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瓷碗(匠人丨景德镇,一只青花瓷碗的长成记)

Posted

篇首语: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强化瓷碗(匠人丨景德镇,一只青花瓷碗的长成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强化瓷碗(匠人丨景德镇,一只青花瓷碗的长成记)

元青花,江西出土,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国,瓷器,这两个词已经是密不可分了。平常生活中,瓷器总伴随着我们。但一只瓷碗,按照古法全手工制作的青花瓷碗,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真的是段复杂而有趣的故事。

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这真的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一般说来,古法制作一个瓷器需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舂泥、拉坯、印坯、利坯、画胚、施釉、开窑……景德镇的老匠人一生只从事一项工作,拉坯的一辈子拉坯,烧窑的一辈子烧窑!每一步技法都是需要多年经验的积累。是他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有着这么一处以古法传统工艺来制作瓷器的作坊。走进作坊,一排排未经烧制的瓷坯宛如素颜的少女,静雅而纯净。作坊里集合了许多老匠人,经过他们的劳作,素颜美女就会穿上华丽的釉衣,绽放出惊人的美丽。就让我们随着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一探这瓷器制作背后的秘密。

王炎生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岁开始学徒,擅长圆器拉坯,今年77岁。拉坯,是器物成型的雏形制作。做坯师傅用木棍搅动轱辘车盘使其快速旋转,随着双手手形不断变换,车盘上的泥料也在不停地变化,一个碗一个葫芦飞快的就出来了,像变魔术。今年王师傅还和日本制陶高手PK,以圆形葫芦瓶完胜。他还特意做了个葫芦给我们看,然后掰开一节,中间全是空心的,真神奇。

汪会政老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岁开始学徒,擅长圆器印坯。今年75岁。拉坯出来后大小会有些不一。放在阴凉处等到半干时,将粗坯套在模具上以手按拍的整形,使坯体周正匀结,这样每个瓷器坯体规格就很标准了。这便是印坯工序。

陈圣发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岁开始学徒,擅长圆器利坯。今年已经83高寿了!你能看出来吗? 利坯就是将瓷器粗厚不平的多余部分去掉,让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如一。陈师傅手里的刀叫利坯刀,修一个碗要4把刀,每把刀有3个步骤,每个步骤要至少学3年,4X3X3=36年!这技术学起来半辈子就去掉了。

张华金老人,77岁。这道工序叫剐坯,一般开始拉坯时会在底部留一点泥坝子方便拿着做活。但大家用碗都知道,底部是要掏成中空的,方便留落底款。这位师傅就是专门削碗底的。这道工序稍微不注意,坯很容易就会碎。

汪申芳女士,省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18岁开始学徒,擅长画坯。今年51岁。用画笔蘸着青花料在坯胎上作画,是青花瓷器工序中最美的一处。她的绝活是一手旋转碗,一手绘制,中间没有任何停顿,一笔画出一个圆圈。

占香生老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岁开始学徒,擅长圆器刹合坯。今年74岁。刹合坯就是上釉。在坯件的外面上一层玻璃质釉,这样瓷器烧成后表面会很光润。老先生手之稳,一手一个碗放到质釉的液体里,碗的外面刚刚全涂上了一层,但碗内一滴都没沾上,真的很厉害。

他们都很淡然自若的工作着,那些神奇的动作对他们来说就像喝杯水一般简单。这些沾满了泥浆的手,都是一双双点石成金的无价之宝。而当我们得知他们的真实年龄一般都在60-80岁时,真心羡慕嫉妒恨啊。怎么可能?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不是做这种手工活,心态都很平稳闲定,能让人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作坊里,看不到年轻人。我们感慨是不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面临失传的危险。难道我们以后只能通过博物馆里的精美瓷器,来感慨老辈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吗?还好,听讲解员说,要得到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号,除了本身要技高一等外,还得有一些徒弟传承手艺。其实,古窑民俗博览区把这些民间高手集中在一起,对文化的传承也是贡献相当大了。

经过纯手工制坯、手工绘画,自然也要用古法柴窑烧制了。镇窑不是现代的复制品,而是乾隆时期留下的真正古柴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镇窑点火两次,一切流程都是按照古法全凭把桩窑工经验操作。燃料是马尾松木。经过窑烧后出来的成品,松脂渗入瓷器的毛坯中,色泽淡雅,手感温润。是现代气窑所不能比拟的。

清雍正1728年,是清朝督陶官唐英来到景德镇上任的时间。唐英的到来,开创了景德镇御窑的鼎盛时期。今天,古窑民俗博览区重新点燃熄灭了14年的窑火,以“镇窑1728”为这些新的青花瓷命名。在我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碗,而是蕴含着千百年的历史传承,美得惊人。

联系我们

主编:王成业

微信:823721174

邮箱:sixiangart@126.com

网站:www.sixiangart.com

新浪微博:@私享艺术

相关参考

海底文物(一只沉睡海底百年的青花瓷碗——探访舟山水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舟山境辖海域2万多平方公里,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海洋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陆续发现了“海天舰”沉船、东极达直岙沉船、花岛江礁沉船、虾峙鲚鱼礁沉船等多个水下文物遗存或遗迹。修订后的...

民国景德镇瓷器(百年珍贵瓷碗,捐赠博物馆,填补空白)

江西景德镇瓷器闻名海内外,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还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在民国以前,就有大量景德镇瓷器在襄阳销售。今天上午,樊城一居民就将一件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珍贵瓷碗,捐给市博物...

永乐甜白瓷碗(永乐瓷器有“三宝”:甜白、青花、鲜红釉)

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二十二年)明朝永乐时期的瓷器艺术独创与多元兼具,堪称东亚工艺美术史的高峰。“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是永乐皇帝对自己心爱瓷器的赞誉,这些合于永乐皇帝心意的瓷器,...

搪瓷碗对人有害吗(搪瓷碗对健康有害吗?以前耐用又能装的“猪油碗”,如今已被淘汰)

...物件很亲切。没错,就是在八十年代左右,非常流行的搪瓷碗。在那个时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的身影。做饭时用它来盛放猪油,过年的时候用它来装饺子馅。用完把搪瓷碗的盖子一盖,干净又卫生。在那个时候,喝水时用的...

库存仿瓷快餐餐具(仿瓷碗不安全?使用时要注意这些)

仿瓷碗一般由密胺树脂材料制成,密胺树脂又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通过三聚氰胺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粘合并热固化形成。质量合格的密胺树脂餐具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但仿瓷碗不能用来装...

树脂做的工艺品有毒吗(贵州1岁女童患上白血病,只因用了“仿瓷碗”,这种碗有多可怕?)

前段时间,科普中国曝光了“仿瓷碗”的内部,称这种平时很常用的碗,却可能对身体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同时,央视等媒体也都纷纷进行报道,称仿瓷碗使用不当,会让它变成“夺命碗”,而且已有多人中招。我们来看案例...

怎么鉴定碗的年代(搪瓷碗对健康有害吗?以前耐用又能装的“猪油碗”,如今已被淘汰)

...物件很亲切。没错,就是在八十年代左右,非常流行的搪瓷碗。在那个时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它的身影。做饭时用它来盛放猪油,过年的时候用它来装饺子馅。用完把搪瓷碗的盖子一盖,干净又卫生。在那个时候,喝水时用的...

江头市场补牙费用(95后诗人星芽去世丨诗歌选)

...倒在酒馆外面虫鸣醉倒在布旗幌上野獾子醉倒在无数只青瓷碗里小酒馆空空野地里的高粱泛出醉意颗粒金黄卷曲小酒馆的外面没有手风琴架子鼓萨克斯管没有喉咙咕咚咚响的老醉汉小酒馆的外面只有一条河两座山丘几只灵猴盘蹙...

江头市场哪里有补牙(95后诗人星芽去世丨诗歌选)

...倒在酒馆外面虫鸣醉倒在布旗幌上野獾子醉倒在无数只青瓷碗里小酒馆空空野地里的高粱泛出醉意颗粒金黄卷曲小酒馆的外面没有手风琴架子鼓萨克斯管没有喉咙咕咚咚响的老醉汉小酒馆的外面只有一条河两座山丘几只灵猴盘蹙...

碗拼音怎么写,搪瓷碗拼音怎么写

1、碗,汉语一级字,读作碗(wǎn)。2、盛饮食的器具,口大底小,一般是圆形的:饭碗、茶碗、买了几个碗。像碗的东西:轴碗儿。姓。3、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