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被孙权指定的倒霉继承人,为何惨遭废黜?只怪他不够狠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被孙权指定的倒霉继承人,为何惨遭废黜?只怪他不够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被孙权指定的倒霉继承人,为何惨遭废黜?只怪他不够狠

被孙权指定的倒霉继承人,为何惨遭废黜?只怪他不够狠。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孙权六十岁之时,遭遇了一个重大打击。他苦心培养的接班人,东吴太子孙登在年仅33岁时,便因病去世了。孙登的离去,打乱了孙权的计划,也间接掀起了东吴的乱局。要知道,太子之位关乎国本,孙登生前的威望,足以令他顺利接过孙权的班,因为他有着众多士族支持。这样一来,东吴以孙氏和江东大族共同治理的模式还依然能继续下去。

只可惜孙登之后,其他世子没有能力接过这个重任。为了巩固朝局,也为了安抚人心,孙权在不久之后又立了三子孙和为太子。但令人不解的是,孙权刻意拔高了鲁王孙霸的地位。据《三国志•孙霸传》记载:“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就在太子孙和进驻东宫后不久,鲁王孙霸也得孙权恩宠,进驻了西宫。因为东宫又称“南宫”,所以孙和与孙霸两大派系之间的政治斗争,被后世称之为“南鲁党争”。

孙和能当上太子,有着三个绝佳条件。其一是其母王夫人颇受孙权宠爱,且孙和为最年长的王子。据《三国志•孙和传》记载:“(孙和)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阚泽教以书艺。好学下士,甚见称述。”母亲受宠,儿子自然也很争气,再加上大儒阚泽的悉心指教,孙和也是非常的聪颖好学,颇得孙权喜爱:“故权尤爱幸,常在左右,衣服礼秩雕玩珍异之赐,诸子莫得比焉。”

其二是前太子孙登对孙和的重视。孙和年幼时,常与兄长相处,所以纵观其行事也颇有孙登的风范。考虑到这一点,孙权自然也认为孙和还是有希望的。其三,孙和本人的能力也很突出。《吴书》说他“讲校经义,综察是非,及访谘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就是说,孙和在做太子的时候,他不仅尽到了自己的本分,还超额完成了目标。他看待事物公允,擅长调解大臣之间的纷争,处理政务时也是游刃有余,果断而又明智。所以孙和在当太子之位时,宫里的风气依然非常的不错。

经过上述分析,孙和尽管比不上自己的长兄,但他的个人能力还是比较出色的。但问题就在于,孙权给了孙和太子之位,还要拿孙霸来考验他。以笔者观点,这场对孙和的考验,完全是孙权在观察自己这个儿子够不够狠。

如果孙和的魄力足够,他手段够狠,他完全可以借机打压孙霸一党,并在江东士族中树立起威望,从而顺利接过孙权的担子。可惜,孙和的表现让孙权有些失望。在南鲁党争的过程中,孙和完全就是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中,委实是有些憋屈。因为从头到尾,都是鲁王孙霸和长公主孙鲁班在找各种机会绊倒孙和。

史书对孙权的评价,大多都说他后期昏庸无能,偏听则新,没有了壮年时期的精明。不排除这个情况,但有一点值得怀疑,孙霸和孙鲁班为孙和网罗的罪名,难道孙权真的是一无所知吗?史书中还记载了一件事,说是孙权跟亲信谈话,结果床底下都有人(职位是给事,地位低下)偷听,然后再传到全公主孙鲁班的耳中,又或者是传到某某权臣那里。这显然有些荒谬,试问一个地位卑微的给事,他是如何能闯进戒备森严的大帝寝宫的。倘若真的如此,刺客还不是轻易得手了?

所以说,孙和不作为的态度,才是孙权淘汰他出局的重要一点。理由也很简单,南鲁党争刚开始只有士族的后辈子孙参与,到后来才慢慢演变到朝中重臣的纷纷站位。而这个转变的契机,便是孙权对孙和失望地表明。孙和太窝囊,他魄力不够,手段还是不够狠,身为太子连几个小辈都招架不了。如果他日后真的继位,江东士族岂不是要压过孙氏的领导权了?孙权的想法便是如此,所以他又观察孙霸,发现这个儿子只是一个被人当枪使的蠢材,还不如孙和。

这样的发现令孙权为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开始暗中安排人手,加入南鲁党争之中。有了孙权暗中的推波助澜,战火很快就烧到了很多朝廷重臣身上。陆逊、顾谭等江东大族,其实是孙和的支持者,所以步骘、全琮便是孙霸的支持者。这其中,步骘是孙权宠妃步练师(全公主的母亲)的族人,全琮是孙权的女婿,都是名副其实的皇亲国戚。要说没有孙权暗示,这些人岂会轻易站队。

不难发现,当这些朝廷重臣加入到南鲁党争之时,孙和便已经被放弃了,因为孙权断然不会让孙氏的基业受到丝毫的威胁。在全综等人的攀咬之下,张休、顾谭等人先后获罪,而上大将军陆逊也受他们牵连,被贬谪出了建业,后遭孙权屡次呵斥,最终忧愤而亡。陆逊一系的士族倒塌,象征着江东士族遭到了重创,短时间内无力再威胁到朝局变化。

至于孙和与孙霸,他们已经失去了作用。为了给朝臣一个交代,也为迷惑世人,孙权赐死了孙霸,废黜了孙和,一手终结了这场自导自演的乱局。不久后,老实的“小白”太子孙亮幸运地被孙权立为了新的太子。有意思的是,其母潘皇后却在不久后“恰巧”被几个妃子谋害。江东士族的威胁没了,外戚干政的威胁没了,孙权表示自己可以放下心了。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最为信任的宗室,将会继续祸乱着东吴朝局。

参考书籍:《三国志》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被孙权指定的继承人,最后却惨遭废黜

孙权六十岁之时,遭遇了一个重大打击。他苦心培养的接班人,东吴太子孙登在年仅33岁时,便因病去世了。孙登的离去,打乱了孙权的计划,也间接掀起了东吴的乱局。要知道,太子之位关乎国本,孙登生前的威望,足以令

梁山军征方腊为何死伤甚重 只怪他的人阴招太多

之前说过宋江等人攻打方腊死伤惨重,除因为方腊的组织更加具有煽动性,信仰坚定,他们打仗灵活多变,比如躲城门边上给人一刀、挖陷坑尽是尖木,开句玩笑就是方腊部下都是学机械、土木工程的,会设计陷阱暗器果然是智

历史人物 度蜜月期间惨遭废黜历史名人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虽然持册戴冠,母仪天下。附庸皇上的同时,还要掌管后宫事务。对于后宫残酷的明争暗斗中,皇后也少不了被暗算的时候。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悲催皇后,在蜜月期间就惨遭皇上废黜,那么是究竟什

乾隆长子永璜简介 永璜为何失去皇位继承资格?

  皇子失去皇位继承资格,仅仅是表情不够悲伤,惹怒他的父皇!  表情不够悲伤吗,就被取消皇位继承资格,这是什么奇葩理由。但是这事儿若放在乾隆身上,并且牵扯到他最爱的女人孝贤纯皇后就一切都好说了。  孝

历史人物 宋理宗为什么选一个弱智当太子

宋理宗为人精明,为何却选弱智做太子?只怪他私心太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本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253年,年近五旬的宋理宗眼见生子无望,只好下诏将自己的侄子赵孜立为皇子,改名赵禥,封为忠

扶苏是怎么死的?他是不是秦始皇指定的继承人?

  有句话叫做“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被誉为千古一帝,被世人瞻仰千年,创下了许多千秋万世的功绩,但他辛辛苦苦打造起来的王朝,就在他一念之间

吴国皇帝孙亮简介 孙亮最后会被废黜

吴国皇帝孙亮简介孙亮最后会被废黜  孙亮人物生平简介  孙亮字子明,是三国时期东吴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孙亮也是孙权最小的一个儿子,孙权年岁已高时,对这个老来得子的小儿子十分喜爱,故此对他也特别疼爱。孙亮

三国历史 他2度反杀孙吴当权者惨遭孙权围剿

三国时期战事不断,许多名将因此载入史册,不过在这之中,有些人却实力强劲,像是吕布、关羽,不过也有些人实力很不佳,不但没有胜绩,甚至被人斩落马下。不过这人虽然没有胜绩,却数次反杀敌方将领,难以被人认为是

三国历史 他2度反杀孙吴当权者惨遭孙权围剿

三国时期战事不断,许多名将因此载入史册,不过在这之中,有些人却实力强劲,像是吕布、关羽,不过也有些人实力很不佳,不但没有胜绩,甚至被人斩落马下。不过这人虽然没有胜绩,却数次反杀敌方将领,难以被人认为是

揭秘倒霉皇帝朱祁钰的一生为何如此悲催?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