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孩善良(世界越险恶,越要教孩子善良)

Posted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教小孩善良(世界越险恶,越要教孩子善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小孩善良(世界越险恶,越要教孩子善良)

文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昨天,浙江温州有一个家长因为孩子和同学发生口角时被打伤,心生怨气,持刀到学校杀害该同学。

这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在上海的小学生被砍事件,这次案情细节未明,我们无意评说,但为人父母,面对这些不断发生的恶性事件,我们一边想着要怎样和孩子解释,一边却不得不思考:为了让孩子茁壮成长,我们应不应该继续教孩子善良?

我觉得,世界越险恶,越要教孩子善良。从江苏常熟员工宿舍纵火事件,到深圳西乡沃尔玛砍人事件,再到江歌案,以及杭州保姆纵火案……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欠孩子一堂善良课。不是说我们忘了教孩子善良,而是我们需要帮孩子明确,真正的善良,需要边界,需要锋芒,但却不要失去了底线。

告诉孩子也有光照不到的地方

今天的孩子需要知道世界上每天都有喜怒哀乐的事情,并且我们不仅仅是旁观者。再说,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与这些新闻绝缘。与其让孩子自己了解真相,甚至对社会心生恐惧,不如我们做家长的主动出击,主动和孩子聊新闻,让孩子学会思考并保护自己,而不是自我封闭。

那么,该如何把握分寸,才能避免社会新闻的模仿效应,既提醒孩子保护自己,又免让孩子心生过大的恐惧?台湾格瑞思心理谘商所所长莫兹婷老师在接受《亲子天下》采访时,曾建议:

首先,家长不慌,孩子才不怕。不要揣测孩子之前听到什么,只要做好心理准备,从容地关心孩子对事件的了解。比如,“你知道有位大姐姐为了保护自己的好朋友被坏人伤害了吗?”以此破题。

其次,讨论事实,不要传达偏见。惊悚社会事件的爆发往往伴随着丑化、标签、偏见,如“社会藏著很多杀人魔”,这些以偏概全的想法,会让低年级孩子对世界产生错误判断,对人感到不安与不信任。更好的做法,是指对孩子传递客观事实。

唯有主动出击,我们才能引导孩子看见阴霾后的阳光,守住孩子心中善良的种子。

善良的前提:不委屈自己

具体如何保护自己,我始终坚信一个大原则——没有边界的善良,基本等于自残。

善良是一颗美好的内心,更是一项需要从小练习的高级的技术。孩子需要知道,有一些时刻,他们不需要那么善良。

英国的乔治小王子就读的Thomas’s Battersea——一所精英学校,把“善良”列为了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他们定义的“善良”,有两个层次,第“尊重他人”——在这里,孩子们甚至不被允许拥有最好的朋友,而必须跟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朋友。第二,“尊重自己。”

(Thomas’s Battersea育人理念)

传统中国文化评价一个人善良,往往是说这个人懂得“隐忍”,但英国人乃至美国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善良的前提是不冒犯别人,也不委屈自己。

所谓“冒犯别人”,就是当面或者背后对一个人的收入、婚姻、家庭、种族、外表等评头论足,这一点,我们也非常重视。

但关于“委屈自己”——明明对某项决策做法有意见却不愿、不敢提出,这是我们极为缺乏的。我们曾分享过一篇文章,名为《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就提醒我们和孩子:所有的善良,一定得让自己快乐,如若不是,就是“伪善”,宁可不要。

牛津词典里有一个词—— assertiveness,Being assertive or assertiveness means “forthright, positive, insistence on the recognition of one’s rights” ,翻译过来,就是坦率、正面、坚持让对方承认自己的权利。

我们姑且称之为“主张力”吧,英美孩子从小就训练这种能力。具体如何做?且看下面这张海报:

第1步:说出来你的感受。比如:“你这么做,让我感到……”

第2步:说出来这种感受的原因。比如:“你这些做,导致我……”

第3步:说出来你要什么。直接告诉对方,不要再这么做了,但也要听听对方怎么说,据此,一起提出来积极的解决方案。

如果前三步走完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就进入第四步——走开!自己的安全第一!

告诉孩子,同时做到了尊重/保护自己、尊重/保护他人,当然很棒。

但如果我们不能兼顾,一定要先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12条法则

哈佛医学院知名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博士在其著作《当良知沉睡》中总结了识别“反社会人格者”、保护自己的12条法则,可以慢慢教孩子练就一双慧眼:

(《当良知沉睡》中文版)

1、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坏到了骨子里,虽然他们可能非常帅气美丽,充满魅力——这是最高法则!

2、听从你的直觉。

3、事不过三。跟一个人建立新关系的时候,拿这个原则检验其价值观、承诺和责任。不要把钱、饭碗、秘密或感情送给一个“事会过三”的人。

4、质疑权威。再说一次,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焦虑,当对方宣称自己可以控制别人、施加暴力,甚至发动战争时,尽快保持距离。

5、提防拍马屁。人人都爱听赞美的话,但赞美和谄媚截然不同,后者很假,而且总是伴随着操纵。

6、重新定义你对尊敬的看法。我们常常把“害怕”误认为是“尊敬”——我们越怕某个人,就越觉得他值得我们尊敬。

7、不要跟对方纠缠不清。不要试图在智力上胜过这些人,这会让你忽略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保护你自己。

8、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跟他们接触或是沟通。辨识谁是反社会人格者很难,就算辨识出来了,跟别人解释这件事情甚至更难。但不管怎么说,你就是得避开这种人。

9、放下妇人之仁。有一种情况是,当对方一再激怒我们、欺骗我们或是暗中伤害我们时,我们还是会习惯性地表现得客气、有礼,但反社会人格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如果你不想控制人,而是想帮助人,那就只要帮那些真的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反社会人格者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你的错,并不是你造成的,因此替他们赎罪或是矫正他们,不是你的使命。你的使命是过好自己的日子。

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是其他理由,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他的真实性格。“请不要说出去”是窃贼、虐待儿童的人以及反社会人格者最爱用的一招,说的人通常不是咬牙切齿,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别被这些话迷惑。

12、保护你的灵魂。别让某个没有良心的人说服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道存在。记住,大多数人都有良心,大多数人都能够去爱别人。

锋芒的背后,也切勿忘了底线

下面与您分享的这个是一个叫Annalee的黑客,她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计算机科学技术,从小就是一个小极客了,但也因为这样,她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异类”,从小在学校受尽了同学们的欺负。

长大后,她以“过来人”的身份写下六大给在学校遭遇霸凌的孩子们的忠告,与这次这次报复性事件相反的是,她并不建议孩子在被欺负后采取报复行为,而是鼓励让孩子能尽早找到解决方法,并建立内在自信心,也请您将这六条忠告当成礼物送给TA,希望对您和孩子都有所启发。

1、走自己的路,不理会别人的羞辱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从未怀疑过自己是学校里最不受欢迎的女生之一。我丝毫没有夸张。几乎每天都有同学叫我的名字,开我的玩笑。他们羞辱我的方式有很多种,我可以有很多回应的办法。

不过我一贯的应对机制就是“进入机器人模式”(android mode)。我会尽最大努力去无视他们,就算他们站在我面前指着我的鼻子嘲笑我时。当然这不是永远都奏效的。后来每当他们向我提问,说话时我都开始给出极其简洁和机械化的答复。

我开始将学校里的这些羞辱当成是自己生活中一个虽然恼人,但是不可避免的部分,所以我要尽量无视它。我也尽量不会让它影响我的情绪——如果你踢到了桌脚,你犯不着跟桌脚置气吧!

2、或许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在笑你,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七年级时,曾经选修过很长时间的音乐剧课,因为我当时暗恋的男生在为学校创作校音乐剧。我在校音乐剧里饰演一个很受欢迎的女生的母亲。在校庆演出那天,我走上台准备说出我的三句台词,结果一上台,礼堂里所有的观众就开始喝倒彩。

但我觉得无所谓。我说完了我的台词,走下台。仔细想想,真正捣乱的还是那几个人而已,大部分人笑的只是这部音乐剧而不是我本人,这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即使台下所有的观众确实都是在嘲笑我,但是又怎么样呢?当事情结束了,它就结束了,大家该干嘛还干嘛。

3、友情至上

真正的朋友是在你被嘲笑时也和你站在一起的人。我在中学时期交了不少好朋友,部分原因是当时我努力让学校里所有的极客都形成一个友好的圈子。一旦当你有了一个真正的朋友时,你就可以在别人嘲笑你的时候开始反击,开对方的玩笑了。你可以把问题抛给他们,让他们出丑。

在少年时期的那种逆境当中,坚固的友情是极其珍贵的。一些人直到成年过后才学会了什么是忠诚和两肋插刀,但这是我在中学交友时就学到的。

4、想象力比痛苦更强大

我被嘲笑的经历是如波浪般接踵而至的。中学时情况很严重,不过比起四五年级时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后来,通过阅读,我开始尝试自己写故事。

直到现在,我对痛苦的忍耐力都很高,因为我从小就学会了在痛苦的时候进入“幻想模式”,通过阅读甚至只是简单地构想一个奇幻故事来关闭对外界痛苦的感知。

幻想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好办法,但是它也教会我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我心中的正义感,如何判断一件事错误与否,它们都来自我早期阅读的书籍。

5、不要轻易相信大众的眼光

当大批大批的热门都像疯了似的推崇一部电影,崇拜一个人,或者赞美某新推出的平板,我的防护意识会立即启动。在小学中学的那些恶霸和同学身上,我早就看到人群有多容易被煽动,意见有多容易被别人引导。同样我也直到,大家都说好的东西也不一定真的好——所有人都嗤之以鼻的东西并不一定毫无价值。

这种观念让我敢于去质疑主流意见,永远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对于那些不流行的东西我们也乐于接受,而你通常都会在这些东西里淘到宝贝。不管是一本无人问津的小说,还是某个大学生自己在家完成的电影,我从不会在看都没看的情况下就妄下评论。

6、打消报复的念头

我不会否认在中学的时候我曾经报复过几次那些欺负我的恶霸——黑进恶霸们的电脑,干一些侮辱人的事,让他们出洋相,不知所措。

但是不管我报复多少次,曾经感受到的那种痛苦都丝毫没有减轻。并且,当时礼堂里有1,500名观众,我一个一个去报复也太浪费时间了。

复仇是一个很诱惑人的想法——当你被少数人误会,欺负时。但是对于这种被我称为“大规模”的欺负和误解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无视他们,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逆境会让你变坚强,它教会你即使再差的情况也就那样,但是稍微乐观一点的情况就能让你感受到比常人更多的快乐。与其将精力放在与恶霸们斗智斗勇上,还不如将它花在和你志同道合的朋友身上,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我们提倡让孩子做个善良的人,但我们也提醒,善良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它的前提是不委屈自己,它的底线是永远保护自己。

相关参考

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边发生的“善行善事”,给孩了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善良本性,让孩子知道“行善”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少的善的行为,通过一些善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善的伟大与可敬。2、教会孩子辨症的看待社...

树儿童耳罩(关爱聋哑儿童,温暖无声世界)

...养孩子们奉献、友爱、互助的道德情操,教育孩子们“树善良之心、成善良之事、做善良之人”。同时,增加亲子互动、增进亲子感情,11月23日上午,涟水城区梦天、乐天幼儿园举办了“冬季亲子运动会暨暖冬活动”。在涟城...

我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那熊孩子怎么解释?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背:人之初,性本善,一直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每次看到小孩子都会觉得天真善良,一切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到这些小可爱身上。但是环顾周围的孩子们,熊孩子并不在少数,当然绝大部分心地是善良的。平时过马路的时候还会...

小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怎么办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不可避免的。不做作业其实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他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逃避做作业,家长也可以不时地去提醒,让孩子去写作业,让他们写写完作业之前。出来救场。如果孩子决定不写作业...

朝花夕拾琐记人物形象

...位低下的人,有封建迷信的一面,但她的身上保留着朴素善良的爱,如淳朴善良、关心爱护、真诚热情、乐于助人、关心孩子,令创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的身上,大家看到了鲁迅先生对最底层劳动者的情感,歌颂他们美好...

刘秀为什么是最善良的开国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被很多人称为是最善良的皇帝,他和刘邦相比的确算得上善良,因为他没有选择拿开国功臣开刀。刘邦晚年对谁似乎都有猜忌之心,哪怕是最早跟随自己的樊哙,也差点就掉性命。刘秀开国并没有为了稳固自己的地...

刘秀为什么是最善良的开国皇帝

汉光武帝刘秀被很多人称为是最善良的皇帝,他和刘邦相比的确算得上善良,因为他没有选择拿开国功臣开刀。刘邦晚年对谁似乎都有猜忌之心,哪怕是最早跟随自己的樊哙,也差点就掉性命。刘秀开国并没有为了稳固自己的地...

最火的善良短句

...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或许,人生的路有千万条,而选择善良,无疑是最美的修行。所有幸运和巧合的事,要么是上天注定,要么是一个人偷偷的在努力。我不知道遇见你是对是

幼儿园期末家长评语

孩子从小就是一个善良的人。她比较听话,让我省了不少心。总的来说,女儿比较独立自主。女儿爱读书,而且有主见,不盲从,我不追求她的成绩有多好,只希望她可以健康成长。她是一个心智健康、沉稳大气的阳光女孩。性格善良...

心软是优点还是缺点(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

...尺伤得体无完肤之后依然心软妥协,习惯把心软当成一种善良,把软弱当成一种包容,以为那样就可以感动对方,可最后发现被感动的只有自己。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明喆人长得帅,轮滑滑得好,是欣蕾喜欢的那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