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成像的工作原理(CCD相机的成像原理)

Posted

篇首语:这个世界看你笑话的人永远比在乎你的人要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摄像机成像的工作原理(CCD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摄像机成像的工作原理(CCD相机的成像原理)

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电信号。它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维拉·波义耳和乔治·史密斯于1969年发明的。

CCD可直接将光学信号转换为模拟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实现图像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复现。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灵敏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CCD被广泛应用于数码摄影、天文学,光学遥测技术、光学与频谱望远镜和高速摄影技术等领域。


1、用DC拍摄景物时,景物反射的光线通过DC的镜头透射到CCD上。

2、当CCD曝光后,光电二极管受到光线的激发释放出电荷,感光元件的电信号便由此产生。

3、CCD控制芯片利用感光元件中的控制信号线路对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进行控制,由电流传输电路输出,CCD会将一次成像产生的电信号收集起来,统一输出到放大器。

4、经过放大和滤波后的电信号被送到A/D,由A/D将电信号(此时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值的大小和电信号的强度即电压的高低成正比。这些数值其实就是图像的数据了。

5、不过单依靠第4步所得到的图像数据还不能直接生成图像,还要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DSP中,这些图像数据被进行色彩校正、白平衡处理(视用户在DC中的设定而定)等后期处理,编码为DC所支持的图像格式、分辨率等数据格式,然后才会被存储为图像文件。

6、最后,图像文件就被写入到存储器上(内置或外置存储器)。

由于DC的采集原理只能是亮或暗两种情况,在较暗或较亮的光线下会丢失部分细节(这种现象叫做“限幅”),并且有时很难纠正。因此,DC在使用单调光、闪光灯等光源拍照时,效果较好,但在色彩较多且光线复杂的情况下,效果与传统相机相比差距较大。所以,非专业DC一般都不能用于大画幅图像的制作。但由于拍摄的图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的,可以与多种设备进行信息传输,而且在传输过程中,图像质量并不会受到损失。

第一层“微型镜头”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展CCD的采光率,必须扩展单一像素的受光面积。但是提高采光率的办法也容易使画质下降。这一层“微型镜头”就等于在感光层前面加上一副眼镜。因此感光面积不再因为传感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而改由微型镜片的表面积来决定。

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

CCD的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蓝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再说CMYK,这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是青(C)、洋红(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第三层:感光层

CCD的第三层是“感光片”,这层主要是负责将穿过滤色层的光源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影像处理芯片,将影像还原。

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对角长度,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

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

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

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有鉴于许多网友询问 CCD 与 CMOS 的主要差别。我们暂时撇开复杂的技术文字,透过简单的比较来看这两种不同类型,作用相同的影像感光元件。 不管,CCD 或 CMOS,基本上两者都是利用矽感光二极体(photodiode)进行光与电的转换。这种转换的原理与各位手上具备“太阳电能”电子计算机的“太阳能电池”效应相近,光线越强、电力越强;反之,光线越弱、电力也越弱的道理,将光影像转换为电子数字信号。 比较 CCD 和 CMOS 的结构,ADC的位置和数量是最大的不同。简单的说,按我们在上一讲“CCD 感光元件的工作原理(上)”中所提之内容。CCD每曝光一次,在快门关闭后进行像素转移处理,将每一行中每一个像素(pixel)的电荷信号依序传入“缓冲器”中,由底端的线路引导输出至 CCD 旁的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串联 ADC 输出;相对地,CMOS 的设计中每个像素旁就直接连着 ADC(放大兼类比数字信号转换器),讯号直接放大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相关参考

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决胜中考:凸透镜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点及规律,中考实验重点知识)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点是中考重点内容,中考生应该强化这部分知识,确保在中考胜出;另外,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成像特点,对我们...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照相机调焦背后的数学秘密)

...相机调焦环的样子。手动调焦就是转动这个环,使照相机成像清晰的过程。等等,上图中焦距那个∞无穷。那为什么会趋于无穷?即使我们拍几百光年以外的星星,距离也不会是无穷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照相机调焦背后的数学秘密)

...相机调焦环的样子。手动调焦就是转动这个环,使照相机成像清晰的过程。等等,上图中焦距那个∞无穷。那为什么会趋于无穷?即使我们拍几百光年以外的星星,距离也不会是无穷

摄像头光学成像原理(成像光谱仪的原理是什么?应用有哪些?-莱森光学)

成像光谱仪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多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高光谱分辨率获取景物或目标的高光谱图像,在航空、航天器上进行陆地、大气、海洋等观测中有广泛的应用,高光谱成像仪可以应用在地物精确...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讲解(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首先,投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而实现的。我们在初中的时候有学过凸透镜成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像效果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常见的相机就是利用的这个原理。而当...

摄像头成像原理图解(八上物理——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步骤:第一步:分别过A、B点做垂直于平面镜的垂线(用虚线表示);第二步:在垂线和平面镜的相交处标出直角;第三步: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找...

港口码头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长焦透雾镜头远距离应用)

...围内,有一频率的光能够穿透雾气,依据波长不同需求对摄像机镜头停止处置,以到达对其聚焦的目的,同时还需在摄像机上停止重新设计,来将这一频率的不可见光停止成像,由于这个不可见光没有对应的可见光颜色图,所以...

港口码头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长焦透雾镜头远距离应用)

...围内,有一频率的光能够穿透雾气,依据波长不同需求对摄像机镜头停止处置,以到达对其聚焦的目的,同时还需在摄像机上停止重新设计,来将这一频率的不可见光停止成像,由于这个不可见光没有对应的可见光颜色图,所以...

摄像头成像原理示意图(为何说多摄像头不是智商税 这些摄像头大有妙用)

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的一大趋势便是多摄像头技术的发展,从最开始时只有旗舰机型搭载双摄像头,到现在千元机也开始搭载多摄像头,手机多摄像头技术可谓是实现了快速普及。OPPPOK5搭载后置四摄目前手机所搭载的后置多...

数码相机报警器(热成像、红外探测仪……网传针孔摄像头检测方法,哪个更靠谱?)

...流传的几大热门检测方法(手机相机、防偷拍APP、红外热成像、红外探测仪)是否有效?记者上阵实测,带大家一一验证。网传热门方法一:手机相机排查法需要关闭房间的灯光并拉上窗帘,让房间保持在全黑环境下,然后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