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把纸厂家(埋首纸堆让古籍重焕新生90后古籍修复师为700岁国宝做“微创”)

Posted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扎把纸厂家(埋首纸堆让古籍重焕新生90后古籍修复师为700岁国宝做“微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扎把纸厂家(埋首纸堆让古籍重焕新生90后古籍修复师为700岁国宝做“微创”)

丁峰

是南京图书馆一名90后古籍修复师

前不久

他完成了两册“国宝级”古籍的修复

——元刻本医书《永类钤方》

这个30出头的年轻人

花费了半年时间

用指尖化腐朽为神奇

让近700岁的古籍焕发新生

《永类钤方》共22卷,为元代医者李仲南所作,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在医学领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元刻本《永类钤方》传世稀少,仅在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藏有部分残本。

2021年底,丁峰接到了修复任务。今年初,修复工作正式开启。修复之前,《永类钤方》的部分书叶上有水渍和霉斑,天头部分有一点酸化和脆化。此外,全书的书口也悉数断裂。

第一次接触修复这种国家珍贵古籍,丁峰说,自己颇有几分忐忑,但也因此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将它修复如初。

“修复”二字,说来容易,背后却要经历一道道繁复的工序。拆解原书,发现问题所在,只是第一步。对耐心、细心、技艺的考验,在修复开始后,才真正展开。

01配纸

修补古籍残页,首先需要选配与原书颜色、质地最为贴近的纸张。扎进纸库,从几百种、数万张纸中挑出最合适的,并非易事。

面对“国宝级”藏书,丁峰慎之又慎,经验与技术,双管齐下。除了眼观手摸之外,丁峰还为纸张做了纤维检测,选取了一种竹含量与之很相近的纸张。

02染色

书叶的配置尚且顺利,但与原书封面颜色相近的纸张,却始终寻而不得,丁峰不得不另求他法。

法化学染料对纸张伤害较大,丁峰决定,用栗子壳、橡碗子、茶叶煮制染料。染料的调配并不容易,为了煮出一种与原封面颜色相近的纸张,他前前后后尝试了十几种不同的颜色。

03加固

掌握纸张酸碱度,也是修复的关键。“酸”,对古籍的危害很大,会使纸张失去韧性,甚至断裂、碎渣。

因此,修复师需要借助酸碱值,判断是否需要对纸张进行脱酸、加固等处理。

对于《永类钤方》书眉处已经酸化的部分,丁峰以皮纸进行加固,以防纸张进一步酸化、脆裂。

04溜口

所有修复工序中,最需要心细如发的,是“溜口”,也就是在纸背用薄皮纸条和浆糊将原本断裂的书口拼合、固定。丁峰常常一坐一整天,时间仿佛在这里停下脚步。

一旦原书叶没溜好,或者里面衬纸没溜好,整个书还原的时候就会不平整,“我是之前先找了一个完整的书叶,把板框画下来,印在透光补书板上,在每一叶拼的时候,都是按照板框大小进行拼接。”

05挖补

修复中丁峰发现,早在清代,就有修复师在这两册书上留下痕迹,“其实这一块原来是衬纸上的一个位置,这位清代修复师通过划栏补字,全部补在下面的衬纸上,我们现在就把衬纸有文字信息的这部分挖上来补在了原书叶上,衬纸也单独补全了。”

不同年代,相异的技法,珍视古籍的心意却一以贯之。对丁峰来说,修书中与古代同行的偶遇是额外的惊喜,仿佛与这位前辈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等于是我跟这位清代修复师两人合作保护了这本书,只不过时段不同罢了。”

从新手成长为手艺娴熟的修复师,并非一蹴而就。2013年入馆时,丁峰是团队中的第一位90后古籍修复师傅。他至今记得,修复第一本书时的忐忑与曲折,“当时每修几叶,每修几个步骤,都会去问一下老师傅、组长,修复的对不对。因为每一种古籍,每个破损、纸质都不相同,可能之前在学校里修的古籍,纸稍微好一点,那浆糊用多一点就没关系。但是如果纸比较薄比较脆,浆糊就不能用那么厚。前几叶可能就用了学校里的错误经验,修复的有点问题,后来都返工了。”

类似的返工,丁峰经历过数次,但曲折带给他的不是沮丧,而是以事为先的态度、逐渐纯熟的技艺和日益增长的耐心,“修古籍确实能磨砺一个人的耐心,刚从事的时候也是心浮气躁,后来这么多年下来,现在一连做一两个小时都没有问题。”

古籍的迷人之处,在于时间赋予它们的文献价值和历史价值。埋首在古老的书叶,丁峰仿佛在一点点修补文化的记忆。

书在不断老去,他总希望自己能更快一点,“我们修的同时,可能一批库房的书也正在老化,我们也是和时间赛跑,尽可能把能修复的古籍都修复好,让它们更好的保存下去。”

在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和丁峰一起与时间赛跑的还有12人,他们以专业的技艺、严谨的态度,尽自己所能延缓着古籍的衰老。

目前南京图书馆馆藏的古籍有160万册(件),历史文献部主任陈立表示,早在10年前统计时,就有将近50万册(件)是需要修复的。而一般一年时间,大概能修复200册(件)左右。目前,已经有大约2万多册(件)修复完成。

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古籍,才能更好保护这些历史长河里珍贵的“幸存者”。在南京图书馆开展的古籍相关活动中,总能看到丁峰的身影:为孩子们科普古籍知识、带领他们体验修复工作。

深知“传承”重要性,丁峰做着力所能及的努力。他说,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参与,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热爱古籍的种子,让有兴趣的小朋友以后也投入到古籍保护工作中去。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常泽昱 章健 王昕

(江苏新闻)

相关参考

樟木古籍书柜(河南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已阶段性完成)

新华社郑州6月28日电题:河南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已阶段性完成新华社记者桂娟一把剪刀、一个镊子、一支毛笔、一碗糨糊、一盏台灯……在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3名古籍修复师日复一日重复手中工作。“不同时代的纸张强...

御定全唐诗典藏珍本大(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功新时代·伟大变革】草长莺飞,春风拂柳。这个春天,古籍修复师李英和边莎没有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安静地坐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的大办公室里,手底下,上千年的敦煌遗书被徐徐修补复原。在...

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活化利用 汲古润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来源:人民日报第七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活化利用汲古润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工作人员在把文献翻拍成缩微胶片。宣晨摄古籍《莫愁湖风雅集》中的插图。南京图...

汤阴县最早的县志(河南省各地方县志大全)

...友了解。私信“县志”了解详情。0304鄢陵文献志电子版古籍同治)卷01-200248息县志电子版古籍嘉庆)0243西华县续志电子版古籍民国)0237阌乡县志电子版古籍乾隆)0342豫河续志电子版古籍民国)01-130249息县志电子版古籍顺治)03...

扫描仪怎么批量扫描(Bookeye4 A2幅面专业型古籍书刊扫描仪)

Bookeye4系列A2专业型古籍书刊扫描仪是一款多功能设备,不但适合报纸、档案、图书、古籍的批量数字化扫描加工,还可作为自住型设备,无需连接电脑,直接扫描至USB闪存盘,一机两用,满足顾客不同应用场景。Bookeye4古籍书刊...

古籍中的昆仑山到底在哪,古籍中的昆仑山到底在哪一卷

古籍中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吗?昆仑山只有一处还是有几处?昆仑山究竟在何地?昆仑这个区域实在是太神秘了,以至它的确切位置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为此,歧说纷出,聚讼不断。在《山海经》和《淮南子》中,昆仑...

春联经典(豆万龙:古籍里最经典的十副春联书法欣赏「珍藏版」)

...:1月18日,在壬寅新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利用丰富的古籍文献优势,从15种古籍文献中撷取优秀吉祥的春联21副,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楹联书法家豆万龙先生从发布的21副春联当中,选...

折边收卷机(珍品琳琅论古今——中国古籍的起源与形制演变)

一、中国古籍的起源所谓古籍,最简明的诠释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典籍、载籍、书籍。在书史研究者看来,不是有文字者皆成书。所谓书籍是指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纂或创作,书写、刻、...

旧本印刷(古籍也开“美颜”这些彩色套印本你见过吗?)

你心目中的古籍是什么样的?白纸黑字“素净脸”?不,其实古籍也有一部“美颜”史。近日,南京图书馆正在举办“馆藏套印本展”,从1.0版到4.0版,让大家一站式了解我国套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变化和艺术魅力。  套印本是...

木制装饰盒(木制工艺品重焕新生,瑾印家居饰品积极探寻新可能)

古往今来,木制品从未缺席中国人的家装,如果在家中没有几件沉稳大气的木制品,就称不上家风清雅,更谈不上品位格调。不过近几年国人的观念变化颇大,大家更青睐实用性强的产品,这让许多设计生产木制工艺品的品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