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1927年7月15日日共1927年纲领制订
Posted 纲领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 日本·1927年7月15日日共1927年纲领制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 日本·1927年7月15日日共1927年纲领制订
1927年7月15日日共1927年纲领制订
指日共在同党内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形成的关于日本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日共自1922年建立以来,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迫害。在严峻的形势下,日共领导人山川均、赤松克麿等鼓吹取消主义,并于1924年3月未经党代会通过就自行解散了日本共产党。在1926年12月召开的日本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日共领导人同山川均取消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重建日共,并于1928年将山川均等开除出党。但是,会后却滋长了以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福本和夫左倾机会主义,主张“分离结合论”,即抽象地强调思想斗争和党员的先进性,严重地脱离群众。为了与这一思潮作斗争,1927年7月15日,片山潜、渡边政之辅等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常务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对山川均取消主义和福本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制定了《关于日本问题的纲领》,即“日共1927年纲领”。纲领进一步肯定并充实了《1922年纲领草案》中关于日本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分析,规定日本革命的任务是加速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并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不干涉中国革命、拥护苏联、支持殖民地的完全独立、废除君主制、结社言论自由等。纲领指出革命的动力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纲领要求日共党员要接近群众。《日共1927年纲领》的制订和实施使共产党的活动和工农运动活跃起来,大量的马克思著作被介绍到日本。
相关参考
日本 日本·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1927年东方会议召开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日本1927年东方会议召开指田中义一上台后,乘中国国共分裂之机,为推行“对华积极政策”而于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在东京召开的决定对华基本政策的会议。会议在日本第一
1927年7月田中奏折出台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田中义一政府根据7月东京东方会议提出了的奏文,讨论并决定侵华总方针的奏文,史称“田中奏折”。奏折是中国方面揭露的。中国政府根据自己获得的一
1927年7月24日芥川龙之介自杀事件指1927年7月24日,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因对现实不满而自杀的事件。芥川龙之介1892年出生于东京市京桥区。东京大学英国文学科毕业。大学时投在夏目漱石门下,与菊池
1927年6月27日-7月7日《田中奏折》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由日本政友会头目、担任日本首相兼外相的田中义一大将在东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东方会议,专门讨论日本对华政策问题。参加会议的有日本外
充满侵华野心的纲领——日本《对华政策纲领》出笼日本昭和2年(1927)4月20日,裕仁天皇任命田中义一为首相,组织新政府,以取代侵华不力的若槻礼次郎政府。田中义一,这位极端反华派,成为日本侵华纲领的制
1927—1928年野田酱油公司大争议指1927年至1928年发生在今千叶县野田市野田酱油公司的工人罢工事件。1927年4月,工人要求提高工资,5月谈判破裂后即准备罢工,但因经济萧条未能举行。而公司方
1927年6月至7月间,日本内阁召开了讨论并决定侵华方针的秘密会议。是为“东方会议”。1927年4月20日,日本军阀重要的代表人物田中义一出任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是日本军阀中推行侵华政策的积极分子
1927—1937年日本资本主义论战指日本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围绕日本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战略和日本资本主义的特征展开的长期论战。又称“封建论战”。论战的起因是1927年的金融大危机和1929年世界经
1927—1928年出兵山东事件指田中内阁为了阻止中国革命的发展,维护日本在东北、华北的既得利益和统治权,三次向中国山东省出兵的事件。第一次,田中义一上台后,大肆攻击前任内阁总理大臣币原喜重郎的外交政
1928年3月15日日本“三·一五”事件指1928年3月15日日本田中义一政府镇压共产党的事件。田中内阁于1928年2月宣布实行第一次普选。在选举过程中,共产党和劳动农民党的力量迅速增长,并开始公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