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岳飞被害的深层原因与赵构有关系

Posted 武将

篇首语: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历史 岳飞被害的深层原因与赵构有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历史 岳飞被害的深层原因与赵构有关系

天教宋祚不如唐,保身F冗非汾阳。

祖宗取人作法凉,狄青先已遭猜防。

由来利害策其长,大藩参错内势张。

冬青树小埋雪霜,折冲岂若留忠良。

当年,为了压制武将,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全国的正规军分别划归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三衙掌管,但明令规定他们无调兵之权,调兵之权由枢密院掌控。造成有兵的三衙无权调兵、有权调兵的枢密院无兵可调,从根本上消除了武人专权的制度。倘有武将胆敢伸手去握权柄,就坚决以予剪除。这既是制度,也是祖宗家法,代代相承,纵是风雨飘摇的危急关头也不能例外。靖康之乱以来,政府正规军的编制基本被打散,国内的军事武装大都在战争中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统军将领的私人武装,既不属三衙统管,枢密院也调动不了,只听命于主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如 岳家军、韩家军、刘家军等。

赵构迫于大敌当前,承认这些军队的合法性,并做了很多表面工作(如提高武将的权力、多赏他们金银田地等等),收买人心,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但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赵构的战争目的很简单,以战求和,通过战争乞求偏安一隅。随着抗战的深入,武将的权力不断膨胀,赵构也就越来越坐卧不安。他无法容忍本朝传统国策发生改变。

在他看来,国内的武将的威胁比金人的威胁更严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之所以不惜放弃大批疆土,一退再退,偏安江南,甚至屈膝求和,就是不愿意让武将的权力在战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解散岳家军、韩家军这几支庞大的军事武装,赵构无法安睡。故土能不能收复,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能拥有多大的生存空间,有没有被金人俘获的危险,能不能平安地苟活下去。就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求和投降路线——只要和议成功,所有的担心就可以统统归零。有人推测,赵构之所以不支持、不赞成、不响应北伐,是担心北伐成功,二圣归来,自己就当不成皇帝了。这种推测,其实并不成立。

宋徽宗赵佶早在五年前被金人虐囚致死,所谓的迎回二圣就只剩下宋钦宗赵桓了。赵桓与赵构是同辈,按封建礼数,赵构并没有让位的义务,又怎么会担心自己当不成皇帝呢?再者说了,赵桓是在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登基的,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就落入金人的魔爪,在位期间既无建树,对金策略又一错再错,整个皇族被人家一锅端。到了金国,又受尽凌辱,尊严尽丧、猪狗不如,假使能回国,又有何面目与弟争登帝位?况且,现在南宋朝廷的文武大臣全是赵构在长达十四年的执政期间一手提拔起来的,根基稳固,他赵桓在位时间不过短短一年,手下的大臣被掳到金国,死伤殆尽,自己形单影只,哀鸣不暇,又拿什么资本来跟弟弟争?对此,宋史研究大师王曾瑜先生就认为中国历史上唐玄宗和肃宗,明正统和景泰的事例证明,即使宋钦宗回来,也未必威胁宋高宗的宝座。

玄宗和正统回朝的时候,他们在朝中还有一股潜在的政治势力可以倚仗,然而在新君面前,他们只能接受既定事实,俯首称臣——至于正统帝后来发起的夺门之变,其实是景泰帝没有儿子,帝位自动传回来的。

退一万步说,如果赵构真觉得赵桓会威胁到自己的帝位,他只需像朱元璋谋害小明王韩林儿一样,在大破金国之际,人不知,鬼不觉地将赵桓黑了,这样,所有问题不是全都解决了吗?所以,赵构并不害怕赵桓回国,相反,为了提高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声望,他多次打出迎回二圣的旗号。

很多人以为迎还二圣的口号是岳飞的专利,其实不是,赵构才是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其即位后的第一封诏书中就有同辛焦之复的言论。在赵构看来,将赵桓接回由自己直接控制也显然要比留在金国充当金人的人质要好得多。

不过,赵构认为金人是无比强大的,他自始至终都认为靠打仗是绝对要不回二圣的,他自己就说过,今日梓宫、太后、渊圣皇帝毕未还,不和则无可还之理。

自从得知父亲徽宗皇帝的死讯,每次和议,他都要不厌其烦地要求金人送还赵桓。当然,送还赵桓只是和议内容中的一个附带条件,和议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为了和议,他可谓处心积虑,绞尽脑汁。从东京逃亡出来那一天起,他从来都没放弃过对和议的追求。善意的人们也许会说,南宋初建,基础差,底子薄,又遭受金国连续打击,国民经济严重受创,民生凋敝,赵构既觉得金国过于强大,自己无力收复失地,他通过和议来解除来自金国的威胁,使国家得以生存,又可以修生养息,使国力得到恢复,不也很好吗?

相关参考

宋朝历史 精忠岳飞赵构妻子吴氏是谁

   精忠岳飞中的赵构皇后吴氏  吴氏是黄小戈演的。在精忠岳飞中吴氏与赵构原配皇后邢妃长相相似而被赵构强行带走。根据史料来看,历史上倒是有这两人,但是并没有提及两人长得是否一样,这是两人的生

宋朝历史 赵构为何要杀死良将岳飞

   赵构因为什么杀岳飞?据《宋史·岳飞列传》记载,岳飞(公元1103年—1142年)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阳县)一户农民家庭。许多史书上说岳飞家是佃农,但从

宋朝历史 岳飞或是赵构的亲哥哥?

   岳飞的故事流传百年,至于他的死是我们的遗憾和愤怒,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都,然后诬陷岳飞要造,把他害死在监狱里

宋朝历史 韦太后到底知不知赵构要残杀岳飞

岳飞初平襄汉六郡,宰相赵鼎就对赵构说:“湖北的鄂州、岳州堪称沿江战略要地,我请求安排由岳飞镇守这两个地方,不但淮西可以凭借他的声援,湖南、两广、江浙一带也得安居乐业。”赵构深以为然,命岳飞改驻鄂州。自

宋朝历史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汉族。徽宗第九子,钦宗弟,北宋灭亡后,在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让位后病死,终年80岁

揭皇帝不育伤疤 揭秘岳飞死亡真相

围绕岳飞之死,历来争讼不断,但“此乃上意也”却是学界不争的事实。笔者近读南宋人张戒的《默记》,便发现岳飞之死与赵构“伤自尊”多少有一点微妙的关系。宋高宗赵构虽贵为皇帝,可一生却难有皇帝至高无上的优越感

揭皇帝不育伤疤 揭秘岳飞死亡真相

围绕岳飞之死,历来争讼不断,但“此乃上意也”却是学界不争的事实。笔者近读南宋人张戒的《默记》,便发现岳飞之死与赵构“伤自尊”多少有一点微妙的关系。宋高宗赵构虽贵为皇帝,可一生却难有皇帝至高无上的优越感

宋朝历史 谁是岳飞之死的幕后黑手

赵构比秦桧更奸更高明:谁是岳飞之死的幕后黑手核心提示:若是废除这下跪的历史不公正的标志,就不用细论了;若是一直坚持这种另类的图腾,那么,只有添上赵构,才能还历史一个完整的图式!在岳飞父子及张宪遭到逮捕

历史新知 赵构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

   有人认为,高宗皇帝赵构,才是真正的凶手,只有他,才有权下令杀害岳飞。其理由如下:   (一)秦桧不具备杀岳飞的权力。宋朝皇帝太祖曾立下

历史人物 岳飞被害时的监斩官竟是杨家将后代,成人生污点

岳飞岳云父子被秦桧诬陷并最终迫害致死的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但是,谁是监斩官呢?恐怕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这位监斩官——杨存中。>>既然姓杨,估计大家也能猜到,肯定是跟杨家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