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婆媳关系纷争的心理

Posted

篇首语: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谈婆媳关系纷争的心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谈婆媳关系纷争的心理

2、浅谈婆媳关系矛盾的根源

谈婆媳关系纷争的心理

为什么婆媳关系不大容易相处和谐呢?有的研究者依照弗洛伊德的思路,从婆媳对儿子兼丈夫的情感占有欲及“恋母情结”等角度去解释。

晚上吃过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堆老太太聚在小弄堂里,谈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议论儿媳妇的长短,就是那些迈进丈夫家多年的年轻女性,有空聊天的时候,也不免把聚会变成了声讨婆婆大会或者诉苦大会。在各种家庭关系当中,婆媳之间的关系大概是最不容易相处的了。这样一来,处在婆媳之间的那位儿子兼丈夫,为了维系双方的关系,受过多少夹板气,赔了多少笑脸,编了多少瞎话,也是可想而知的。

为什么婆媳关系不大容易相处和谐呢?有的研究者依照弗洛伊德的思路,从婆媳对儿子兼丈夫的情感占有欲及“恋母情结”等角度去解释。当我们尝试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时,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婆媳双方常常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结果两方都不满意。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在对各种人际关系分类时,会采用一个双维度的标准。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身份角色的距离,一个维度是关系中两个人的真情交换和义务履行的均衡。

在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父母儿女以血脉相连,在以父子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里,亲子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相形之下其重要程度都会弱一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些关系是与生俱来的,或者是由角色身份固定下来的。因此,我们对这些关系在情感表达上就形成了各自的区别。

对此,着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等差之爱”。意思是说,在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手足之间都有来自角色身份规定的情感。这也就是梁漱溟先生所说的“应有之情”。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伦理规范,也有不同的情感类型。

此外,抛开身份角色来说,当两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交往,就会形成恩恩怨怨,以及对于一个人的爱憎好恶。比如说,当我们非常崇敬自己的父亲时,除了有一种儿女对父亲的敬重之外,还会因为他的个人品德而佩服他,有一种超越亲缘身份的评价。这就是“真有之情”。

一般来说,在家庭生活中,由于家庭成员不仅有很近的血缘关系,而且还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同时具有最切近的应有之情和最淳厚的真有之情。

当原本没有亲缘关系,“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于相爱“走进一家门”的时候,主要是被“真有之情”推动的。

婚姻不仅带来了夫妻关系,而且也带来了一大串家庭关系身份,新娘子一下掉进了一张关系网当中,需要四面应付。婆媳关系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而对于媳妇来说,婚前与夫家的人一般交往比较少,所以,对丈夫是真有之情,而对公婆和夫家其他成员就只有应有之情。

应有之情只是一种根据角色规定的情感,例如传统伦理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这种义务之情由于仅仅是义务,很容易让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

媳妇心里会想,我们之间没有交情,我不是你从小带大的,因为结婚,我就要对你百般照顾,我自己的父母我还没来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现在这样我就很不错了。婆婆心里会想,你在我家里出出进进,就是一家人了,你应该像个儿媳妇的样子啊!一方强调真有之情,另一方强调应有之情,两方都不满意。

我想,因为婆婆,儿媳才会遇到这么好的儿子,因为儿媳,将来才会有人代替自己照顾儿子,所以,只要包容,忍让,婆媳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浅谈婆媳关系矛盾的根源

对于已经步入婚姻的夫妻来说,婆媳关系时常最不容易相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心理专家运用精神分析为大家精细的讲解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产生的问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连接比较紧密。这个紧密从形式上的婚后子女仍然会花很多时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到内容上的内在上的情感链接都非常的深入。这会让移情的发生变的比较的容易。人们把早期经历过的和亲生父母亲积累下的各种各样的情感投射到当前的关系里。于是造成了婆媳关系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本文很好的分析了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残留,以及投射的机制。

于是有的朋友问,为什么不讲该怎么解决。其实这是精神分析治疗的一个特点。精神分析治疗的解决方案蕴藏在分析之中。或者说分析的过程就是治疗的过程。通过分析,让我们了解我们的内心,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区分现实和想象。我们会发现我们和外界的关系, 尤其是亲密的关系中,除了客观的文化差异,利益冲突,权利争夺,沟通障碍之外,还存在有一些和现实无关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内在的投射。也就是说,那些怨恨,愤怒,挫折感等等之类的东西其实通常不是由外部世界引发的哦,而是深藏于我们的内心。当外部世界遇到一个合适的载体,这些深藏内心的情绪就会被瞬间激活。演绎出各种各样的爱恨情仇。所以如果你能够区分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就能够更好的调整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就像你走在路上被绊倒了很生气,如果别人是故意的你当然很愤怒,如果你发现只是自己踩到了自己,那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所以,觉察让我们拥有一颗自由的心!

婆媳关系总女人们茶余饭后永不停歇的话题,年轻的女人们在讨论婆婆,而年长的女人们在数落着媳妇的种种不是,但我们发现媳妇和公公似乎没有这么多矛盾,我试图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入手,探索婆媳关系来自无意识中矛盾的根源。

当一个孩子从母亲子宫内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孩子无意识里便种下了对母亲的仇恨的种子(为何要将我与你分离?子宫内是如此的安宁与舒适)。

接着开始哺乳,孩子进入了口欲期,在这个时期,吃不仅仅是生理需要,同时也是心理,情感需要,当婴儿嘴里含着母亲乳头的时候,他似乎感觉回到了共生期,在最初的哺乳期,孩子还分不出与母亲的界线,但他或她很快会发现,母亲的乳头并不是他想要就要的,这时他开始感觉到自已与母亲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在她想吃奶的时候,乳母并不在嘴边,于是她开始大哭,妈妈马上跑过来,将乳房塞到她的嘴里,她停止了哭泣,饱吸一场后,生理和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这个妈妈给婴儿的意象就是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中说的"好妈妈"。

但有时候,母亲不在身边,没有听到她的哭闹,婴儿看不到母亲,于是婴儿会自已想象一个母亲出来,那么这个是坏妈妈,负责任的母亲在孩子的内心中好妈妈出现的概率要大于坏妈妈,从这个时期起,婴儿内心中妈妈的形象被分裂,一个是好妈妈,一个是坏妈妈,随着她的成长,母亲温柔极积的一面不断的加强好妈妈意象的心理能量,但母亲恶的一面不断的加强坏妈妈意象的心理能量,大多数时候,好妈妈的心理能量总是大于坏妈妈的心理能量,坏妈妈会被压抑,甚至成为一种阴影留在这个孩子的内心,这个阴影积压着太多对母亲的怨恨和敌视,而个体能体会到的,感受到的是好妈妈形象,我们面对母亲的时候,总是觉得母亲是很好的,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是母亲似乎是最关心我们的人,很少有人会怨恨母亲,因为坏妈妈被压抑了,而占据我们意识的是好妈妈。

如果这个孩子是个女孩,好妈妈意象占据着她的意识层面,当她长到三岁或四岁,进入精神分析学上说的俄狄浦斯期,她开始恋上她的父亲,而妈妈却一直占有着父亲,与她抢夺着父亲的爱,她开始仇恨这个女人(第三次在无意识里种下了对母亲的仇恨与敌视),但她很快发现自已不是母亲的对手,接着开始认同并模仿她的母亲,为之前仇恨敌视母亲感到愧疚,这时对母亲的仇恨与敌视再一次被压抑了

假设这个女孩像上述的那样顺利的经过了俄狄浦斯期,然后经历了青春期,在青春期应该也有几次与母亲在情感上的冲突,这仅仅是为了成长的需要与俄狄浦斯期的延续,但很快她会改善与母亲的关系,同共经历一段两个成熟女人难得的蜜月期,这时她似乎与父亲的关系疏远了,再接着她看到了某个男性,也许这个男性身上有着她父亲的某种特质引起了她无意识的萌动,在俄狄浦斯期被压抑的积累着对父亲的性爱顺利的转移在这个男性身上,于是恋爱,结婚,虽然被压抑的对父亲性爱顺利的投射了出来,但在婴儿时期被压抑的坏妈妈和俄狄浦斯期被压抑积累的对母亲的仇恨和敌视却无处投射,直到她碰到那个与她并无血缘关系的,但叫妈妈的女人---婆婆的时候,坏妈妈意象,俄狄浦斯期积压着对母亲的敌视统统投射给了这个女人---婆婆,她的无意识里婆婆多像那个在她小时候与她抢夺父亲的那个女人,憎恨和敌视这个女人似乎并不会感到压抑和愧疚,当她在姐妹,同事闲聊的时候,数落婆婆的不是,内心是多么的畅快,但她不知道,她排解的其实是她对她亲生母亲的仇恨与敌视,婆婆成一个容器,容纳坏妈妈的容器,于是女人早期被分裂的妈妈形象开始形象化和具体化:好妈妈就是我的母亲,而坏妈妈就是婆婆。

在客体关系好坏妈妈的理论中,好妈妈对应的是好孩子,坏妈妈对应的是坏孩子.如果这个女性成长的环境中不能很好的整合好妈妈与坏妈妈,在无意识里好妈妈与坏妈妈处于一种对立与压抑的状态,那么我们很容易看到身边极端的例子:某个女性对母亲特别好(好妈妈前是好孩子),但对婆婆特别坏(坏妈妈前是坏孩子)。

这个女人在与婆婆的冲突与磨擦中,在她的丈夫介于母亲与妻子的夹缝中,她有了孩子,如果她生的是个男孩,她会将她全部的感情转移到这个男孩身上(俄狄浦斯期压抑的性爱能量的转移),在这个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女性,控制并占有这个孩子是母亲无意识里的欲望(其实就是当年她在恋爱她父亲时挫败的补偿),哺乳的时候,孩子吮吸她乳房的快感以及对儿子的性幻想都会被强大的道德感,超我所潜抑,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对儿子的控制和母亲对孩子的占有感会让母亲在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但儿子某一天带来了某个女性,她比她更年轻,漂亮,这时母亲的内心主要在无意识层面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儿子的妻子就像在我儿时夺走我父亲的母亲,在我年轻时抢夺我丈夫的婆婆了,对儿子控制感和占有感一下子失去了,儿子不再属于她了,于是她将积累的愤怒与敌视转移给了媳妇。

无论婆婆或媳妇都曾经是女孩,在这个女孩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整合好妈妈与坏妈妈,那么内心的坏孩子使终会处于压抑状态,因而媳妇不能客观的看待母亲与婆婆的优点与缺点,而婆婆不能客观的看待媳妇的缺点,无法接纳坏妈妈的无意识活动折射在客体上为无法接纳对方(人际关系不仅仅表现在婆媳关系上)的缺点。

男人在寻找女朋友时,潜意识里受到母亲爱的影响,总是找一个类似于他母亲的女人,两个女人潜意识里的“坏妈妈”投射在对方身上,矛盾便产生。

相关参考

心理咨询专家谈婆媳关系

相信不论是婚姻中的两个人还是公公婆婆,没有谁愿意出现婆媳矛盾的问题,但生活很现实,一般不会在大事方面,更多是因为生活细节让彼此关系出现隔阂,从而造成关系的僵化。咨询中,很多当事人因为婆媳关系闹得不可开

浅谈婆媳关系矛盾的根源

对于已经步入婚姻的夫妻来说,婆媳关系时常最不容易相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心理专家运用精神分析为大家精细的讲解婆媳关系。婆媳关系产生的问题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连接比较紧

如果婆媳换位思考纷争会少许多

婆媳关系本来是一家人之间的内部矛盾,而且无论怎么争怎么闹,出发点都是为了他们争夺的这个男人好,所以按理说应该很容易达成妥协。到香港出差前向同事交代工作事宜,有个年轻同事闷闷不乐,偏又有比较重要的工作要

浅谈婆媳关系之经验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及思想观、价值观随时代的进步而发生诸多变化。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r

婆媳纷争中最刺痛儿子的话

婆媳矛盾,最痛苦的当属夹在中间的哪个男人,一头是妈妈,一头是媳妇,妈妈养育自己,不能不孝,妻子共同生活,不能过多苛责,所以自己只能忍气吞声。但是,婆婆和媳妇儿们,你们也应该理解一下这个沉默的男人,你们

浅谈调解婆媳关系的杀手锏

婆媳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让众多男人头痛的事情,其中滋味只有结婚了的人最清楚。作为婆婆和媳妇的核心人物——男人要懂得如何处理婆媳间的摩擦问题,调节婆婆和媳妇间的紧张关系

如何缓解婆媳关系?

现今社会,不少婆媳之间犹如天敌,吵吵闹闹是小,大到造成家庭纷争的也不在少数。最近也和不少朋友探讨了婆媳之间如何和平相处,这婆媳之间是不是有相处的秘籍呢?下面就由感情专家来为大家解析这婆媳关系之间的微妙

哪些事情会影响婆媳关系?

相信很多女性都备受婆媳关系的影响,然而婆媳关系又是家庭关系不可避免的,如何与婆婆和睦相处,这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媳妇要懂得尊重长辈,避免纷争,勤快一点,那么,生活中的哪些事情会影响婆媳关系呢?1、婆婆的

专家支招如何缓解婆媳关系

现今社会,不少婆媳之间犹如天敌,吵吵闹闹是小,大到造成家庭纷争的也不在少数。最近也和不少朋友探讨了婆媳之间如何和平相处,这婆媳之间是不是有相处的秘籍呢?下面就由感情专家来为大家解析这婆媳关系之间的微妙

走出婆媳关系的这2个误区

婆媳关系紧张历来是我国家庭的通病。影响婆媳关系的因素很多,家庭经济和利益分配会产生婆子矛盾,家庭事务的控制权争夺会引发婆媳纷争,在孩子如何教育问题上也会发生分歧。但这些因素都是婆媳关系紧张的表象,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