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电影都有3d吗(周总理发话“寓教于乐”,中国首部“3D大片”诞生在上海)

Posted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所有电影都有3d吗(周总理发话“寓教于乐”,中国首部“3D大片”诞生在上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所有电影都有3d吗(周总理发话“寓教于乐”,中国首部“3D大片”诞生在上海)

在襄阳公园初春的寒风中接受专访后,电影学者李亦中教授引导记者向西步行约二百米,那儿已经消失不见的东湖立体电影院,正是上海一代观众的回忆所在。

1962年,李亦中在东湖电影院看了父亲桑弧导演的《魔术师的奇遇》。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故事片,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讲述陈强饰演的魔术师从海外回到上海,寻找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的故事。

当时李亦中感觉最新鲜的是,观看这部电影要戴一副特制眼镜,“我很好奇,患近视眼的同学要摘掉眼镜,还是戴两副眼镜看呢?”

对《魔术师的奇遇》念念不忘的小观众还有京剧大师尚长荣,他不止一次向记者提及,“这是我看过的最早的国产立体电影,银幕上魔术师一甩鱼竿,一条大鱼就向观众‘飞’来,我迄今难忘。”

六十多年前,首部立体电影是如何拍摄的?首家放映的东湖电影院又有什么特点?李亦中在东湖路畔抚今追昔。

东湖电影院原址 李亦中 摄

周恩来总理“命题”,拍“寓教于乐”电影

3D电影在当时被称为立体电影。桑弧生前曾说,拍摄《魔术师的奇遇》是“一边摸索、一边实践”。他在《一次有趣的探索》中写道,“两年之前,首都和上海等城市开始有了立体电影。所映的一些纪录片或风景片,像《漓江游记》《杂技表演》《北京的春天》等,都得到观众的喜爱。同时他们也纷纷反映了一个普遍的要求:希望能看到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便是基于这个要求而摄制的。”

著名导演桑弧创造过多项新中国影坛“第一”,包括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在拍摄《魔术师的奇遇》前,没有人教过桑弧如何拍摄立体电影。不过,1957年,桑弧一行出访苏联时,东道主曾邀请中国电影代表团观看立体电影。“由于不知道以后会拍摄《魔术师的奇遇》,在苏联时,父亲并没有就立体电影与他们有太深入的交流。”李亦中说。

桑弧

桑弧在《莫斯科琐记·立体电影》中提及,他看的立体电影一天大约能招待一千多个观众。这种立体电影是“裸眼3D”,和国内“戴红绿眼镜才能欣赏的立体电影”不同,“苏联立体电影银幕用无数的管状玻璃织成,观众视线和银幕形象必须保持一个特定的角度,看起来才有立体的感觉”,所以观众不宜轻易移动身体。

《魔术师的奇遇》顺利上马,离不开当年文艺生态回暖。1961年6月19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对电影从业者的讲话中提出“寓教于乐”主张,指出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辩证的统一。“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表演形象,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

从北京开完会回来,桑弧满怀信心筹拍立体电影。这部影片由陈强、韩非、程之、孙景璐等主演,查祥康任摄影,生产周期短,成本也不高。《魔术师的奇遇》于1962年春在东湖电影院独家上映,始终保持极高上座率,连映四年之久。

看第一场《魔术师的奇遇》时,李亦中作为特邀观众,跟随父亲看片,后来又和同学约好一起看电影。“在视听效果上,《魔术师的奇遇》与现在的3D大片相比,固然显得简陋,但当年既稀奇又刺激,尤其满足上海人‘赶时髦’的乐趣。那时东湖路地段冷僻,不料这部立体电影上映却吸引了四方来客,犹如今天的网红打卡地。”

他还记得第一次看时,大家都很兴奋,戴上眼镜看电影,这种体验从未有过。当年火爆程度,能否媲美2011年和平影都放映IMAX版《阿凡达》?“当年进场、散场的观众人流常常漫到淮海路上。《魔术师的奇遇》票价相比普通电影贵一些,但作为特殊品种属于稀缺资源,电影爱好者不会在意票价,确实像如今花高价去看IMAX《阿凡达》的发烧友。”

电影看到一半,导演中途喊“现在休息”

《魔术师的奇遇》只有47分钟,远远短于普通电影,是因为当时剧组技术力量不够吗?李亦中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观众看立体电影,需要戴特制眼镜,长时间观看相当疲劳,所以要求叙事精炼有趣,而喜剧短片就成了最佳选择。”

该片编剧王炼曾撰文披露:影片中,魔术师来到电影厂找儿子,误入拍摄现场,剧组受干扰,导演立刻宣布:“现在休息!”这句双关语是向剧中人说的,也是向观众说的。话音刚落,东湖电影院场灯亮起,幻灯片提示观众中场休息5分钟。

自右至左:王炼、桑弧、李亦中

这个休息场景给李亦中留下很深印象,“东湖电影院规模不大,很精致,外边有个小花园。中场休息时,摘下眼镜的观众会到庭院里透口气。”

小时候,李亦中曾去放映间好奇观察,发现普通电影由两台放映机交替放映,一盘拷贝放完了,就换另一台接上。立体电影却需要两台放映机同时放,以此模拟左右两眼的视野。因此,第一本胶片放完后,需要请观众配合停顿,放映员赶紧换第二本拷贝,再次开映时又是双机联动。

《魔术师的奇遇》也是双机拍摄,以模拟左右眼看到的视觉效果。60多年前的电影拍摄没有监视器,导演靠现场判断成片效果,一段戏拍完后,导演说“可以了”,置景就要拆掉。当时全部用胶片,胶片洗印需要时间,等洗出来看到效果不理想,补拍已经来不及,对立体电影拍摄来说,更需要导演对一切都成竹在胸。

李亦中觉得,父亲能够成功驾驭第一部立体电影,最关键的还是抓住“前后”方位纵向调度。桑弧曾在创作手记中精辟地阐述:“电影画面由‘上、下、左、右’四个空间因素构成,立体影片增加‘前、后’两个因素,造成强烈的透视感和逼真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这样的空间特性,促进观众和银幕角色和景物的交流,使他们产生‘身历其境’的效果。”

比如,从火车头方向拍摄火车行驶,而不是横向位置,这样才能形成立体纵深感。又如魔术师掏出魔术枪扣发,一条水柱便迎面射来,这些场景显然从剧本创作时就预设了,“立体电影剧本都是特地编写的,目的在于强调视觉的立体感,因此它们大多是一种杂耍式短剧,富于惊险和滑稽的效果。”

不要为了迎合观众猎奇趣味拍3D电影

李亦中第一次跟随父亲去大木桥路摄影棚参观拍电影,正巧赶上《魔术师的奇遇》开头那场戏——魔术师从海外回国,坐在火车车厢里回忆往事。当时摄影棚里搭置了小半截列车车厢,只听父亲一声令下,就有人摇动“车厢”下的活动底座,让“车厢”有节奏地晃动。魔术师身旁“车窗”有沿途景物一一掠过。其实,“窗外”设置了靠人力旋转的环形布景,像走马灯般模拟车窗外环境。

当时正逢学校放寒假,有次拍外景,李亦中也跟着去。那天剧组租了一辆公交车,站点却选择在并不通行公交车的茂名南路上,道具组在那里立了一个逼真的站牌,这样就不需要临时封锁交通,简单易行。

桑弧执导现实题材时,偏好采用实景拍摄,以此增加时代真实感,这在《魔术师的奇遇》中也有体现。该片结合魔术师从海外回国的视角,透过镜头呈现新上海的面貌。片中所记录的上世纪60年代景观,为研究上海城市建筑及景观变迁等留下宝贵的影像档案。

影片中的杂技团排练是在科学会堂取景的,接送站在闸北上海火车站原先的北站。桑弧起先取景是拍新中国成立前的戏院,结果被“新闵行”的景象所吸引,为此把许多原本打算在市中心取景的剧情都放在那里拍摄。李亦中特别介绍,电影里的“新闵行”,其实正是现在的“老闵行”,“我有好几位闵行朋友,他们看《魔术师的奇遇》,感到特别亲切。”

如今,立体版《魔术师的奇遇》已经绝版,只能通过2D画面间接感受影片中的立体效果,不少年轻人也不知道早在62年前上海就拍过立体电影。李亦中认为,虽然连映4年,《魔术师的奇遇》覆盖面却是有限的,因为东湖电影院只有700个座位,而全国其他省市当年开设立体电影院的寥寥无几。而且,当时的市场也不像今天会为电影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

“上海文化从来不是保守的,父亲当年访苏的时候,根本没想过第一部国产立体电影会派他去拍,但当时他已对这一新鲜事物有了清晰认知,所以机会来了,他立刻就能迅速抓住。”李亦中认为,《魔术师的奇遇》体现了海派文化敢于尝鲜的特点。“对自己而言就是不拘一格,在旁人看来叫作敢为人先。从来没人做的事情,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去做——这是父亲教给我的,也是他留给当下上海电影的精神财富。”

对立体电影,桑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意识到,“苏联制片者没有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趣味而大量拍摄这种立体电影,也没有因为它目前在艺术上价值还不大而予以废弃,却是把这一株电影园地里别致的小花安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也就是每年出品新片二部至三部,每年接待50万来自外地乃至外国的观众。”

“父亲此后没有再拍立体电影,其他导演也很少拍。今天来看,3D电影依然是一种娱乐性强的产品,并未成为电影的主流。《阿凡达》热映时,有人预言‘未来全部是3D电影’。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题材根本不需要利用‘前后’纵深进行演绎,因此2D电影仍将是大宗产品。”李亦中说。

这几年,有不少“伪3D”商业片混迹市场,导致观众观影热情逐渐消退。尽管有卡梅隆推出十年磨一剑的《阿凡达2》,将3D技术进一步完善,但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把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最近热映的《流浪地球2》就没有制作3D版。

时过境迁,东湖立体电影院所在地东湖路9号,如今矗立着一幢东湖大厦。李亦中不免感慨:“走过路过,不记得这家影院究竟是哪一年拆掉的。”

他期待能在这里立个标志,仿东湖电影院宣发橱窗,展陈《魔术师的奇遇》影片海报和剧照、工作照,以及向市民征集的东湖电影院旧影、说明书、票根等,以此纪念东湖电影院连续四年放映新中国第一部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的历史,也让观众多一个文化打卡地。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钟菡 诸葛漪

相关参考

标旧麻袋(公务员伪造周总理批示,骗走银行20万现金,整整两麻袋拾元旧票)

...然而就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北京发生了“冒充周总理签名诈骗案”,犯罪嫌疑人用极其狡猾的手法,从中国人民银行骗走了整整两麻袋人民币,总计20万元,这对本来就困难的财政部门来说可谓是一记晴天霹雳。案件发...

法医都没办法查到的死亡原因(73年公安部长李震身亡,周总理:彻查此事,给党和人民一个交代)

...还在喃喃地念叨着什么。而这份报告上的内容,也着实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时任“公安部部长”的李震同志意外身亡了,死因一直还没查清楚。自从事情发生以后,各种流言就在北京的机关部门里传开了,有人认为李震的死一...

法医都没办法查到的死亡原因(73年公安部长李震身亡,周总理:彻查此事,给党和人民一个交代)

...还在喃喃地念叨着什么。而这份报告上的内容,也着实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时任“公安部部长”的李震同志意外身亡了,死因一直还没查清楚。自从事情发生以后,各种流言就在北京的机关部门里传开了,有人认为李震的死一...

世界四大外交官:周总理排第一

世界四大外交官:第一:周恩来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苏淮安人,籍贯浙江绍兴。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他风度...

来复线用什么设备加工(杨立三长征时抬周总理过草地,他去世后,总理和5位元帅为他扶灵)

...去世的新中国首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主祭人为周恩来总理,陪祭人有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彭真等,各界人士约1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开完追悼会后,周恩来等领导人又亲自为杨立三执绋引棺送灵,走在...

影视三维动画专业(频繁看3D动画电影容易眩晕?3岁以下不建议看3D电影)

最近,暑期档电影如火如荼上演,国漫之光《哪吒》、动画经典《狮子王》,不仅孩子看得欢,大人也爱看。为了追求视觉上的逼真效果,如今的动画片也大多是3D效果。很多家长有疑问,多大的孩子可以观看3D电影,频繁地看3D...

模拟动态立体场景软件(速递|不同场景下都有裸眼3D技术的应用)

对于裸眼3D行业来说,其应用市场也相对较多,包括有:广告传媒、公共显示、展览展示、科研教学、娱乐领域、设计领域、城市规划、医疗行业、军事仿真等,由于裸眼3D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也呈现...

效果最好的3D电影(《阿凡达》3D版观影效果现在仍然傲视群雄)

《阿凡达》,中国上映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D电影。当时上映的时候给国内的电影市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上映的第一周真可以说是引发万人空巷,当时的电影票一度被炒到天价。当时阿凡达给我的震撼无以复加,跟对象看...

激光电视有3d功能吗(长虹全色激光电视120C9全球首发 售价诚意下探 但这就够了?)

...120寸柔性巨幕全色激光电视120C9。11月16日,长虹在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推出了全球首款120寸柔性巨幕全色激光电视120C9,为钟爱大屏观影的用户缔造“大”不一样的奢享视听体验。当然,并不是指120寸激光...

激光电视有3d功能吗(长虹全色激光电视120C9全球首发 售价诚意下探 但这就够了?)

...120寸柔性巨幕全色激光电视120C9。11月16日,长虹在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推出了全球首款120寸柔性巨幕全色激光电视120C9,为钟爱大屏观影的用户缔造“大”不一样的奢享视听体验。当然,并不是指120寸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