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关于水的资料(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逐字稿)

Posted

篇首语:木尺虽短,能量千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收集关于水的资料(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逐字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收集关于水的资料(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逐字稿)

(bluehouse456 全文整理)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课前,同学们在报纸、图书、互联网上查找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大家找到了一些水与生活环境有关的照片。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收集这些与水有关的资料,你们有什么想法?

我发现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树木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空气室外清新,风景非常优美。

我看到前两幅图中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可是后两幅图中就不一样了,这个地区由于干旱缺水,土地都干裂了,很难喝到用到干净的水,在这里生存一定非常艰苦。

是呀,我们国家水资源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17年世界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为5732立方米。

而我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仅为2029立方米。

同学们,看到这些,你又想到了什么?

虽然我们国家有些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但我国还有很多地区的人民因为缺水,土地寸草不生,吃活艰难。我们国家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啊。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寻找在你周围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

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

大家发现在我们身边的确有浪费水的现象。

比如洗衣服时,水龙头开的过大。

空调的冷凝水、洗菜水、刷碗水、隔夜水,也就是水杯中前一天剩余的水,没有被重复利用。

刷牙、洗手、洗脸过程中不及时关闭水龙头。

以及水龙头的漏水现象等。

看到这些现象,说说你的感受。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很常见,但我以前从没在意过,也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

今天了解到我们的水资源已经这么匮乏了,看着水一滴一滴的流失浪费,我觉得特别心疼。

我想到,如果大家都这样浪费水,我们的水资源是不是真的会有用尽干枯的一天呀?我们不知不觉的究竟浪费了多少水呢?这些水难道不能再利用起来做更多的事情吗?

同学们看到这些浪费水的现象,不仅让人觉得心疼,可惜,你们还想到了更加深刻的问题。

平时不经意的这些做法,究竟会浪费多少水呢?

如果把这些水节省下来,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践来研究一下吧。

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已经成立了研究小组。

有的组研究的主题是洗衣服时水流过大的现象。

有的组想研究隔夜水的再利用。

还有的组对洗澡前流失的凉水特别感兴趣,他们纷纷制定了研究方案,展开了调查。

这几位是奋斗之星小组的同学,他们制定的研究主题是洗手过程中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浪费多少水。我们请他们介绍一下制定研究方案的过程吧。

同时也希望屏幕前的同学们对他们的方案进行点评、质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他们一一起完善吧。

小智说。

我们是奋斗之星小组的同学。

我们发现,有的同学洗手过程中经常不关水龙头,虽然提醒过大家,但有些人仍不以为然。

有的同学觉得洗手浪费的一点点水不算什么,为了让大家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决定以洗手过程中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浪费多少水为主题展开调查研究。

下面就把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我们组一共有六名同学,分别负责查找资料。

制定方案。

实验测量,收集整理数据。

计算推算数据。

影像留存。

撰写研究报告和写节水倡议等工作。

这是我们组最初的研究计划。开始时我们是这样想的,记录两次洗手的用水量,一次是全程不关水龙头的,一次是中伏及时关闭水龙头的。把两次的水用水盆分别收集起来,再用量杯测量两次水的体积并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每次洗手时如果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浪费多少水了。

于是我们进行了测量和记录,这是我们组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经过对比观察,我们发现两个同学的用水量差异比较大,浪费水的差异也比较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洗手时同学们开水龙头的大小不一样,水流速度就不一样。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大家在洗手时所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人洗手时比较认真,用到了七步洗手法。

中间会关掉水龙头,洗的又干净又不浪费水。

而有的同学洗手过程就比较简单,用时短,这样一来,每个人用水量的差异就比较大了。

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该用哪个数据来表示洗手时不关水龙头浪费水的一般水平了。

是呀,水龙头的流速不同,每个人的洗手时间不同,测出的结果也会不同。

仅用个别人的数据来代表浪费水的一般水平确实不够科学,那你们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觉得应该收集更多人洗手用水量的数据,把这些数据累计起来,再算出平均数,这样就能比较准确的得出结论了。

你们为什么会想到用平均数来表示呢?

因为如果只用一个数据,不能代表大家骑手的整体情况。

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我们觉得用平均数反映出的信息更加可靠。

有道理,你们真棒,在设计方案时不仅能结合实际全面考虑问题,而且还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的确,数据越多,越接近一般水平,得到的结论也就更加严谨、真实、可信了。

用真实的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

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我们修改了方案,增加了调查的人数,我们把全班人数平均分为五个小组,每组六人。

我们利用大家午餐前的洗手时间,完成了测量和收集数据的工作,并用统计表的形式进行了记录。

同学们看了他们制定方案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听了你们设计方案的过程,我感受到研究方案不是一下子就能制定好的,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才能发现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完善。

我还想给你们的方案提个建议,其实两种洗手方式的用水量就差在打洗手液和搓手的那一会。

也就是说,只有这个环节会出现浪费水的现象,所以我觉得不必分别洗两次手,你们可以只收集打洗手液和搓手这个时间段水龙头流出的水。

测量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浪费的水了,你们同意吗?

非常感谢你的建议,你的方法帮我们简化了测量的步骤,得出的数据也更加准确和直接了。

这就是我们的统计结果。

面对这么多的数据,你们是怎样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呢?

虽然数据统计出来了,却不太好比较,于是我们还把这些数据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这样就能更加加清晰的对数据进行对比了。

为了突出对比,你们想到了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选用了条形统计图,这样的确使数据更加一目了然,直观清晰了。

我们共调查了30名同学的洗手数据,如果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会浪费7212毫升的水,再除以人数。经过计算,我们的结论是平均每人每次会浪费约240毫升的水。

你们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测量和研究,成功的计算出每次人均浪费的水量,为你们严谨的态度点赞。

同学们,听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是超越梦想小组的成员,我们组也研究了洗手浪费水的现象,今天听了你们的分享很受启发。不过我们组还对平均每个人一天洗几次手进行调查。

如果把这个数据补充进去,又可以推算出如果不关水龙头,每个人一天洗手浪费的水量。

这个数据是不是就更有说服力了?

我们小组请每位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天中的洗手次数,我们用了统计表的形式进行记录,有的同学还用到了画正字的方法。我们整理了数据后,算出了洗手次数的平均数,也就是说每个人一天平均约洗十次手。

我们把这个数据分享给你们吧。

谢谢你们的补充,帮我们的调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

通过前面的计算,屏幕前的同学们一次洗手浪费的水好像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大致的算笔账吧。

如果洗手时不及时关闭水龙头,每人每次约浪费240毫升水,每人每天约浪费2400毫升水,每人每月约浪费72000毫升水,也就是72升水。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72升水能帮我们做些什么吗?我们查找了资料,每人每天大约饮用二点点四升水,72升水就能够一个人饮用30天。

灌溉一平方米菜园大约四升水,72升水就能灌溉18平方米的菜地。七式马桶冲水一次大约用六升水,72升水可以冲水12次。

看来,如果节省下来这72升水,能帮我们做不少事情呢。

不仅如此,我们继续往下算,如果洗手时不及时关闭水龙头,每人每月约浪费72升水,每人每年约浪费864升水。照这样推算,我们学校约有2500名学生,一年共浪费2160立方米的水。

这回大家看到了,如果不及时关闭水龙头,一年下来,全校同学就会浪费这么多洁净的水啊。

你们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不仅制定了研究方案,还能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不断完善,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们还能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通过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真实的数据让大家知道这小小的举动会造成多么大的浪费。

奋斗之星小组的同学们,有了这样的数据,你们还有什么要和大家交流的吗?

同学们,我们计算出的只是我们一个学校在洗手这一件小事上会浪费的水。如果把计算的范围扩大,全国约有14亿人口,假设大家都不关水龙头,那么一年仅仅在洗手这一件事情上上就将浪费大约12亿立方米的水。

我们上网查找了资料,一个游泳池大约可以装水1800立方米,12亿立方米,相当于66.7万的游泳池的水。

这么多洁净的水,原来就在不经意间白白浪费了。

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同学们,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相信大家经过今天的研究,一定对浪费水的危害印象深刻了吧?

不仅是洗手这一件小事,其他小组的研究报告也很有说服力。

无论是水龙头的漏水现象,还是洗澡前流失的凉水,又或是隔夜水的浪费情况。

这一份份惊人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还是很严重的。

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使得本来就短缺的淡水资源更加紧张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用水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六二班的同学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而我国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浪费水的严重性,不要让浪费水的现象再次出现。

为此,我们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洗手时应尽量把水放小,不要使水大量流失。二、漏水之后应及时关闭水龙头。三、用完的废水,如洗脸、洗衣服、洗菜的水等可以重复利用,可以用来擦地、冲马桶、浇花等。

四看到高下水的现象叫制止,教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六二班全体同学。

谢谢同学们。回顾前面的研究历程,我们经历了从寻找浪费水的现象到确定研究的主题,在制定计划中又不断的调整完善。

再到我们经历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我们始终用数据说话,对现象进行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像今天这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经历了研究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了研究方法。今后我还会用这样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组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在大家共同的讨论中,我们互相补充,不断完善,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完成研究。

这次的实践让我真正的了解和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了学过的平均数知识和统计知识,并通过计算推算出的结果。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匮乏,有了节约用水的意识,学会了很多重复利用水的方法。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具体内容在数学书的第103页和104页。

课后,希望同学们根据你找到的浪费水的现象,也能展开调查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分享给身边的人。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相关参考

标签上怎么添加logo图片(零基础教你学前端——7、图片标签进阶逐字稿)

我们继续学习图片标签在实际开发中的使用。看案例:事例中有的图片正常显示,有的图片没有正常显示,出现了一个破损的小图片,并且在破损的小图片右侧有一些文本。文本作用就是对图片解释说明,这个图片由于某种原因...

水污染的资料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八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7月2日通...

日常生活浪费水的现象(科学普及丨珍惜水,保护水,节约用水)

水作为生命之源它不仅哺育着人类更滋养着天地间万千生物每一个人都应该文明用水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今天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节约用水小窍门《习惯篇》水节水最重要的是改变个人用水习惯  一个好习惯就能为你省下许...

节约用水用电的句子

1、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2、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节约用水,关“住”点滴。3、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4、世界上有10亿人缺少饮用水!请把河流与净水留给所有人!5、水是生命的源泉、农...

爱护水资源的资料(节约用水宣传知识)

【来源:百色公安局_安全防范】“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常常看到类似的提示语,可是大家总是视而不见,但是,就是因为我们的视而不见,总有一天,我们会遭到大自然的谴责。以前,我们的自来...

爱护水资源的资料(节约用水宣传知识)

【来源:百色公安局_安全防范】“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常常看到类似的提示语,可是大家总是视而不见,但是,就是因为我们的视而不见,总有一天,我们会遭到大自然的谴责。以前,我们的自来...

有关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资料(推进节水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用水理念悄然变化)

央视网消息:如今,南水北调工程贯通南北,让发展所需的水资源实现更加均衡的配置。在受水区,各地的用水理念也正在发生变化。山东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受水区,眼下,寿光这家再生水厂正满负荷生产,借助于新技术的...

洗网水的成分(水处理药剂全方位介绍)

...种多样,本文为帮助您更全面的了解水处理相关药剂,现收集整理史上最全水处理药剂种类如下:一、缓蚀剂一类以适当浓度和形式投加在水中后,可以防止或减缓水对金属材

洗网水的成分(水处理药剂全方位介绍)

...种多样,本文为帮助您更全面的了解水处理相关药剂,现收集整理史上最全水处理药剂种类如下:一、缓蚀剂一类以适当浓度和形式投加在水中后,可以防止或减缓水对金属材

日常节约行为(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10部门联合发布行为规范)

...握节水方法,养成节水习惯”“弘扬节水美德,参与节水实践”3个方面对公众的节水意识、用水行为、节水义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