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确定我想要去哪里(《思考的框架》 笔记与导图)

Posted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很确定我想要去哪里(《思考的框架》 笔记与导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很确定我想要去哪里(《思考的框架》 笔记与导图)

著名的邓宁-克鲁格效应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此也就不会主动通过终身学习去持续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且,大多数人即使遇到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观点或事情,往往也不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以提高认知,这主要是基于《思考的框架》这本书里提到的三个原因:

1)缺乏准确的视角;

2)自尊心作祟,不愿承认自身的局限性;

3)负责决策的人往往并不是直接承担后果的人。

具体来说,《思考的框架》这本书分享了帮助人们做出更好决策的9个思维模型

1)地图不等于疆域本身;

2)能力圈;

3)第一性原理;

4)思想实验;

5)二阶思维;

6)概率思维;

7)逆向思维;

8)奥卡姆剃刀定律;

9)汉隆剃刀定律。

这些思维模型并非作者首创,然而作者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这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有帮助。


事实上,你只是自以为知道。

你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建立在不完整的知识基础上的,

你其实并不了解这些知识的本质,

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目的为何,

对于其他事物也知之甚少。人完全有可能生而无知。

——理查德·费曼

地图不等于疆域本身

核对现实情况。

核对现实情况

在我们看来,地图比土地

更加真实。

——D.H劳伦斯

反映现实的地图并非现实本身。即便是极其精细的地图也绝不完美,因为它们只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地图的要素

1. 地图与疆域的结构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2. 两个相似的结构具有相似的“逻辑”特征。

3. 地图不等于实际的疆域。

4. 一张理想的地图,其内容应该包括地图的地图、地图的地图的地图,等等,无限循环。

但我的全球定位系统没显示前方是悬崖

地图不是万能的,地图/疆域的最大问题在于,疆域的某些风险没有显示在地图上。

尽可能准确地使用地图或模型

1. 最终仍以现实为准

2. 考虑制图师的因素

3. 地图可以影响疆域


能力圈

你的知识盲区在哪里?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某些

地方很聪明,而且我会待在

那些地方的附近。

——托马斯·沃森

什么是能力圈

怎样才能得知自己何时拥有了能力圈

如何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

怎样应对能力圈之外的事物

打造和维护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个关键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监测,以及反馈。

首先,你必须愿意学习。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你可以从自己过往的经历中学习,也可以通过书籍、文章和对话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

其次,针对自己已经或想要确立能力圈的领域,你需要监控自己的业绩记录,更要有勇气对自己进行诚实的监测,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反馈。

最后,你还必须偶尔征求外部反馈,这有助于你打造自己的能力圈,也是维护能力圈的关键。


第一性原理

回归基本。

我不知道人们是怎么了:

他们不是通过理解来学习,

而是通过其他方式,

比如死记硬背。

他们掌握的知识是

如此不堪一击!

——理查德·费曼

第一性原理是逆向分析复杂情况、释放创造力的最佳方法之一。第一性原理有时被称为“第一原理推理”,它是一种工具,通过将最基础的理念或事实从由此产生的假设中剥离出来阐明复杂的问题,剥离后剩下的都是精华。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和“五个为什么”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1. 澄清你的想法并解释想法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2. 对假设提出挑战。(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如果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呢?)

3. 寻找论据。(我该如何支撑自己的论点?论据来源于哪里?)

4. 思考其他可能的视角。(别人可能有什么想法?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对的?)

5. 探究后果和影响。(如果是我错了,该怎么办?如果我错了,会有什么后果?)

6. 质疑最初的问题。(我为什么会那样想?我的想法对吗?从推理过程中,我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想实验

想象一切的可能性。

思想实验是指“用来探究事物本质的想象工具”,包括哲学和物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会利用思想实验来探究未知的领域。思想实验可以开辟调查和探索的新途径,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可以帮助我们挑战不可能,评估行为的潜在后果,重新审视历史,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还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最佳路径。

与科学方法相似,思想实验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提出一个问题;

2. 进行背景研究;

3. 构造假说;

4. 通过(思想)实验进行测试;

5. 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6. 与假说相对比并相应进行调整(提出新的问题等等)。


二阶思维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几乎每个人都能预见自己的行动所造成的直接结果。这种一阶思维简单、安全,但以这种思维方式,你肯定会和其他人得到相同的结果。二阶思维则要求我们进行更长远、更具整体性的思考,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及其最直接的结果,还要考虑更深层次的结果。

二阶思维与实现长期利益: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想要实现的长期效果,避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冲昏头脑。二者的选择往往是矛盾的,就好比我们为了长期的健康选择放弃糖果带来的即时快感。一阶效应就是由糖果提供的这种快感,但经常吃糖果会产生怎样的二阶效应呢?我希望十年后自己的身体或者生活变成这副模样吗?二阶思维要求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否可以带领我们抵达理想的彼岸?

构建有效的论证:二阶思维可以帮你规避问题、预测挑战,从而提前加以解决。


概率思维

概率有多大?

探索未知和不可控的事物时,

概率论是我们唯一可以依赖

的数学工具。幸运的是,

这个工具虽然复杂,

却非常强大、方便。

——本华·曼德博

贝叶斯思维(也可以称为贝叶斯更新)的核心内容如下:鉴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较有限,但了解到的信息都十分有用,而且会不断遇到新的信息,我们或许应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认真考虑已知的内容,越多越好。贝叶斯思维告诉我们,在做决定时要使用所有相关的已知信息。统计学家可能会称其为“基本比率”,也就是吸收有关过去情况(比如你现在所处的情形)的外部信息。

肥尾曲线:钟形曲线很棒,易于理解,也方便使用,它的专业名称叫作“正态分布曲线”。集中分布在中间位置,两端逐渐下降,呈波浪状。区别就在于尾部。钟形曲线两端的极端情况是可以预测的,距离均值的偏差有限,但肥尾曲线的极端情况并无上限。

高效的概率思维意味着你首先要大致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因素,估计自己有几分胜算,验证假设,然后做出决定。在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况下,我们可以更有把握地采取行动。我们永远无法精确地预知未来。概率思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来评估未来可能的世界面貌,以便我们有效地制定战略。


逆向思维

转变你的视角。

衡量一流智力的标准是

能够在头脑中同时持有两种

相反的观点,

并且仍然保持大脑的正常运转。

比如,一个人应该

既能够看清前路希望渺茫,

又能下定决心力挽狂澜。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在生活中运用逆向思维有两种方法:

1. 先假设你要证明的内容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然后找出还有什么其他需要为真的条件。

2. 与其直接瞄准目标,不如深入思考你需要避免什么结果,然后看看还有哪些剩余的选项。

在需要改变的情况下,对变化进行成功的管理需要运用逆向思维。以下是对该过程的简要说明:

1. 找到问题所在;

2. 描述期望目标;

3. 列出朝期望目标发展的所有驱动力;

4. 列出朝期望目标发展的所有阻力;

5. 制订解决方案!这一步可能包括加强或增加步骤3中的驱动力,以及减少或消除步骤4中的阻力。

即便我们富有逻辑性,大多数人也会在步骤3之后停滞。一旦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就会专注于需要落实的事项,比如新的培训或者教育项目、信息收发以及市场营销,从而实现目标。但勒温提出的理论表明,消除实现目标道路上的障碍同样有力。


奥卡姆剃刀定律

简单点儿就好。

任何人都能把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创造力就是把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查尔斯·明格斯

奥卡姆剃刀定律以中世纪逻辑学家威廉·奥卡姆的名字命名,它是我们在不同的解释中进行选择的基本规则。奥卡姆写道: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更倾向于最简单的解释。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被证伪,也更易于理解,通常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奥卡姆剃刀定律不是什么铁律,而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倾向和思维框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不同的模型具有同等的解释力,那么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较为简单的那个解决方案就足够了。

简单的解释相比复杂的解释更有可能是正确的,这有助于我们节约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汉隆剃刀定律

不要做最坏的打算。

我需要仔细听,

才能听到没说的话。

——图利·马东塞拉

汉隆剃刀定律目前已经难以溯源。它指的是,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在复杂的世界中,使用这一模型有助于我们避免妄想和偏执。如果我们拒绝假定一切糟糕的结果都是坏人的错,那我们寻找的就是可能的选项,而非错失的机会。这个模型是在提醒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提醒我们时刻扪心自问,对于已发生的事情是否还有其他合理的解释。包含主观意图最少的解释往往就是可能性最大的解释。

汉隆剃刀定律表明,在一个行为背后所有可能的动机当中,耗费最少精力的动机(比如无知或者懒惰)比需要主动恶意的动机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汉隆剃刀定律最终证明了真正的坏人比你想象的要少。人非圣贤,是人就难免会犯错,会陷入怠惰因循、思虑不周和动机不良的陷阱。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个真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轻松、更美好,也更高效。


可证伪性

当且仅当一个理论与可能的经验发生冲突,

因此原则上可以被经验证伪时,

这个理论才属于实证科学。

——卡尔·波普尔

必要性和充分性

我们常常误把必要性当作充分性,以为拥有了一些必要条件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或者得到期望的结果。

资本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努力工作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智力也是必要不充分条件。亿万富翁的成功需要所有这些条件,当然还有更多其他条件,外加大量的运气。这也是成功没有固定公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学上称之为“集合”。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集合是充分条件集合的子集,而且充分条件集合本身要比必要条件集合大得多。如果不会区分二者,我们很容易被错误的故事误导。

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

不具备相关关系

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介于-1和1之间)可以衡量二者共同因素的相对权重。

完美的相关关系

相反,有些指标则完全依赖于同一因素。

弱到中度的相关关系

在人文科学中,相关系数为1的现象少之又少。然而,两种现象之间存在弱到中度的联系且能解释得通的情况却数不胜数。

因果关系

只要相关关系并非完美,极端情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不管是否采取额外的行动,最好的情况总会慢慢变糟,而最坏的情况也总会慢慢变好,这种现象叫作“均值回归”,意味着我们在确认因果关系时要格外小心。

相关参考

歌词很确定我想要去哪里(方文山:我52岁了,想做些歌词办不到的事)

澎湃新闻记者钱恋水词人不满足只有旋律作伴,想给文字找新的处所。这几年方文山全心投入当代艺术,想给老文字第二次生命。商代的四足鼎给他看中,用一百多个工业时代的零件替换它的肉身。铭文是《烟花易冷》,他花了...

数学单元思维导图的好处(思维导图究竟是啥?核心解读就这儿了)

...统笔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更直观,能够让我们快速抓住想要传递的信息本质,发现问题所在,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思维导图从哪些方面写(思维导图究竟是啥?核心解读就这儿了)

...统笔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更直观,能够让我们快速抓住想要传递的信息本质,发现问题所在,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梳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从思考的角度来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① 发散思考由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就是发散的,所以它可以驱动并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思考。千万不要小看思维导图的这个功能。懒惰是人类的本性,有了一个方法就不愿意再主动去思考其他方法,即使其他方法可能更加有效果。...

思维导图是什么样的(带你写出有价值的文字:思维导图)

教育类文章01.快速阅读确定图书内容的中心主题这课讲了:什么样的文字才算有价值呢?以及怎样写出有价值的文字?02.搭建框架通过框架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黄金圈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搭建框架是什么这课讲的是...

思维导图对孩子的好处有哪些(有了思维导图,孩子学习效率将会提高至少一倍)

...子思维导图课,让你的孩子尽快学会全面、有序、高效地思考问题。思维导图具体来说有哪些作用呢?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分清各类抽象的概念,帮助他们高效地阅读书籍,帮助他们建立分类关系等。对...

思维导图是否真的有利于记忆(思维导图为何可以帮助孩子记得更容易)

...也觉得很辛苦。我记得在初中高中的时候为了背书曾经把笔记课文录成磁带,反复听,就为了记住,好考试。那么如何让孩子在记忆这件事上少费点力气呢?学了思维导图后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秘诀在里面呢。大家先来体验下...

思维导图如何添加线条(绘制思维导图并没有想象的困难,十分钟教你学会,建议收藏)

...子,让孩子尽早的接触这种工具,帮助她更好的去学习、思考和记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尝试,现在我基本上也能灵活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了,鉴于好几个朋友都私聊问我如何制作思维导图,我今天就来和...

思维导图软件怎么用(思维导图软件入门,实用又好看)

...接,以表达发射性思维的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和可视化思考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脑图已广泛应用于读书笔记、时间管理、商业策划、学习备考、高效演示等多种场景。思维导图...

幕布思维导图怎么用(极简主义下,Effie与幕布的碰撞,思维导图的正确打开方式?)

...子,闲着也是闲着,顺手拉出电脑里两款标榜极简主义的笔记应用做了个对比。极简是生活的态度。相对于极简主义者来说,黑白灰是永远不过时的色调。既然,Effie与幕布都举起了极简的旗号,而且同样以笔记应用的身份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