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我对儒释道辩证法的论述——对新时代儒释道理论的研究—经世致用)

Posted

篇首语: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的责任,同时也是简单的责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我对儒释道辩证法的论述——对新时代儒释道理论的研究—经世致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我对儒释道辩证法的论述——对新时代儒释道理论的研究—经世致用)

#头条群星9月榜#

本文为薄楷龙的儒释道学术研究成果论文,作者通过对古代儒释道理论分析,来探讨研究对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有启示与推动作用的新理论成果,只谈儒释道学问不涉及宗教信仰只是学术观点。请勿抄袭与侵权!

前言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真的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落后导致的吗?

  • 随着百年前清政府的国门被西方坚船利炮给打开,东方与西方文化就发生了大交融,而处于当时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各方面不如人的形势下西方的文化与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了话语权上的绝对压制,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单纯西方哲学与东方思想在公平的舞台上碰撞后的结果,而更多的是掺杂了当时各国国力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干扰。

清政府的失败并不能都归咎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头上

  • 清朝国力不如人,自然我们中华文化就没有话语权。世界各国怎么会倾听清政府这个弱国的看法呢?但实际上,清政府的落后真的是中国古代思想理论对西方哲学思想的全面落后而导致的吗?这个我们应该要看清楚。清政府的失败,难道不是当权者腐朽无能、朝廷体制与科技落后为最根本的原因吗?


中国古代思想理论(中国传统哲学)

什么是辩证法?

  • 辩证法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社会上讲的辩证法,包括了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三个要素。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心物一元的哲学观点形成了儒释道辩证法!

  • 我认为真正的辩证法思维应该是一种中道性思维,它是理智与直觉的统一,而单纯的理性辩证法和单纯的直觉辩证法都存在思维上的局限。唯有理智与直觉的统一化思维,才是有效的、真实的“理性思维”!我以为儒释道辩证法,从本质而言,总体来讲,都立足于“心物一元”的哲学观点,殊途同归。何为心物一元?佛学说:心能了知物,心是能知,物是所知,能所相关,处于一元,不可强分为二元或多元。心物一元说打破了唯物与唯心主义对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争辩。

儒释道的世界观强调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统一性,整体性

  • 儒释道学说肯定精神现象,但同样不否定物质现象,儒释道学说打破了唯物与唯心之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而强调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的统一性,整体性,并没有将二者进行对立。这也体现了一种儒释道哲学的和谐观。很多人认为佛学否定物质现象,是因为他讲世界都是“空”的。实则佛学所讲的“空”并不是我们通常讲的“假或无”,而是说物质从生到灭,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都是空的。物理、物质的本身到最后是空的,这个空性是不生不灭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而“空”反倒是一切“有”的基础。

目前科学研究发现夸克是基本粒子,夸克往下就成为了空间

  • 现代科学也已经证实这一点,人类对粒子结构的研究:原子之下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再下面就是夸克。夸克是基本粒子。夸克在弦理论里面是最小的物质单元,夸克也是一种弦的振动模式。从夸克再往下分,目前还不知道有没有,一般认为就是一节一节的振动的空间物质。从某种意义上看,空间可以与能量"划等号"。但是,对于能量的终极本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然而物质的最初形态居然成为了“空”,与佛学的世界观一致!

如何才能形成真实有效的“理性思维”?

  • 我以为:人类认识世界只有实现理智与直觉的统一,逻辑与灵感的统一,矛盾与和谐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才能形成真实有效的“理性思维”,具有超越性的能力!

第一,“儒释道”辩证法是“和谐辩证法”


儒释道辩证法不只讲矛盾对立,更强调在对立前提下的和谐统一!

  • 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强调对立前提下的和谐统一,同时具有显著的直觉体悟性。

一、儒释道中和谐辩证法的体现

  • 辩证法如果过度强调矛盾对立,必然会出现社会矛盾激化与国内斗争消耗的局面,因此,辩证法在重视矛盾对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其统一、和谐的一面;而儒家“和而不同”“境界论”则强调和谐的整体,及在整体之下广大的包容。佛学则用两个字讲和谐,即放下;用一个字讲和谐,即。”放下即无我,此刻和气顿生,即生万法,和生万物。道家劝人“为而不争,知足常乐”是教人和谐,《道德经》有“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云笈七笺》卷八十九称“故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都是在强调人类社会的和谐。

二、儒释道的和谐辩证法与西方哲学的矛盾辩证法是侧重点不同的两种描述

  • 儒释道辩证法首先强调的是和谐的整体,在此前提下,再来谈差异、包容。儒释道的和谐辩证法与西方哲学的矛盾辩证法是侧重点不同的两种描述,而西方和中国的哲学传统不是完全互不相干,儒家的和谐辩证法也不一定是儒家所独有,它也是佛家、道家辩证法的精髓之所在。

第二、儒释道理论强调: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同一。

  • 《周易》认为变化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说:辩证法在主体行为中达到了高度自觉的一致;张载认为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
  • 张载《正蒙大心篇》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他一方面强调了客观辩证法的第一性,另一方面表述了主观辩证法依赖、同一于客观辩证法。
  • 佛学说:心能了知物,心是能知,物是所知,能所相关。这里也是在讲事物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 王夫之认为“所固以发能、能必副其所”,也正是道出了这层意思。
  • 因此,儒释道强调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与同一。

第三、儒释道理论是古代唯物与唯心理论的融会贯通。

“见闻之知”只能得到一般的学问,先验的“德性之知”才能掌握“道”。

  • 张载《正蒙·大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又谓:“闻见之善者,谓之学则可,谓之道则不可。”《经学理窟》认为“见闻之知”只能得到一般的学问,先验的“德性之知”才能掌握“道”。程、朱等人承袭张载之说,轻视“见闻之知”。二程重申:“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不假闻见”(《二程粹言》卷二),并进一宣称: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朱熹说:“若只穷天下万物之理,不务切己,即是《遗书》所谓游骑无所归矣。

德性之知=智慧,见闻之知=知识?

  • 在此重申我以前文章提出的观点:古人所说的“德性之知”,是我以前文章提到的“智慧”,是一种认知能力。而智慧与认知能力的获得更依赖内求与内修。古人所说的“见闻之知”,是我以前文章所提到的“知识”一个人学得知识再多,不代表你有智慧,因为是古今中外思想家的认知能力形成了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普通人学习了这些知识,不代表你具备了这些思想家们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知识学得再多,不代表你的认知能力就提升了,如果现代人只注重知识的堆砌,却不内求智慧,反而会阻碍其形成自己的认知。

通过智慧与知识之辩,思考如果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古圣先贤来到现代,会发生什么事情?(我的科幻畅想)

  • 只懂现代知识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去,也并不会多么了不起,因为他只有“知识”,却没有独立自由之精神思想没有自己的创造力,这样的人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无法立足于权力核心的。毕竟知识是有限的,但智慧却是无穷的。换言之,古圣先贤如果来到现代,也是在现代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思想家只不过他们会凭借自己的智慧(认知能力),重新根据现代社会的情况,提出各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解决新时代问题的新方案!

第四,儒家思想强调辩证法的应用性

——经世致用思想

  • 中国古代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就是强调儒学辩证法的实用性!

一、经世致用精神大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代

  • “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积极鼓吹各自的治国理政思想。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乃是中国经世思想启蒙并走向繁荣的第一个重要阶段。而诸子之中,最具经世精神的代表性人物首推孔子。孔子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对于中华文明的走向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后世很多的经世致用和治国理政思想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孔子那里找到源头。

二、中国经世致用精神自古就有,但名词是由明清时代思想家提出的!

  • “经世致用这一名词”是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经世致用”思想是传统儒学的核心思想。经世致用精神中国自古就有,而春秋时期,是经世致用精神大繁荣的一个阶段。不过经世致用这一名词最早是由明清之际学者提出来的!

三、经世致用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信仰体系与文化认知

  • 一方面,经世致用思想既关注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道”的层面;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制度建设、方针政策等具体的治理之“术”的层面。经世致用思想中所蕴含的重实用、重实践的理念,家国天下情怀和入世担当的精神,即便是在今天依然难能可贵,具有高度的现实指导意义。
  • 这样一种实用理性精神,不仅在儒家那里十分明显,在老子哲学、兵家、法家哲学中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四、中国古代真像西方人说的那样没有哲学吗?

  • 中国的哲学并不是像西方哲学那样由名词概念堆砌而成的空中楼阁,而西方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哲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西方人是在以西方的价值观来衡量与定义哲学,因此就出现了认知偏差与局限。

五、绝不能用西方这一把尺子去衡量整个人类文明!

  • 中国古代的哲学,多是以语录、具体实施方案来体现的。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谁规定哲学就必须要以西方那种概述论证的形式出现?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有其各具特色的道路与文化,绝不能用西方这一把尺子去衡量整个人类文明!

 第五,中国哲学都强调对立统一

  • 中国哲学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抑或先秦的兵家、名家,后世的佛家,等等,都强调对立双方的统一。儒释道辩证法不只讲矛盾对立,更强调在对立前提下的和谐统一,同时具有显著的直觉体悟性!



儒家思想中的辩证法


儒家“君子小人之辩”是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的关系

  • 儒家文化中,是有周易思想在内的,也就是充满了阴阳辩证法思想的。比如,孔子的学问建立在“天地人”三才结构中,设立了两种人格,即“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就是一对矛盾,这两种相反的人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种人格都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然后他又设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大同世界”

儒家“中庸之道”中的辩证智慧!


一、儒家辩证法之中道辩证法

程子解释得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中庸之道”不是折中主义,而是一种辩证的智慧。从思想方式来说,中庸之道即反对偏执、片面,主张诸要素(特别是主要因素)的兼济、统一与平衡,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河南、河北人常说的“中”,比如说:“中不中?”——“中!”,亦即对的、好的、可行的意思。因此中庸之道就是教人们做对的事,行可行之道。并不是现代人说的那种走中间路线,谁也不得罪的“乡愿”
  • 《中庸》中关于“中”“中道”、“中庸”、“中和”、“中行”等等概念。子思围绕“中”建立的哲学被称为‘中本论’哲学。“中本论”思想始于孔子

二、“中庸”的表现形式

1、在思想方法上,孔子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偏执。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说:不要主观臆测,凭空想象;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己见,顽固不化;不要自以为是,执着自我。

2、孔子思想,不走极端也不走中间路线!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 子张处事有点过分,子夏处事有些赶不上。不偏不倚乃日用常行之理,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阳货》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四处讨好、迎合所有的人,那是滑头主义“乡愿”

三、“中庸”的方法论内涵

1、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 在一般方法论上,孔子主张“中庸”,并将其称之为最高的德。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
  • “中庸”又是普遍的方法论“中”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则有三义:一是“平常”;二是“不易”;三是“用”。

2、中庸并不是教条主义,而是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的!

孔子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 中庸》)

  • “时中”随时符合标准,那标准其实也是与时迁移的如果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礼”是标准与原则的话,“时中”的要求是指与时偕行,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立于礼”,符合礼,不是机械地拘执僵死的教条、规范。

3、中道辩证法中的方法论

  • 孔子有“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的方法,即不断地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叩问,去提出、启发、思考问题,乃至达到穷尽的地步。他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即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动态统一平衡的契机,并用之于民。
    • 中庸的方法论包含有灵活处置、动态协调、辩证综合的意义,而要正确把握中庸的意义也应把握圣人之心,懂得随时而变,随物赋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辩证思维的方法,否则中庸就会变得机械与教条,或者导致圆滑的处事态度。然而,准确把握中庸之道是很困难的而后人容易把它理解成处事圆滑,走中间路线的滑头做法。这也是现代人对这一思想误解误用的原因。

4、儒家十六字心传,最早的儒家辩证法!

  • 儒家推崇的圣王,大舜对大禹说了这样一句话:《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成了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其中蕴含着深刻、深奥的辩证法思维!

四、儒家辩证法中的通权达变思想

素书有言:“有正、有变、有权、有经。方其正,有所不能行,则变而归之于正也;方其经,有所不能行,则权而归之于经也。”

  • 有正常的法则,也有变通的法则;有灵活多变的权宜之计,也有至当不移的常规之理。当事情用正常的法则不能解决时,就用变通的法则把它引到正常的法则所达到的至善处境中去;当事情用常规之理不能解决时,就用权宜之计把它引到常规之理所达到的至善轨道上来。

张良

  • 孔子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随时制节的思想,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经)与灵活性(权)的统一。

儒家的和谐辩证法

一、儒家的辩证法太注重“和”,在特定年代并不吃香。

  • 朱熹、方以智、王夫之所提出的一分为二与合而为一命题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侧面的表述《内经》阳盛为阴,阴盛为阳的命题阐明了典型否定之否定规律王夫之积成久大和化渐为著揭示了量变与质变或渐变与突变的关系。
  • 王夫之强调:变化日新、物极必反发展、运动、转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提出了物质不灭和能量转化的见解,论证了对立统一规律

二、为何儒家在特定年代不吃香?

  • 特定的年代儒家“和”的方法论、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学理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受到了猛烈地批判,认为它是跟辩证法截然相反的一种反辩证法思维方法,唯一的理由就是它过分强调“和”。

三、殊不知,和合、和谐正是辩证逻辑推理的必然结论。

  • 如从价值层面上来看,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免不了有对立和争斗,免不了革命和战争,但只要有对立和争斗、有革命和战争,就永远抛弃不了“和”的价值和结果。

儒家思想发展的路向

从孔子的整个思想架构上看,他的文化思想也是不离辩证法思想的。就整个儒家文化来看,走的阳刚的路子,注重积极入世。当然,儒学辩证法在其发展过程中分化为两个路向,一派是思辨的路向,一派是经验主义的路向。


佛家的辩证法:


佛学里面是否有辩证法?

  • 关于佛学的辩证法,有几个纲要。第一个,心身关系;第二个,色空关系;第三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如此等等,它都是辩证法。

一、佛学:心身关系、心物一元理论。

  • 佛学心物一元理论:首先,佛教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最初的起始物,世间万物是无始无终的。你认为此物是最初,却不知还有最初之最初。既无始无终,循环变化不住,说心(意识)是最初,或者说物(物质)是最初,都变成了戏论、妄语

  • 佛教所说的“一元”,并不是指时间上的最初,而是指一切事物内在的根本无论是物质性的色法,还是意识性的心法,其内在的根本只是一个,所以也称为“一元”此根本体非心非物,却又即心即物,心与物皆是此根本体所显现的迹象,故有本迹之分、隐显之说。此“一元”即是真如真如与心物同在,无迹不能彰本,无本不能显迹

佛学教人善于观照自己的念头,以此修身养性。

  • 《金刚经》反复要求修行者“善护念”守护好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不使其杂沓纷零,不使其旁逸斜出 。《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关键是“住”和“心”二字,住,对色声香味触法有所住,引发的相续心;心,于相离相,是名为相,于空离空,是名为空,此心又可以起般若妙用,体用不二。唯有实证住无所住,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法。

为何古代周易学(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可以预测到几千年以后还未发生的事情?

  •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这是唐代李通玄注疏《华严经》的一句名偈。佛学的宇宙观中的时空观是一个超越性的存在,过去、现在、未来同处于一念,也可以说同时存在,一同变化的。,因此古代周易预测学(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为何可以预测到几千年以后还未发生的事情?

  • 我的理解是没有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观念是人类的一种感受,也是人类现实记忆的错觉,在某种意义上是假象,爱因斯坦也说过类似的话,而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应该是同时存在的,也是一同发生改变(变化)的。《金刚经》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二、佛学:色空关系。

缘起性空

1、佛学中的“空”观

  •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说“色即是空”?比如,电视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色)。但电视又是什么?不过是一堆材料的组合。离开组成电视的各种元素,还有没有电视呢?其实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客观上根本没有不依赖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事物。
  • “有”和“空”其实是不对立的。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空”反倒是一切“有”的基础。这些“存在”,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当体即空”《金刚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 重点是:佛只告诉你不是相,并没有告诉你空!道理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无所住

2、佛学中的“因缘观”

宋高僧传曰:‘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

  •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 佛学认为:世间一切事物、情感,不过是因缘和合而生,有生就有死,有存就有灭,没有什么永生不亡的东西;虚妄并不是说它不存在只是不能永住世间因缘尽了也就散了;如果能了解存在和消亡的根本在于因缘认识到有存在就有消亡,存在的过程就是消亡的过程,消亡的过程可以产生新的存在,存在就是消亡,消亡就是存在从而以平淡的心境看待进退得失,以淡然的态度对待贪欲执着,那么就可以摆脱烦恼,见到心中的如来了而佛学当中的因缘观是一种超越性的辩证法思想。

三、佛学: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 佛学的世界观和西方哲学的世界观有一个根本区别:西方哲学认为有一个不以人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完全一样的。佛学则认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统一的,依报(众生的生活环境)、正报(众生的心识)不二,依报随着正报转,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只要心变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心恶则环境就会恶,心善则环境就会好。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一样的呢?这是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的共业感召的原因。其实,这个世界在不同人眼中,还是会有微小的差别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人看到某个姑娘很漂亮,但其他人却不这样认为。在公虎眼里最漂亮的一定是母虎,而不是美女。在屎壳郎眼里,牛粪一定比牛肉更美味。这就是不共业的原因。

佛学是研究精神世界的学说,创造的是精神财富;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学说,创造的是物质财富。


禅宗中的辩证法

佛教中国化

  • 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依传说菩提达摩为中国禅宗创始人,被尊为初祖,其后几代的传承者依次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等。

六祖坛经

  • 禅宗传到六祖慧能,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的努力,受到自藩镇以至王室的重视,作为禅宗代表经典的《六祖坛经》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

禅宗中与现代辩证法相通之处!

  • 惠能又谓: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六祖坛经三十六对

  • 盖谓凡运用三十六对之际无论出入,均应即离两边,以免使人滞言执义。又所谓中道义,即超越相对之意,即指自性,此乃六祖惠能思想体系中之绝对真理。

禅宗辩证法理论

  • 此三十六对均属两边性之边义,且通贯一切经法教义;盖凡为经教,其本身并非中道,而全属“因机制宜”“边义权说”然不立边,则无由见中,故知欲显中道,必由边义,此即动用三十六对之作用,犹如学问具有扶持世人之功夫与效果。

被错误认识的佛学世界观:

  • 现代人们一提到佛学,立刻就会归为宗教,把其所有思想归为“唯心主义”思想,这其实并不准确,是对佛学理论不了解导致的,佛学中既讲“唯物”,也讲“唯心”。它讲:体相用讲相的时候它叫物质,讲体的时候是空性,讲用的时候其实就是辩证,所以说它是非常圆满的。佛学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它只是说物质空无自性,物质世界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因此物质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永恒的。但是它不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这些“存在”,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当体即空”。

佛学辩证法中的发展联系观

  •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佛学中有“诸行无常”之说,即万物都不是常住的,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形态,都是会变去的。动极必止,静极生动,动静之间相互转化。套用《金刚经》的话来讲,即:是动静,非动静,是名动静变,乃宇宙永恒不变的规律。此变,在佛学中称为无常。
  • 辩证法中有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而佛教说人与人之间因缘无处不在,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和其他人有既定的因缘的,甚至这个地球就是人类的业力共同感召出来的,这就是联系

佛学逻辑代表成果是因明学。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于词项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的研究、思维结构的研究与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检验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标准。

  • 众所周知,印度佛学传到中国来的逻辑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因明学,而因明学所阐明的实为一种形式逻辑。
  • 应该说,佛教逻辑中已经包含着一些辩证思维的因素,但佛学辩证法主要生长和发育在中国,宋明新儒学的辩证法内在地包容了儒释道三家辩证学说的精髓,其中有华严宗的共相和殊相的辩证法、道家关于矛盾及其转化的辩证法以及儒家的正反合的思想等等。

佛学中的辩证法到底有何超越性?

  • 有的人对佛学一知半解,一听到佛学讲“空”,讲意识,就认为是唯心的。正因为佛学里面高深的辩证法,有些经文的观点仿佛是相冲突、相矛盾的。因此,有人就拿出其中断章取义的观点来对其妄加论断!而正由于佛学在不同经典之中存在矛盾转化与对立统一的关系,才更能体现出佛学辩证法的博大精深。而佛学辩证法的唯一性的原创贡献,则是有“空”,“中道不二”等更具超越性的辩证法理论。佛学辩证法对人类理论的贡献是善于运用“非”来破除人的思维定式与非有即无的执着, 例如:《金刚经》中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里一个是破除人们对“佛法”文字义的执着,也是通过破除语言文字固有含义对人类思维的阻碍让人“悟”得不可言说的真理!


儒释道讨论语言文字的弊端!

比起语言逻辑,中国人为何更重视意境体悟?

儒家

  • 儒家“观物取象”之意。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综其要点有二:一是认为书(文字)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而象可以尽意;二是暗示了形象思维——“象”式思维优于概念思维;实际上确立了中国传统审美“以象明意”,偏重“意象”的思路。后经王弼、刘勰等人的发挥,至唐代,“意象”一词实际上已成审美活动之本体性范畴。到明清时,则更有完备之发展,而其中对“意”之发挥也达到了纷繁奇曲的程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追求意境的体悟遍布在思想、书法、绘画、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

佛家

  • 佛家将名称称为“假名安立”,并非实实在在的,《金刚经》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释迦摩尼佛说,如来无所说,是什么意思?我以为释迦摩尼,一切说法,皆是因材施教,因机施教 ,随缘教化。而法无定法,要学会体悟,不能执着于简单的语言文字。实际上也是不让我们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虽然如此,佛学经典虽无所说,亦无所不说,如若后世狂人,流于狂禅,妄言经教无用亦是错误的一种知见!
  • 禅宗就有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追求意境与妙悟的境界论:顿悟!

道家

  • 道家也有这种说法,如:《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语言文字只不过是人类交流过程中表达思想与感受的介质与符号,但是这些语言文字,又不能真正的把人的思想、感受、意境表达全面与准确。因此就有了庄子《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因此庄周《庄子 外物》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儒释道讨论文字语言的不可靠性!儒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道家:得意忘言;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西方哲学家:

语言文字无法真正表述出人类感觉意识上的东西

  • 英国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有如此看法,维特根斯坦说凡是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此处说明,语言文字难以表述出人类意识上的东西,正如人类的感觉、体验、意识与想法无法用语言文字的形式真正还原一样!

“言不尽意,韵外之致”的观点

对文学与诗歌的影响

  • 这种观点对魏晋以后的文学和诗歌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唐代钟嵘《诗品序》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梅尧臣语:“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都是这一观点的延伸和阐释。它要求诗文不仅要用语言描写内容,而且要善于通过语言的暗示、象征作用,以形写神,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真实自然地把那些无法用语言描写的内容体现出来,追求一种深远的“意味”或“意旨”,有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量子科学的发展会让人类重新审视儒释道学说

科学的进步会重新点燃古代儒释道理论的火炬!

  • 体悟与意境涉及到精神层面的现象,在重视器物科学的近现代社会,必然会受到排挤与冷遇。但是如果科学能更进一步发展,进入更高维度时空的研究(量子科学就是人类认识高维度时空的一个突破口),此时,中国儒释道思想,中医里的气脉,穴位,五运六气之说才会得到验证,会重新光芒四射起来!

儒释道思想对世界哲学有独创性贡献

  • 以上是西方哲学中所没有的东西,也是中国儒释道文化对人类文明独创性的贡献对世界哲学独创性的贡献但由于其太过高深,其中既有科学思想又有超意识的体用观,因此难以被一般人接受!
  • 《周易.系辞上》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只不过很少有人能真正懂“儒释道辩证法”而已。

道家思想中的辩证法


道家思想中的辩证法

  • 道家思想中是充满了辩证法的。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都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话语,互解。

道家辩证法的世界观

  • 《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 老子曰:山致其高而云雨起焉,水致其深而蛟龙生焉,君子致其道而德泽流焉。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隐行者必有昭名,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文子·上德》节选。清·褚人获《隋唐演义》六八:“凡人好行善事,而人不之知,则为阴德;或一时一念感发,或真心诚意之流行,无待勉强,不事矫饰,盖有不期然而然者,语云:‘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 道家运用“善恶有报”,“行善不留名为阴德”价值观来维系社会道德,而这种价值观中也蕴含着一定的辩证思维这一理念值得我们现代社会深思。

《老子》蕴含丰富的朴素辨证法思想有哪些?

  • 道家文化,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例子,里面的辩证思想是最明显的。《老子》蕴含丰富的朴素辨证法思想,系统揭示了事物互相对立、依存、转化和往复的关系。
  • 概括下老子常用的词组就很容易看出来了。如:有无、虚实、强弱、刚柔、雌雄、祸福、善恶、美丑、长短、高下、前后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他体察到事物的矛盾会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是事物运动的规律。

事物的对立关系

  • 在《道德经》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时,是因为感受到了恶的存在;都知道善之为善时,是因为体会到了什么是不善因此一切的价值标准,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如果全天下都是圣人,那圣人就是普通人,而正因为有了普通人的存在,才突出了圣人的不寻常与难得。因此圣贤英雄的突出,是由于有了差异与对比才愈加明显的。这里有两个相互对立或者矛盾的观念。

事物依存的关系

  • 《道德经》的语句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一段讲的是相对立的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张三很有能力,是某个地区的精英人才,但是如果把他放在全国来看的话,他的能力可能就看起来稀松平常了这是辩证思维的一个特征。

两种对立和矛盾的观念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中

道家辩证法教我们 多角度看问题

《秋水》篇特别提出了“以道观之”“以物观之”等五种观法的不同。

《秋水》见《庄子·外篇》:“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豪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莫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 《庄子·外篇》《秋水》:以道观之,以物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就是在教我们多角度看问题。
  • 儒释道教我们多角度看问题。所谓“多”指的是全方位、多立场,多视角。它教我们不要片面,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多个角度看问题的结果就是每一个角度、每一个方面都有它的优缺点,都不是完美的。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总是打不开,为什么我们的思维总是教条的?就是因为我们不懂得从多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易经是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术顶峰

  • 我们常常说一件事很复杂很麻烦,喜欢用“错综复杂”来形容。“错综复杂”这个词语其实也出自于易经这里的“错”是指错卦,“综”是指综卦,“复杂”是指互卦。

错卦:错卦就是用完全相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立场相同,目标不同是为“错”

  • 我们看待和分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往往会从相反的方向去考虑问题:如果我不这么做会怎么样?这个思考问题的方法便和错卦类似。错卦就是用完全相反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事物。

综卦:西方的换位思考都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西方的思维太简单了。

从不同立场看事物是为“综”

  • 那么,什么又是综卦呢?综卦就是把一个卦的上下完全颠倒过来后得到的卦。综卦讲的是我们用不同的立场去看待同一件事情。

互卦:互卦表示的是一件事物内部的发展过程。

事物内部的交杂关系是为“互”

  • 我们知道,每件事情的发展,都是蕴含了内部的道理的,任何一个结果都不是凭空达到的,是量变再到质变的过程。互卦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顺利,也可以说是一个对事物发展的分析报告。其中加入了“天人合一”的超越性的理论,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

用差别的眼光看待事物

  • 两种对立和矛盾的观念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中。在《庄子·秋水》篇中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用差别的眼光来看:顺着事物大的方向去观察,事物没有不大的,顺着事物小的方向观察,事物没有不小的。事物的大小、高低、美丑、善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可能是存在于一个事物内的就像一个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

庄子

事物转化的关系

  • 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互相转化的,要顺应它的客观规律性,要相对看待。这种思想的本质就体现了周易中“阴阳辩证”思想。

事物“周而复始”(往复)的关系

  • 《道德经》中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事物尽在往复变化之中。由此推出一条法则,物极必反,剥极必复。

伏羲

儒释道辩证法讲究“海纳百川”

中华文化讲究海纳百川的大融合黄帝在他的著作《金人铭》中说,“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就是说,江河之所以称为百川之王,就是因为它位置很低,能容纳百川。这反映出中华民族早在黄帝时期,就推崇江海容纳百川的精神。老子继承了黄帝《金人铭》中海纳百川的思想。他在《道德经》中讲:上善若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 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儒释道



总结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崇尚辩证法的文明: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复兴,是植根于他的文化基因的!

  • 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周易、儒家、道家、佛家、禅宗都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中国文化从来就是辩证的文化是实践出真知的文化,绝不是外国人说的腐朽文化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面,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就具备着丰富且深刻的辩证思维,所以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极为聪明的一个民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通常只有两种:对与错。但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从来都至少是三种,甚至有三种以上的思维方式。而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复兴是基于他的文化基因的,是基于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处事方式的。

儒释道不是宗教,更不是迷信,研究不同的系统需要不同的方法论:

  • 儒释道学问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宗教,更不是迷信!请不要盲目的只用“现代科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儒释道学说!即使在自然科学内部,研究不同的对象,也会用不同的方法。物理学是最典型的数理逻辑加实验的方法,这一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化学最多的方法是实验数理逻辑很难把化学统一成一个整体。而生物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的最主要的方法却是观察,实验用的就较少了而在政治、经济、艺术和历史等方面,自然科学所提供的方法几乎完全不管用。文学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还是灵感或是直觉。

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资本家剥削与侵略的工具

  •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后,就有为资本家服务的反动学者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美化剥削和侵略的学说,在殖民主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毫无道德底线可言,上亿的黑人贸易,两次世界大战上亿人在战争中死亡,这种盲目泛化科学主义的做法,把生命物化,把人类动物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因此某些阶段性科学理论并不是都适用于社会学,并不都适应人类社会的!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不同的研究方法,绝不可形成“学科霸权主义”!

  • 既然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用于解决社会问题都是极端错误的。那么,同样的原因,科学的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人类的精神领域科学的原理不能解释所有精神现象,也是正常的。而把一些科学理论盲目地套用于人类社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一定是进步,更有可能是灾难!因此文科与理科之间,确实应该有相应的界限,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精神与物质应该有各自独立的话语权,不允许以自己领域的观点强加于人家学问之中,学术与领域之间只能求同存异,相互讨论分析,各展所长,绝不可形成“学科霸权主义”!同样不能把阶段性科学泛化到人类的一切领域,形成科学主义霸权!

警惕把辩证思维当作诡辩的工具,陷入“相对主义”陷阱

  • 总之,辩证思维是一种解释力非常强大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也需要警惕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这容易把辩证思维当成一种诡辩的工具,甚至合理化现状,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做法!
  • 而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排斥矛盾,追求一致性,但辩证思维兼容矛盾,并且认为矛盾正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动力;逻辑思维是静态思维,更注重逻辑形式本身;而辩证思维是动态思维,更注重现实本身。

辩证法作为“术”,应该由正确的价值方向来引导

  • 辩证法作为“术”的体现,应该要有相应的“道”来引导。因此以道御术,方可在正确的方向上,行稳致远。因此何为道呢?实际上“道”浅近来讲就是正确的价值观与方向深层来讲就是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法则《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说的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才是人类辩证法的祖师爷,也是真正把辩证法玩到最高境界的民族!因此,中华民族也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民族。而我们现代人应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辩证法”,重新研究广博精微的“儒释道辩证法”打开富丽堂皇的中华文明宝库从中找到智慧力量与精神源泉,找到解决人类21世纪重大问题与挑战的智慧力量与理论依托,继往开来为21世纪人类思想理论的创新,贡献新的伟大成果!


相关参考

教有法而无定法(特级教师邱学华的29句教学语录 读书摘录)

1.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如果学生不愿意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数学教师的本事,就看你能否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2.小学生学习数学两件宝:一...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潜心教学设计,构建优质课堂》-授课模式及方法)

...学、问题教学、翻转课堂教学、PBL/CPC等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那怎么选择呢?第一,教学模式的选择。首先是教师自身对于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潜心教学设计,构建优质课堂》-授课模式及方法)

...学、问题教学、翻转课堂教学、PBL/CPC等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那怎么选择呢?第一,教学模式的选择。首先是教师自身对于

托真空管管托(惩治高空抛物坠物 头顶安全有法守护)

漫画/高岳高空抛物坠物是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严重威胁着群众“头顶上的安全”。近年来,民法典、刑法修正案相继对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作出规定,为司法机关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行动...

手腕枕(独孤舟笔记 之 书法执笔法 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常务校长推荐阅读)

...养成良好而科学的执笔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执笔无定法执笔跟选老婆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大书法家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绝对

炭黑与碳黑有什么不同(气相法白炭黑好,还是沉淀法白炭黑好?原来区别这么大)

白炭黑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状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法白炭黑、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白炭黑按生产方法大体分为沉淀法白炭黑和气相法白炭黑(学名...

炭黑与碳黑有什么不同(气相法白炭黑好,还是沉淀法白炭黑好?原来区别这么大)

白炭黑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状硅酸和硅酸盐产品的总称,主要是指沉淀二氧化硅、气相法白炭黑、超细二氧化硅凝胶和气凝胶,也包括粉末状合成硅酸铝和硅酸钙等。白炭黑按生产方法大体分为沉淀法白炭黑和气相法白炭黑(学名...

沉淀法(沉淀法二氧化硅:用作牙膏摩擦剂)

...很多高档的带疗效的牙膏,都会用二氧化硅作为磨擦剂。无定形二氧化硅可依据其制备原理的不同分为气相法二氧化硅和液相法二氧化硅。前者在牙膏配方中的应用极少,而后者又可根

改革的根本目的(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的辩证法)

【光明论坛·“十个明确”系列谈⑤】作者:林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有机的思想整体中,“明确全面...

柔顺含弘的意思

...本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易经》简介  《易经》人们称之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其中包括了《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