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

Posted

篇首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

考点内容

考查年份

题号

分值

题型

考查方式

溶液

07山西

14

2

填空

以日常生活现象为背景,考查溶液的形成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09山西

14

6

填空

通过溶解度曲线考查曲线上某点的意义及获得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和物质的提纯方法

09太原

17

1

填空

通过溶解度曲线考查溶解度


08山西

14

6

填空

考查溶解度曲线上某点的意义及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


08太原

8

2

选择

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07太原

10

2

选择

从溶解度曲线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07山西

13

3

填空

溶解度曲线应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09山西

18

7

计算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某物的质量分数

08太原

20

4

计算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某物的质量分数


07山西

18

6

计算

以铜锌混合物为背景,考查稀硫酸质量分数的计算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计算

08山西

16

2

实验探究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仪器及误差分析

07太原

20

7

实验探究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所需仪器,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等


一、命题规律

中频考点:溶液的判断(10年2考)

中频考点:溶解过程吸放热(10年2考)

中频考点:乳化作用(10年5考)

二、课标要求:

2、了解悬浊液、乳浊液和胶体:

3、物质溶解的热现象:

4、能说出乳化现象;

认识溶解现象

知道溶液的组成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溶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版块,是学习酸碱盐的基础,届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坚实基础,此部分内容在中考试卷中比重比较大,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近三年,山西关于溶液的中考题一直以溶解度的考查为主,结合溶解度曲线综合考查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解下点的意义等。以后还会将以溶解度曲线为载体,考查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曲线上交点所表示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

四、知识点

考点1、溶液

1一种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

2、一种,或者几种

不是只有一种,多种也可以,比如,氯化钠分散到水中,然后“再”放入高锰酸钾后再分散到水中,也是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不只能是一种。

3、分散

其实是一个溶解的过程,如果没有分散就不能成为溶液。

放一块大理石在水中,它不会分散,所以不会成为溶液。

3、均一

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要求是,各个部分状态相同,任何一点上的浓度等相同。

4、稳定

稳定的要求是,在一段时间内,外界不变情况下,它的状态成分也不会改变。如泥土搅拌于水中,一会又会有泥沉入底部。这就是不稳定。

5、混合物:

如果只有一种物质,把冰放入液态水中,分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物质,不是溶液。

6、特征:均一、稳定

7、空气也是满足这个条件的,合金也是满足这个条件的。

8、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9、组成: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10、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是固体、气体或液体。

1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1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相溶时,通常把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液体中有水出现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着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13、判断反应后的溶质和溶剂

1、一定量的铁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判断其溶质和溶剂情况?

因为铁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盐酸已经用尽,所以溶质不再是盐酸,而应该是生成的产物“氯化亚铁”,(氢气已经脱离出溶液)。所以溶质是氯化亚铁,溶剂是水没有变化。

2、一定量的碳酸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判断反应后的溶质和溶剂情况?

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后,盐酸也已用尽,,而应该是生成的产物“氯化钙”,(二氧化碳已经脱离出溶液)。所以溶质是氯化钙,溶剂的种类是水没有变化,不过与上题不同的是,此时的水分为两部分“反应前的水”+“生成的水”。

1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15、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16、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17、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不溶质,计算溶液中的溶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只能是已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考点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1、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可放热;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CaO、BaO、K2O、Na2O等)放入水中可放热。

2、硝酸铵溶于水可吸热 。

3、大多数物质在溶解时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如蔗糖,氯化钠。

考点3、乳化作用

1、问: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2、用洗涤剂洗餐具就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3、汽油除油污是溶解原理

4、氢氧化钠除油污是了生了化学反应

相关参考

浑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初中化学第九单元学习内容清单(人教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学习内容清单(点击蓝字可查看微课视频)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形成、溶液、溶质、溶剂(1)把少量蔗糖放进水里搅拌,蔗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蔗糖表面的分子在...

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第9单元溶液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

牛奶是乳浊液还是悬浊液(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第9单元溶液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

牛奶是乳浊液还是悬浊液(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第9单元溶液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

牛奶加水是悬浊液还是乳浊液(干货丨“溶液”知识点大全)

一、溶液与悬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

牛奶加水是悬浊液还是乳浊液(干货丨“溶液”知识点大全)

一、溶液与悬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

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和特点(初三化学《溶液》考点总结(附模拟卷))

...溶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溶液的组成和溶解过程,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乳化现象,关于广义“溶解”的理解,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溶解规律和溶液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性,溶解度,固体物质溶...

泥水是悬浊液还是乳浊液(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溶解与乳化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定义图6-1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泥土(或粉笔灰)加入水中经搅拌后,会以细小固体颗粒形式分散与水中,形成悬浊液(物质是固体,且不溶解)(2)食用...

泥水是悬浊液还是乳浊液(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1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溶解与乳化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定义图6-1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1)泥土(或粉笔灰)加入水中经搅拌后,会以细小固体颗粒形式分散与水中,形成悬浊液(物质是固体,且不溶解)(2)食用...

常见悬浊液和乳浊液(初三化学《溶液》考点总结(附模拟卷))

...溶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溶液的组成和溶解过程,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乳化现象,关于广义“溶解”的理解,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溶解规律和溶液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性,溶解度,固体物质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