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指的是什么(今日古诗鉴赏《滁州西涧》)

Posted

篇首语: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幽草指的是什么(今日古诗鉴赏《滁州西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幽草指的是什么(今日古诗鉴赏《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相关参考

滁州西涧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滁州西涧》表达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柰、忧虑、悲伤的情怀。2、《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

潼关的修辞手法(「冲关大语文」古诗词鉴赏——望岳 「唐」 杜甫)

冲关话文常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称为“诗圣”,其诗历来享有“诗史”之称。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

潼关的修辞手法(「冲关大语文」古诗词鉴赏——望岳 「唐」 杜甫)

冲关话文常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称为“诗圣”,其诗历来享有“诗史”之称。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

湘江的诗句(「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雪竹,不负岁寒心)

竹子,四君子之一,是君子之花,有着超凡不俗的品格。“岁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每当秋风拂去,寒冬将至时,竹子,依然青翠不惊寒。 雪中的竹子,虽然竹枝会被大雪压弯,但竹子却更加坚韧,力求上进显挺拔身姿。...

湘江的诗句(「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雪竹,不负岁寒心)

竹子,四君子之一,是君子之花,有着超凡不俗的品格。“岁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每当秋风拂去,寒冬将至时,竹子,依然青翠不惊寒。 雪中的竹子,虽然竹枝会被大雪压弯,但竹子却更加坚韧,力求上进显挺拔身姿。...

水绕青山山绕水全诗(「诗词鉴赏」秋水娟娟秋露凉,古诗词里的秋水,​一江秋水碧湾湾)

秋水涓涓,倒映着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面。秋水自然碧,古诗词里的秋水,是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宁静致远的画面;是杜甫诗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的牵挂之情;也是王维画中的“寒山转苍翠...

新旧交替的优美诗句(诗词鉴赏-古诗词里的暮秋,遇见最美暮秋 层林尽染 风光无限)

...。看红黄交替、叶落归根,如晨钟暮鼓,似鸟语花香。在古诗词里遇见最美暮秋,层林尽染,风光无限!汴上暮秋唐-许棠独立长堤上,西风满客衣。日临秋草广,山接远天微。岸叶随波尽,沙云与鸟飞。秦人宁有素,去意自知...

昆否帘哦拥后边是啥(【诗词鉴赏】古诗词里的丁香花,忧伤哀婉,如纯洁的初恋)

丁香花开,香气袭人。丁香花花色有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丁香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是纯真无邪、初恋、谦逊、忧愁思念、哀婉、光辉,寓意着爱情和暗结同心的希望。丁香的花蕾...

燕舞全自动电脑裁线机(诗词鉴赏-十二首春柳古诗词,感受春之勃勃生机,感受春柳之美)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杨柳已吐露出一簇簇嫩绿新芽,迎接着春天到来,正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

燕舞全自动电脑裁线机(诗词鉴赏-十二首春柳古诗词,感受春之勃勃生机,感受春柳之美)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杨柳已吐露出一簇簇嫩绿新芽,迎接着春天到来,正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