灵武继承了皇帝之位,并将自己的父亲唐玄宗称为了太上皇。

  安史之乱初起时,官军在贼寇面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节节败退。但是,好在当时的唐肃宗手下有李光弼、郭子仪这样的名将,才使得大唐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慢慢稳定住了局势。

  若干年后,天下稍安,唐玄宗重回到久违的长安,但此地早已物是人非。此时大唐的局面非常尴尬,唐玄宗本人还没死,但是,已经不再是皇帝了。而李亨,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已经积攒了不小的人气,想让他再把皇位还给唐玄宗,哪怕他自己愿意,恐怕他的僚臣也会百般劝阻。

  但是,再怎么说唐玄宗之前也是一代盛世之主,动乱之前那也是风流一时的天子。而如今的他,却无权无势,还要在自个儿子的屋檐下看着他的脸色行事,这未免让其有些心里不平衡,换成是谁也受不了。于是,他在长安城没几年就抑郁的离世了。

  几百年后的崇祯帝,应该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可能正是因为害怕儿子到了南京以后,效仿之前的李亨,在南京称孤道寡,把自己变成第二个唐玄宗。

  所以,崇祯帝始终不同意大臣们把太子送到南京的建议。

  不过,虽然崇祯帝一直不允太子去南京,但是,他本人却一直有去南京的想法。

  当然,自己作为一国之君,这种临阵逃脱的事情则是不能由自己主动提出的。按照官场的规矩,这种事情应该由大臣们上奏建议,然后,皇上假装哀叹一番后,勉强同意。

  之前,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崇祯帝派人跟关外的满人议和。本来事情说的好好的,不想,后来崇祯帝中途变卦,改变了议和的国策,还将那个帮他做这件事的大臣给杀了。基于这样的先例,大臣们虽然有弃守北京往南迁移的想法,但是,谁也不敢提,都怕将来崇祯帝转脸不认账,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这样一来,崇祯帝自然是很不高兴的。那么,按照人之常情,此时若有人再提议让太子先南迁,那他出于赌气的原因,也是万万不会同意的。由此看来,虽然,崇祯帝在许多人的眼里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但是,在我看来他却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因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在做决策的时候,是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的。而崇祯帝不管是之前的议和还是后来的南迁,他都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做出了不利于国家的决策,最终,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这一点则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参考

崇祯太子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望日后光复大明。李自成次日进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太子朱慈炯从此下落不明。假太子事件清顺治、康熙年间自称为崇祯太子的人不断出现。号召人民起兵抗清的事在各地也很多,多是百姓因为不满清朝的统治,借太子的名义抗...

明朝最短命的皇帝,朱常洛为何登基1个月就死了

...朝有“立嫡立长”的规矩,身为皇长子的朱常洛就当上了太子,但是他的父亲却对他十分不满,曾多次想将他废位,改立朱常洵为太子。所幸,朝堂上的官员都不同意皇帝的想法,这才保住了他太子的身份。  在他39岁那年,...

明朝16位皇帝为何却有十九座皇陵

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到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于景山自缢,明朝历经十六位皇帝,享国276年。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朝代,它先后有16位皇帝,但明朝却有19座帝王陵寝,另外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

明朝16位皇帝为何却有十九座皇陵

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到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于景山自缢,明朝历经十六位皇帝,享国276年。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朝代,它先后有16位皇帝,但明朝却有19座帝王陵寝,另外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

明朝16位皇帝为何却有十九座皇陵

自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到1644年崇祯帝朱由检于景山自缢,明朝历经十六位皇帝,享国276年。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朝代,它先后有16位皇帝,但明朝却有19座帝王陵寝,另外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

“朱三太子”真的早饭过吗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朱三太子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7个儿子,第二子,第六子和最小的儿子死得早,只剩下四个,所以兄弟排行发生变化,五儿子朱慈焕成为老三(和老四同岁),所以...

此太监威逼太后嫁给自己,皇帝为何不杀他

  此太监威逼太后嫁给自己,崇祯帝为何不杀他?接下来奇妙奇闻小编为您讲解。  对陈德润,崇祯的知道的。他本是魏忠贤的得力“马仔”,为人精明能干。在崇祯处死魏忠贤后,便让他当了总管。可没想到他比魏忠贤还...

揭秘:为何崇祯铲除魏忠贤后又秘密安葬

崇祯皇帝即位后,立即着手铲除魏忠贤,并在魏忠贤死后,将他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的行为,赢得了当时人们的称颂。然而,崇祯十七年三月,北京城被农民军围困,崇祯在自杀殉国前做了一件让人意外的事,秘密收葬魏...

崇祯通宝值多少钱

...通宝,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铸作优异。但三年后,改为南京钱重一钱,南京钱重八分,从以后,钱制先趋于重大,崇祯通宝以小平钱为主,有当二,当五,当十大钱。崇祯小平钱皆为顺读,分为背无文字和背有文字两大类,但...

崇祯通宝值多少钱

...通宝,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铸作优异。但三年后,改为南京钱重一钱,南京钱重八分,从以后,钱制先趋于重大,崇祯通宝以小平钱为主,有当二,当五,当十大钱。崇祯小平钱皆为顺读,分为背无文字和背有文字两大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