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史上是谁逼死了抗战英雄张自忠?

Posted 英雄 张自忠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史上是谁逼死了抗战英雄张自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抗日战争史上是谁逼死了抗战英雄张自忠?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牺牲于湖北襄樊。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介石题写了“勋烈常昭”,追授他为陆军上将,使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将领。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使之日后成为新中国“追认”的“革命烈士”。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抗日英雄,却曾是国人眼中彻头彻尾的“大汉奸”。“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前,日军与国民革命军曾达成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的协议,国民党政府在华北只留下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29军,而张自忠则是第29军辖下的第38师师长。当时蒋介石给这支军队的任务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阵地,与日军作长期周旋。军中几乎所有将领对日军都恨之入骨,不愿意与日军打交道,唯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他那伟岸的身躯和英俊的相貌,不仅深得国军中官兵敬仰,就是日本人也很喜欢他。基于这种条件,张自忠先后被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市长,艰难地维持着苦涩的和平。对外他不能得罪日本人,对内又不能丢中国人的脸,这就让一些局外人对他产生了怀疑,这位曾在喜峰口战役口亲临前线指挥,令大刀队夜袭敌营的抗日英雄,这时却成了“疑似汉奸”。

芦沟桥事变后,第29军奉命南撤,以期取得紧急北上的5个甲种师的增援。同时,为了疏散和安置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眷,免使京津蒙受重大损失,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为冀察政务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与日军周旋、拖延时间。这一次,沉默寡言的张将军落泪了,他对副军长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要成为汉奸了。”果然,此后的张自忠便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叛、大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1937年下半年的报纸无不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他为“张逆自忠”。当张自忠完成党国交给他的任务,转道天津,逃离北平至济南时,却被韩复渠拘押,要将这个“十足”的汉奸送到南京候审。在火车上,张自忠又被打着白旗的学生包围,最后躲在厕所里才躲过这一劫。至此,张自忠已明白,要想改变公众形像,只有“粉身碎骨,以事实曲直于天下”。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59军军长,上任当天,他又一次落泪,对着同样背负着汉奸恶名的老部下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在徐州会战中,张自忠率部痛歼板垣师团两个联队,取得“临沂大捷”。在武汉会战之后,他以一对十,击毙日军3名联队长,歼敌13000人,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张自忠又率部猛冲猛打,取得“襄东大捷”。然而,张自忠的这些战功,在一些人眼里,只不过是为了弥补他过去当过汉奸的罪过。只有张自忠自己明白,他从未当过汉奸的事实,必须用自己的壮烈牺牲来证明。

1940年,日军集中30万兵力攻打襄樊,张自忠在襄河东岸打了胜仗,撤回西岸。此时,他的第33集团军只有3个团的兵力在此,其他部队分散在几个隘口,不能抽调。但张自忠却要再渡襄河,去主动攻打日军重兵。按说作为中将总司令的他,无论怎样打,他都不应该亲自率小股部队出征,但他却不顾部下的再三劝说,非要副总司令冯治安留守,自己率两个团东渡襄河作战。几日激战,张自忠率部重创日军之后,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包围了张自忠。5月16日,张自忠左臂中弹,他坚持给第五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一份报告后,告诉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此时,在日军包围圈的东北角尚有一个缺口可以突围,但张自忠却拒绝突围,只是让苏联顾问和一些文职官兵撤退,他似乎早已作好了战死的准备。

下午3时,张将军腰部中弹,右肩和右腿被炮弹炸伤,只能卧地指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又身中三枪,却猛然站起,被身后的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去,用枪托击碎了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当日军从他衣兜里的金笔上发现“张自忠”三个字时,大为震惊,他们立即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又用棺木盛殓,竖起“支那大将张自忠”的灵牌。

张自忠死了,他死得很惨烈,并且这种惨烈的死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他似乎是刻意地去追求这种惨烈,来向同胞们证明:张自忠是清白的,他不是汉奸,他是为国家为民族而力主抗日的英雄……此后,媒体开始专心致志地描绘张自忠从小就立志成为民族英雄,民众们也完全忘记了张自忠曾是他们唾弃的“汉奸”。这种因公众的不理解而被逼以壮烈地死来证明自己清白的故事,至今似乎还在重复着。

相关参考

善后平津事变 张自忠被“汉奸”骂名逼死之谜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牺牲后被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善后平津事变 张自忠被“汉奸”骂名逼死之谜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牺牲后被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抗日战争中全无败绩的将军 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张自忠自重回59军后,与部下立誓:别的部队可以打败仗,我的部队绝不能打败仗。言下之意,他要与日本人血战到底,除非战死,否则别想打败他。而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也以生命做到了这一点。一、备战临沂。1938

抗日战争中全无败绩的将军 张自忠的英雄事迹

张自忠自重回59军后,与部下立誓:别的部队可以打败仗,我的部队绝不能打败仗。言下之意,他要与日本人血战到底,除非战死,否则别想打败他。而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也以生命做到了这一点。一、备战临沂。1938

历史人物 张自忠夫人及子女是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阵亡,由于先生与夫人感情深厚,张自忠夫人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那么,张自忠夫人的谁?两人的儿子和女儿是谁?张自忠的后代都有谁?现在哪里?>  张自忠夫人名为李敏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英雄

张自忠:33集团军司令官郝梦龄:8军军长佟麟阁:29军副军长赵登禹:132师师长蔡炳炎:201旅长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叶成焕:八路军772团团长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赵尚志:东北抗

抗日战争史上蒋介石为何说王铭章的死重于泰山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民族英雄,无论是宋朝的岳飞文天祥,还是后来的戚继光郑成功,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抗日战争期间,也有一些抗日名将,比如张自忠、孙立人等。今天说的是王明章,这个人虽然官职不算大,却也

历史人物 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 为了夺回遗体不惜代价

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犯下了很多的滔天罪行,这些残忍的刽子手用手中的屠刀残害了成千上万的无辜老百姓,使很多还在嗷嗷待哺的孩子失去了父母,让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晚年承受了家破人亡的打

日军为何敬重张自忠 张自忠被日军称“活关公”

在北京只有三处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即东城区的张自忠路和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张自忠是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回顾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前后的诸多历史细节,即使70

日军为何敬重张自忠 张自忠被日军称“活关公”

在北京只有三处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即东城区的张自忠路和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张自忠是家喻户晓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回顾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前后的诸多历史细节,即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