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冠盖式住房有着怎样的来源
Posted 德昂族
篇首语: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昂族冠盖式住房有着怎样的来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昂族冠盖式住房有着怎样的来源
冠盖式住房的来源
关于它的来源,德昂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诸葛亮当年率兵南征来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袭击,受伤遇险,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短暂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当重任在肩的诸葛亮不得不辞别心上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给阿诺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盼18年,等来的却是心上人的死讯。从此,心碎肠断的阿诺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头,望着心上人东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过天睛之后,阿诺不见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却出现了同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这就是德昂人后来居住的竹楼。
冠盖式住房的特征
竹楼的正门一边搭有晒台,用以晾衣服和晒谷物。屋顶是用山茅草编成的草排覆盖。屋脊有草制的装饰物,类似内地寺庙屋脊上的“宝鼎”、“鳖鱼”等,风格独特。在主楼侧边,一般都建有附房,用作堆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
镇康地区现今的住宅与德宏地区相同,但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还保留着几个大家庭,即三五个或十余个小家庭同住于一幢长方形的大屋中。这种大房子,一般一幢要占地四五百平方米。
到解放前,保留下来的一幢大房子的遗址长约五十米,宽约十五米,占地七百五十平方米。楼的中间有宽敞的走道,两旁为各小家庭住间,各户之间用竹壁间隔,并在每户的住间旁设有招待佛爷及客人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条件好的德昂族家庭也开始改建木楼了,覆盖凹形瓦。近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当地陆续兴建了水泥空芯砖的瓦房,房屋也更加宽敞明亮了。
相关参考
居室文化德昂人的住房普遍为干栏式建筑,有较高的建筑水平。住房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木材,屋脊之上还装饰有草制饰物,更是别有风趣。集体竹房建筑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昂地区仍保留父系大家族,同一父系祖先的有血...
哈萨克族长期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很早就发明创造了适合游牧生活便于搬迁近似于蒙古包式的流动房屋——毡房。哈萨克的民居很有特点。在人们的印象中,哈萨克的毡房与蒙古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的区别还
如今,现代人提起住房问题都是一肚子的牢骚。但是你知道吗古代官员们的住房福利和待遇却远远不如现代。那么,古代官员们的住房福利和待遇是怎样的?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古代官员对于住房更是有着高标准,政府也
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都好饮浓茶,传说从古老的时候就这样了。说起
德昂民族好饮浓茶,并以善于种植茶树闻名,因而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茶叶在该民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他们对茶叶也有特殊的感情。德昂族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都好饮浓茶,传说从古老的时候就这样了。说起
在德昂族中还广泛流传着祖先是从葫芦(或岩洞)里出来的传说: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长得一模一样,分不出你我。后来有一位仙人把男人的面貌区分开来,男人们又用藤篾做成腰箍,套住出了葫芦就满天飞的妇女。从此妇女都
在德昂族中还广泛流传着祖先是从葫芦(或岩洞)里出来的传说: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长得一模一样,分不出你我。后来有一位仙人把男人的面貌区分开来,男人们又用藤篾做成腰箍,套住出了葫芦就满天飞的妇女。从此妇女都
德昂族妇女还有在腰部装饰“腰箍”的传统习俗。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
德昂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善于种茶,素有“古老茶农”的美称。茶叶是德昂族重要的经济来源。德昂族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银匠,能用碎银铸造银手镯、银排扣、银项圈、银烟斗等,还善于在各种银制品上雕刻花纹图案,花
德昂族有何历史来源?为何称之为茶树之子 “德昂”,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名称,在我国史籍中出现的比较晚,直到清代,乾隆《东华录》、王昶《征缅纪闻》及光绪《永昌府志》诸书才单独有了记载,称他们为“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