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为恢复儒学做努力 五代十国后周文化
篇首语:最聪明的处世之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世宗为恢复儒学做努力 五代十国后周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世宗为恢复儒学做努力 五代十国后周文化
五代十国是个很分裂的时代,尽管是如此,当时的统治者还关注了当下的文化。比如,后周世宗时,更做了一些恢复儒学的努力,使得儒学的传统不至于在这纷乱的年代中断。
在而民间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学人才,这都成为宋代儒学兴发的重要养分。
由于社会动荡和时代短促的缘故,时常发生叛变弑君事,而君王大多重武轻文,士人也重实轻虚,使得本时期比较少有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有名的儒者只有冯道。
冯道为五代政治家,大规模官刻儒学《九经》,侍奉九姓十五君,“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前后为官四十多年。
其行为事君不忠,但是事亲济民、其主政提携贤良,在五代有着“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晚年著有《长乐老自叙》。
由于乱世灾祸,人们对前途深感无从把握,大多采行消极避世的思想,部分儒者与百姓转向佛教与道教。有研读道籍者,也有隐遁山林者,名利之心淡漠,注重个人养生,而有“五季之乱,避世宜多”。
其中道教学者谭峭继承老子“道”为世界本源的说法。他认为天地间万物均是由道演化而来,而道的本质则是虚,许多观点蕴含着人民性、民主性因素。
谭峭著有《化书》,其中《道化篇》云:“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相关参考
符氏后周世宗柴荣皇后□□档案:姓名:符氏生卒年:公元929~955年籍贯:陈州宛丘婚配:周世宗柴荣封号:皇后谥号:宣懿符氏,陈州宛丘人,出身尊贵,为将门世家。祖父符存审是后唐大将,曾出任宰相,赐姓李氏
柴荣,因庙号世宗而史称周世宗,生于公元921年,卒于公元95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公认的五代十国时期第一明君,在位短短6年时间,若非他英年早死,很有可能结束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而统一中国。
世宗柴荣皇后符氏符氏,陈州宛丘(今河南境内)人,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父符存审,后唐大将,曾出任宰相,赐姓李,父亲符彦卿曾任后晋天雄军节度使,与将军郭威是莫逆之交。符氏少有大节,聪明有妇道。初由父亲作主嫁
后周世祖郭威传位给干儿子柴荣,周世宗弃商从戎(随干爹打江山)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后周世祖郭威传位给干儿子柴荣,周世宗弃商从戎(随干爹打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五代十国的最后时期是后周,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后周三位皇帝中的周世宗柴荣。熟悉这段历史
北伐契丹:后,是五代十国时期英明的君主,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他重新整理政治,改造军队,发展生产,惩治腐败。在北伐战争中,他亲自指挥收复三州三关,为五代以来对辽作战所取得的大胜利。后周成
的内容是什么?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954年郭威代汉建立后周政权,开始革除历代积弊。954年群臣奉其义子郭荣即皇帝位。史称。在太祖革弊的基础上,周世宗从军事入手,同时向政治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6年,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6年,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是当地望族,柴荣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堪称是五代十国中唯一一位明君英主,历史走到周世宗当政时期,似乎前途已经一片光明。但是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在北伐取得重大胜利之时,年仅三十九岁的周世
在科学没有普及的年代,天上平白无故掉下来一块大石头,那可是不得了的一件大事。公元954年,五代十国的后周皇帝柴荣登基,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世宗。柴荣自己不信佛,也不喜欢老百姓信佛。他刚坐上皇帝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