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电表上看一个月用电量(1笔电费,2种测算方式,竟产生14倍差距眼见可不一定为实)

Posted

篇首语: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样在电表上看一个月用电量(1笔电费,2种测算方式,竟产生14倍差距眼见可不一定为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怎样在电表上看一个月用电量(1笔电费,2种测算方式,竟产生14倍差距眼见可不一定为实)

虽然本文只是两例个案,再遇到同场景的概率接近零,但希望以案例作为载体,通过案例分析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本文核心想表达的是:造价师凭直觉怀疑可能有问题,但说不出原因,不要放弃,继续探索追寻下去,或许就能领悟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跳出造价思维的“盒子”,解决“盒子”里的造价问题。

根据真实、明确的签证资料,得出的结论会有错吗?

电表费用的争议起因:同期建设的有五座楼:倒班宿舍、行政办公、酒店。其中一座倒班宿舍提前竣工,根据使用需要,优先办理入住,其它楼座还在二次结构施工中,建设方与总包方约定:职工宿舍员工入住后的用电量暂由总包方代交电费五个月,费用汇总后甲方一并转支付给总包方。

建设方的工程师把倒班宿舍用电量的电表表号做了纸面记录确认,工程竣工结算时,总包方把该电表五个月的电表记录和缴费证明一并做了申报,费用为26万元。启动结算审核,总包方质疑费用偏高,但是电表的查表记录和缴费单据客观客观真实,计算过程无误,于是产生了争议。

争议解决的过程:没有充分的理由,只是凭感觉不确认费用,这显然不能成立,当时面临着多方的压力,甚至是揶揄式的质疑,催促依照记录尽快确认,事情变得越来越急迫,如果再拿不出充分的理由,也只能认可。

面对无懈可击、层层递进的证据资料,在一筹莫展中,团队想到跳出造价准确计量的思维,采用类比推算的方式,通过后期倒班宿舍的用电量,推演五个月的估算值。

于是找到了物业管理部门,调用五个月后建设方直接缴费的用电记录,通过使用量类比推算估计费用,用电费=后期平均每月用电量*季节调整系数*五个月的月平均入住人数/后期的入住人数。

为保证严谨度,类比中做到了三点以便夯实数据,确保推算结论的可信度。第一、选择尽可能多的数据,规避典型性的质疑,证明适用性;第二、在每月平均用电量的基础上,测算季节调整系数,规避不同季节用电量不同的质疑;第三、调用入住人员的数量记录,考虑人员的入住量与用电量、电费的比例关系,在周全考虑确保逻辑缜密的前提下,测算出电费 1.8万元。

拿着测算证据、推算底稿来到谈判桌,面对14倍(26/1.8)差距的电费,终于查明了原因:尽管结算申报所有依据都是真实的,但该表号电表数据并不只是用在倒班宿舍员工专项计量,也包含了其他楼座工地现场施工用电,电表记录=倒班宿舍员工用电+部分区域施工用电,建设方只需要承担其中的员工用电部分,而不是该电表的全部电量,原因查明了,接下来争议的解决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依据图纸标注和合同清单,计量的结果会有错吗?

医院的弱电分包合同结算,按照合同价+变更洽商的惯用框架模式申报,其中原合同清单中依据施工图纸标注,单独列示了护士站电脑购买安装一项。

针对弱电单位申报的合同价格+变更费用的工程结算,按照习惯的造价审核逻辑,合同内容没变化,执行原合同价,双方重点对变更洽商部分做详细量价核对,几番争论协商,达成一致后,加上原合同价格作为总的核定后结算费用。

在出具正式的审核意见前,建设方的造价人员拿到咨询公司的初审意见,再次对工程结算做整体浏览梳理复核,当看到了清单中的计算机采购一项,突然联想到工程移交后,医院运营的信息部门采购过一批电脑,于是,怀疑会不会有重复,质疑是否真的弱电分包做了采购。

即刻联系了院方的信息采购部门,对此事进行复核,得到了护士站电脑医院自行采购的明确回复,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信息部提供的电脑品牌档次信息,再次对护士站使用电脑同进行了现场核验,也证实了护士站的电脑确是院方后期采购,而非弱电分包单位。

完整地将所有的采购、勘验证明资料,提供给弱电分包单位的预算人员,心平气和地请他们询问本单位的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再次确认,很快分包单位接受了核减25万计算机采购费用的审核意见。

复盘分析

案例中争议的产生、解决过程叙述完了,回过头去,复盘做拆解分析:

案例一的思维突破点在于:突破了工程造价准确计量的思维模式,用比例估算做尝试推算,挖掘问题的原因,以物业管理部门后期用电缴费资料为基础,推断出电表数据并非倒班宿舍单独使用,从而使看似无解的争议得到了心服口服的解决。

案例二的思维突破点在于:实际场景永远比规则复杂,依据图纸,参照清单单价、合同范围内未发生变化,合同价不变,这些造价原则都正确,但实际工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工程记录遗漏的现象也客观存在,任何人的工作不可能做到100%,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把事情做正确是造价人首要的任务,而不是在抱怨事情产生的原因浪费太多精力,既然有怀疑就想办法去取证,案例中通过咨询工程移交后院方信息部门,证实起初的怀疑,使25万的造价费用得到了客观核减,在尽责的同时呈现了造价人的职业价值,收获了职业的尊重。

延伸思考

造价的初级阶段,通常是在比规范规则的记忆、熟练运用和计量速度,但造价做到一定层级之后,就不能满足于仅仅是这种硬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有造价人员下意识的反应,沉淀直觉和软实力。

硬实力的积累和学习有章可循,但软实力的积累和提升,就必须投入得十分用心和深度感悟;硬实力可以通过勤奋反复实践训练提升,软实力上差距的缩小则需要思维的开放性、以及触类旁通,追赶起来更有难度,就像一名老中医把控用药,原理相同,但治疗效果大不同。

一句话共勉:用专业的思维和专业的方法解决专业的问题。这句话正确无误,但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仅做到这些还不够,需要凭直觉调用软实力,用专业边界以外的思维,更好解决专业内的问题。


*本文系赵平原创,独家来稿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


相关参考

插卡电表怎么给实际用电量不符(奇怪云闪付、支付宝、国家电网交电费,金额怎么不一样呢?)

今天收到国网福建电力通知交电费,以前都经常在支付宝交费。家用两相电支付宝查询显示电费110.12元,微信上显示110.12元,云闪付显示75.24元,国网福建电力也是显示75.24元,弄不明白为啥电费金额不一样呢?再去查下三相电...

智能插卡电表怎么调慢(怎样才能让电表走得慢?不用偷电,电表也能“变慢”快来看看)

...很多家庭最关心的问题,看着高昂的电费单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下省电的事情,可以为大

我想安一个独立的电表(电工掩护网吧4年偷电102万度,法院判了)

...持续数天,无论机关、单位(公司)、家庭,飞速运转的电表,都让人肉跳心疼。电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日,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案,被告人许某某是物业公司的一名电工,收取好处费...

智能电表(农户换了5A智能电表,电费明显增多,电表有猫腻?冤枉供电部门了)

...换成了5A智能电表,但换了电表后,一些农村人感觉每月用电量增加了,电费也增多了不少。于是一些问题便开始出现在农村人的脑子里。比如换成智能电表后用电量为何会增加、智能电表在出厂后供电部门为何还要拿回去自己...

旧电表(电表明明没有坏,为啥却被电力公司频繁更换?难道跟电费有关?)

...现在用电越来越贵。而说到计算电费的一大主要工具就是电表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自己家的电表都会被电力公司要求换新的,这也一度令人不解,这些电表明明没有用坏,为什么还要频繁换新呢?...

新式电表怎么看电费数(家用电度表)

家用电度表家用电度表的选择1.家用电度表的型号、尺寸及参数家用电度表是专门为家庭使用而设计的。它的正式名称叫单相有功电度表。通俗也有叫它为千瓦小时计、火表、积算电力表。这种电度表,主要用于测量用户从电站...

怎样看电表还有多少电(分享用手机查自家电费余额)

我主要是分享给老年人,年轻人都会。我在这里只是针对国家电网的用户,其它供电部门的另外再说。我们这里以前是用的插卡电表,电表上面可以显示余额,只要我们经常看看自家的电费就不会造成断电的情况,再往前说那种...

清远电量校正(7月广东居民电费账单“创新高”天热和阶梯电价是主因)

...7月31日至8月4日的电表计量数据进行抽样分析,数据显示用电量已随气温下降,回落到往常水平。7月高温天数

清远电量校正(7月广东居民电费账单“创新高”天热和阶梯电价是主因)

...7月31日至8月4日的电表计量数据进行抽样分析,数据显示用电量已随气温下降,回落到往常水平。7月高温天数

智能节电器原理(每月电费多不多?不用偷电,电表也能“变慢”十分值得珍藏)

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用电表量更是每日暴走,特别开大功率电器,例如空调,微波炉等等,用电就像把钱丢掉一样快,所谓花钱如流水般,电费之大的确是家庭的一大开支。电视机音量、亮度恰当。电视机的耗电与电视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