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吗(暑假预习丨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思维导图+易错知识汇总)

Posted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吗(暑假预习丨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思维导图+易错知识汇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吗(暑假预习丨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思维导图+易错知识汇总)

很多同学都会利用暑假时间预习下学期的新课,特别是开学之后就是初三的同学们,而化学又是初三才接触的新科目,同学们心里难免会有一些恐惧感和好奇心。

今天,包学习APP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实用高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预习法,并附有易错知识汇总,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化学。



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和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饮料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0.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其电荷数(注意正负)。

12.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氟氧化物中氧为正价。

13.氢一般为+1价,但活泼金属的氢化物(如NaH)中氢为-1价。

14.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15.多数气体单质是双原子的,而稀有气体都不是;多数液体和固体单质是单原子的。

四、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五、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

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和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六、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0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七、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不是因为空气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是因为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使得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2.降温灭火时,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变,而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下。

3.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

4.甲烷不是最清洁的能源。

5.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但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本文转载自包学习网站。

习惯是慢慢养成的,不要总是想道理你都懂就是坚持不下来。

这些都是简单但高效的习惯。

要加油学习哟~你的化学包学习APP承包喽!


相关参考

物理辅导班(暑假哪里有好的八年级物理辅导班)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联系名思教育张老师:15665139259校区地址:公园佳苑1期106思智教育(名思教育)在初中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良好学习习惯的自我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近期作用是可以使自己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中,远期作用是使...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生活中的化学——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CO2),是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形成的雪花般的固体,经过压缩后制成干冰。在标准大气压下,干冰受热会直接气化(升华),不像冰熔化后会留下水迹,因而得名“干冰”。使用干冰人工...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是(生活中的化学——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CO2),是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形成的雪花般的固体,经过压缩后制成干冰。在标准大气压下,干冰受热会直接气化(升华),不像冰熔化后会留下水迹,因而得名“干冰”。使用干冰人工...

八年级上学期学习方法技巧

1、学习三部曲,提前完成预习,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之前,应完成提前预习,除了他行提前课程的学习外,每天晚上都应预习第二天的知识,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听讲,有高层次的收获。数学能力的培养...

泥沙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吗(知识点丨初中化学溶液基础知识汇总,假期预习必备)

暑假过半,开学也不远了,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溶液相关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先收藏,大致了解一下到底要学什么,以后学习起来也有条理,有侧重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

泥沙能用过滤方法分离吗(知识点丨初中化学溶液基础知识汇总,假期预习必备)

暑假过半,开学也不远了,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溶液相关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先收藏,大致了解一下到底要学什么,以后学习起来也有条理,有侧重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

氢氧化钙是否溶于水(「开学预习九年级下」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跟着小团团,每天进步一小点今天的这篇推文中小团团给大家提前准备了九年级下开学的化学复习资料第11章-第12章每一个小小的关注都能让你离满分更近11盐、化肥复习重点1、粗盐提纯2、复分解反应3、常见化学肥料的种类4、...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是什么线(暑假预习: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开学一定用得到)

更多电子版学习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小学资源园地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直接下降形成降雨。→小冰晶直接下降形成降雪注: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环境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汽在冷却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云)→云层加厚形成降雨

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直接下降形成降雨。→小冰晶直接下降形成降雪注: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环境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汽在冷却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云)→云层加厚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