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未食 史料称郭沫若曾被溃兵拘捕重殴受伤
Posted 郭沫若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日未食 史料称郭沫若曾被溃兵拘捕重殴受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未食 史料称郭沫若曾被溃兵拘捕重殴受伤
《南昌暴动史》一文披露了不少南昌起义中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其中“郭沫若受惊”及“张发奎受辱”事件等均为首次披露。
文中记述,南昌起义爆发时,郭沫若尚在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任政治部主任。“八一事变发生后,张发奎即命南浔路局备一辆车,载郭赴南昌。”文中称,张发奎此举,“无非表示自己之宽大而已”。
郭沫若偕秘书李民冶、欧阳继修等“于八月四日晨由浔启程”。行至德安站,迎面开过来一火车。郭沫若等开始以为贺龙、叶挺派来的人,下车后才发现,对方系朱培德溃兵。“郭等乃被捕去,重殴一顿即释放。”郭沫若到南昌时已近午夜,周身受伤,且一日未食,其“狼狈之状,颇可怜也”。
当贺、叶起事的消息传至九江,时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张发奎“大愤”,因贺、叶均为其部下,张认为他们犯上作乱,欲亲自出马征讨。于是张立命备车,带卫队40余人出发欲收抚部属。
行至半途,到达其所属“二十五师周士第之第七十三团”驻地。文中交待,周士第“系Cp(即中国共产党)”,“七十三团原系叶挺之独立团,Cp基本部队也”。张发奎当时极愤慨,不暇考察,即召集七十三团官兵训话。话未训,其卫队已被缴械,张亦被俘。
“幸周士第念及张系上司,乃释之使回九江”。张发奎逃回来时,连卫队枪械也没要回,认为生平莫大之耻辱,而恨共之心愈切。
张发奎后曾镇压广州起义,1980年病逝于香港。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常遇春为何突然一日之内暴毙而亡 为什么史料中记载的如何简单呢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伊始,其手下猛将如云,但若论及个人综合爆发力,单枪匹马在数万敌营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将领非常遇春莫
本文摘自:《15份俄文绝密档案中的毛泽东》,作者:佚名,原载:《法制晚报》2015年10月9日第A22版在朝鲜战争中,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国就有14.8万人死亡,30多万人受伤、被俘和失踪。毛泽
造成不喜欢绍兴的原因,我以为和他的夫人朱安有关。朱安也是绍兴人,对这一段婚姻痛心疾首,称:「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绍兴不仅促发了鲁迅一段噩梦般的痛苦婚姻,还是他们夫妻两人的共同故乡,在鲁迅的感
讲马湘兰的故事,可以省一点力气,她生于嘉靖二十六年,死于万历三十二年,两头都搭不上乱世,而且,谢天谢地,她的爱人也不是什么士子清流,这些使我终于能够避开政治——政治这东西我不懂,我有的,只是一点常识。
告密者名叫张金莲,也是杨金英率领的“少女刺杀组”成员之一,就在她们进宫行刺的一刻,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她突然害怕了,跑到皇后那里检举揭发。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已是深夜,紫禁城内秋
讲马湘兰的故事,可以省一点力气,她生于嘉靖二十六年,死于万历三十二年,两头都搭不上乱世,而且,谢天谢地,她的爱人也不是什么士子清流,这些使我终于能够避开政治——政治这东西我不懂,我有的,只是一点常识。
在古代历史学家的笔下,历史总是充斥着战争、阴谋和皇家大事,而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却很少提到。对于现代的历史研究者,通过考古和史料真真切切还原当时的情景,也是有着宝贵研究价值的领域。当我们厌倦了金戈铁
李自成之死 在郭沫若先生正名闯王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而非通城52周年的前一天,应友人之约,前往咸宁九宫山参观考察,途中就闯王之死在闯王陵与当地民众进行了调查,传说中的情节虽与史料有所差别,但调查结果却
李自成之死 在郭沫若先生正名闯王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而非通城52周年的前一天,应友人之约,前往咸宁九宫山参观考察,途中就闯王之死在闯王陵与当地民众进行了调查,传说中的情节虽与史料有所差别,但调查结果却
颐和园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光绪十六年,在颐和园东宫门外右侧建一小型发电厂,称“颐和园电灯公所”,供给颐和园电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