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清明节与“三月三”风俗

Posted 清明节

篇首语:我活着是为学习,而学习并不是为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山西的清明节与“三月三”风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山西的清明节与“三月三”风俗

2、九曲清溪三月三是哪儿的民俗吗?九曲清溪三月三介绍

山西的清明节与“三月三”风俗

清明节,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节日,习惯称为“鬼节”。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

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大同、平遥等地,是日傍晚,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清明节,全省盛行“打秋千”。时间讲究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出山后开始,姑娘、媳妇们都要一展风姿。太阳落山后,必须停止活动。传说清明前后,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间出来玩秋千,人是不敢与鬼争的。虽然荒唐,却也反映了对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亲人能够与生者同乐的传统心理。

清明节,全省还盛行放风筝。田间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欢乐的孩童,手牵长线奔跑竞比。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

清明节前后,还要过“三月三”。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上巳”,亦称为“三巳”。三国魏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初三,一直沿袭至今。

《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后来则变成了每到三月三,人皆到水边游玩饮宴的习俗。山西旧有“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的说法。

三月三日,民间多进行踏青活动。晋南地区妇女用柳条鞭打卧室墙壁,称为“摔蝎子”。打完后,再贴一张“观音杨柳符”,用以禁蝎。晋北地区禁蝎,习惯在谷雨节。家家墙上都要贴“谷雨禁蝎贴”,灶神位贴公鸡吃蝎子的画,名为“谷雨鸡”。贴与画上还配以禁蝎谚语(亦称咒):“我是天上神,下界保万民,每逢谷雨日,定拿蝎子精。南斗六郎,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律令!”等等。

三月三日,民间也演变成祀神活动。北部地区有祀“真武神”与“西王母”两种,祀王母称作“蟠桃会”。南部地区大多为祭祀“华佗”。襄汾习俗到华佗庙焚香,每人要敬献一只雄鸡,并用针刺鸡冠淌血以祭祀,俗称“千鸡会”。

三月三日,晋东南地区妇女习惯到野外挖取野菜,加工而食,称为斩百病。晋西北地区则在谷雨节前后挑野菜吃。也用榆菜和米粉作饵,蒸面成块,称为“榆钱傀儡”。吃起来软美可口。

三月三日,晋北地区民间习惯做醋。

九曲清溪三月三是哪儿的民俗吗?九曲清溪三月三介绍

九曲清溪三月三是江苏南京的民俗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山川秀丽,水和土柔,丽日春风之下,桃花绿水之间,度过了一冬的人们纷纷来到青溪、淮水之边,嬉水优游,消灾求福,欢度一年一度的三月三。

三月三,晋时称上巳节,源于古祓(读拂戏)之礼。《周礼春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衅浴,就是用香草熏汤沐浴。春秋时,郑国于三月上旬之“巳”日,男女偕同来到水边,执兰招魂,戏谑恋慕。到汉朝,官吏定于上巳之日,“皆禊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疾。”上巳节,由此形成。

晋时的上巳节,官民都乐以欢度。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的上巳节,对建康(今南京)地区百姓来说,更不同往年。这一天有个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人物同百姓一起欢度,此人就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当时为琅琊王)。他为什么在军政要务如此繁忙之时,屈驾建康青溪呢?这是有重要来由的。

东晋时,北方的外族大肆进犯中原,司马睿率领三十万人马从中原仓皇来到江东,想在建康喘息,站稳脚跟,重整旗鼓,再建晋室王朝。可是住了一个多月,江东的豪门士族无一人登门,都抱着冷淡观望的态度。谋士王导见此情景极为忧虑,他深深懂得晋室南迁,要是得不到江南士族的支持,就休想在江南立足重建晋室政权。一天,王导的哥哥、执掌兵权的扬州(治所在南京)刺史王敦来会见,王导就对他说,王上为人贤达,但目前初到江南还没有树立威望,而你的声望已经很高,应该竭力辅持才对。于是他们商定,借上巳节的传统活动,导演一幕为司马睿树立雄威的活剧。

上巳节那天,天朗气清,阳光温煦,建康城上至豪门士族,下及平民百姓,成群结队来到九曲青溪,十里淮水(后人所称的秦淮河)之滨,取水沫浴,荡涤心胸,追逐嬉闹,如醉如迷。突然,浩浩荡荡大队人马来到水边,前有仪仗开道,左右卫队护驾,司马睿大模大样地坐在轿内,王敦、王导等大批北方有声望的士族骑着马毕恭毕敬地尾后随行。这一派皇帝出巡的架式,被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顾荣、纪瞻等远远窥见,无不惊愕,想不到名不见经传的司马睿在北方士族中竟有如此崇高的威望,于是相约前来拜见。司马睿从此在江南士族中赢得支持,政权日渐巩固,并顺利地登上了元帝的宝座,开辟了东晋帝业的新纪元。上巳节的一出戏,为司马睿称帝立业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东晋一百年之久的年代里,建康的上巳节是十分热闹的。

晋以后,这一节日渐改为固定日期,“多用三月三日,不复用巳日。”至唐朝,始将三月三日正式定为节令。是时,公卿庶贾,男女老幼,尤其是青年男女携游于江河湖沼。杜甫诗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一活动遍及南国和中原,尤以长江中下游为最盛。三月三日修禊之举,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云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泼水节,盛况空前,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赴大理,举盆泼水,与民同乐。

三月三,在日本称为“偶人节”,到这一天长者要给孩子买皇帝、皇后、公子、公主的偶像,供奉于堂前,合家聚饮欢庆。

江苏、安徽地区,人们在三月三除去水边欢腾雀跃地举柳枝洒水,进行祓禊活动外,还习用荠菜悬门,置灶,铺席下,妇女儿童头戴荠花。荠菜能明目益胃,利肝和中,可愈头痛。南京人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生日,妇女均戴荠花,民谣曰:“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又有歌唱道:“三春荠菜花,桃李羞繁华。”现在,逢到三月三,人们即去野外采拮整棵荠菜,煮鸡蛋食之,说可治头痛。

美丽的三月三,源远流长,令人神往。(摘自∠京史志》1985年第2期)(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相关参考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

桃罐头红布热销 清明撞上三月三避邪流言猛传

红布冲喜,“桃”离晦气,由于谐音,在清明节到来前夕,红布和桃罐头开始热销。近日,多位老家东北的年轻人接到家乡亲人的电话,被告知今年三月三与清明撞在一起,不吉利,老家盛传吃桃罐头

桃罐头红布热销 清明撞上三月三避邪流言猛传

红布冲喜,“桃”离晦气,由于谐音,在清明节到来前夕,红布和桃罐头开始热销。近日,多位老家东北的年轻人接到家乡亲人的电话,被告知今年三月三与清明撞在一起,不吉利,老家盛传吃桃罐头

九曲清溪三月三是哪儿的民俗吗?九曲清溪三月三介绍

九曲清溪三月三是江苏南京的民俗

九曲清溪三月三是哪儿的民俗吗?九曲清溪三月三介绍

九曲清溪三月三是江苏南京的民俗

布依族“三月三”是哪儿的民俗吗?布依族“三月三”介绍

布依族“三月三”是贵州黔西南贞丰县的民俗

布依族“三月三”是哪儿的民俗吗?布依族“三月三”介绍

布依族“三月三”是贵州黔西南贞丰县的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