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请问老成都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Posted 公园

篇首语:这个世界有两个我,一个假装快乐,一个真心难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请问老成都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请问老成都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成都坐拥天府之地,地处川西平原腹地,文化交流受阻,但作为西部大城又是商旅、文化使者的必经之路,因此成都建筑设计风格既保留了原有特色又适当地吸收了外来风格。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四川省省会,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单列市。

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成都古为蜀国地,秦并巴、蜀为蜀郡并建城,汉因织锦业发达专设锦官管理,故有“锦官城”之称,五代蜀时遍种芙蓉,故别称“芙蓉城”,简称“蓉”,1921年设市。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

2007年,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海滨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新成都更美丽…….

天府广场:千年城市中心 见证岁月长河

公元前347年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

岁月千年峥嵘。

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

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筑存留至今,且布局状若“忠”字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

2007年由市文化局对天府广场周边规划的文化设施组织了国际性设计招投标,建立新的天府广场。

四川大学:百年学府 岁月感叹

四川大学校址最初在成都南较场,1916年迁入市中心的皇城,同时在市内学道街、东马棚街、五世同堂街、黉门街、白塔寺 街有大片校地。

抗日战争的1939年底,曾南迁峨眉山麓,以伏虎寺、报国寺、鞠槽、万行庄为校舍。

1943年初始迁到望江楼侧现址。

四川大学创建于1896年,是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校,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几所近代高等学校之一。

其历史与西南地区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成都市劳动文化宫:

翻天覆地变化 科技与建筑的典范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于1951年,提督街61号,占地约43亩。

其位置旧时是四川省提督署衙门,总领全省军务。

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称“中山公园”,1951年扩建为“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属成都市总工会管辖。

自建成以来,就成了全市职工群众和广大市民进行文化、体育、娱乐、休闲活动的热闹场所。

2005年初,老文化宫开始拆迁。

青羊大道129号这座城西标志性建筑物成为文化宫追寻梦想的新起点

人民公园;百年沧桑

成都市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 1911年。

就全国也是“少较早开办的公园之一,在四川最早开办的第一个公园。

由于公园占地在当时的少城,市民约定俗成称之为“少城公园”。

1913年,尹仲锡(字昌龄)策划扩建。

1913年至1914年,为了纪念保路运动中的死难烈士,民国川汉铁路总公司在园内修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12月10日,成都解放。

少城公园获得新生,次年更名为“人民公园”。

延续至今。

目前仍然是成都花展和成都市民休闲活动的活动场所。

四川省人民医院:继续悬壶济世

四川省人民医院前身是1941年建立的原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公立医院,195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 1989年评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991年增挂四川省红十字医院牌,2002年省政府批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并,成立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岁月无痕,至今四川省人民医院依然勤勤恳恳服务着成都老百姓。

望江公园:名人故居 流光溢彩

望江公园位于成都市九眼桥锦江南岸,其前身是明清两代时,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建起的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民国时辟为望江公园。

望江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崇丽阁,其名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中的“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一句,因其直矗立在锦江岸边,民间称之为“望江楼”。

夜晚的望江公园以成为成都夜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锦江边:母亲河流淌的岁月

府河(古称郫江)、南河(古称检江、锦江)是环绕成都而过的两条人工开凿的河流。

南河是李冰修都江堰时从岷江干流上分流出来的一条支流,绕成都西、南,向东流去。

汉以后,因水量巨大曾被误认为是岷江正流。

《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它水面宽阔,“竟似一海”。

现在:河岸新建绿化带、小公园和小游乐团,以及具有成都二千多年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雕塑等。

二江汇合处的合江亭及其对岸的音乐广场加上沿岸原有的名胜古迹,使整治后的府南河形成了一条新的旅游风光带。

成都街道:宽阔不只是街道

一百年过去了,由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成都街道的数量早已经成倍增加,而且从街道格局上讲,也更加四通八达。

从清末至上个世纪40年代,地图上标注的城墙位置都在锦江以内,也就是说成都的城市规模在那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变化。

而一环、二环、三环路都是后来形成的概念。

也是城市发达的体现。

成都民居变化:

从川西民居到高楼大厦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成都街头一片朝气和繁荣景象。

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睡梦中街口处有人用地道的成都话吆喝道:“倒马桶哟!”很快,院子里便热闹起来,各家各户有人提着马桶跑出来。

掏粪工只需要在街口等着,很快便可以“满载而归”。

有时候,掏粪工的吆喝声也会在傍晚响起 …….

而现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匮乏和拥挤中走来的:每推倒一栋旧房,就升起一个新梦;每拔起一栋高楼,就落下一阵惊叹。

短短二十年时间,城市地图彻底刷新,数千年日积月累的城市格局进入“历史”,成都开启了钢筋森林时代。

后记:

成都!成都!历史重现,那些年老的建筑震撼了我们的内心;那些泛黄的照片也印证了岁月的力量;这些新旧的对比让我们感叹建设的力量!为什么每一个成都人都依恋这里,也许不仅仅是这里的城市建设的速度,而是成都自身的魅力与氛围让人欲罢不能。

住在成都,是一种惬意的完美。

《居住成都,我来说几句》: >>参与评论,赢得奖品

生于1949年9月5号,现今60岁模具协会秘书长温成义:温叔叔也是出生在1949年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但是1949年成都老百姓居住的房屋和今天比起来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温叔叔能介绍下你童年记忆里家的环境吗?请问您又在那一年购买了第一套自己的房子呢?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温叔叔:小时候住的非常艰苦老平房,一下雨就漏雨而且满是灰尘,甚至有时候吃饭还需要撑伞。

而我们连像样的衣柜都没有,用一个竹筐下面装衣服上面盖个木板就当书桌写作业。

14岁那年我上初二,大冬天打光脚板儿上学,而小时候玩也很少,我们把扔砖头当成娱乐方式。

粉碎4人帮以后我们的瓦房撤迁了,政府在东风大桥旁返迁给我们2套楼房。

一套23平米和一套36平方,当年我30岁。

而36平方那套我们住了4代人,现在这2套房子依然还在只是外墙都粉刷一新。

这60年,我最大感触是30岁之前我们感到精神和物质都很贫困,30岁以后我们才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锦江宾馆 曹总:1960年开业至今的锦江宾馆,作为西南首家五星级豪华酒店,经历过无数的荣耀也接待了众多国内外贵宾。

从以往独家到现在香格里拉、洲际等多家五星级酒店并列;从普通星级宾馆发展到现在多种多样多元的发展。

不仅选择众多了品质服务也在不断进步。

所以请曹总谈一下,这几十年,旅游酒店行业或者商务酒店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那些方面还保留至今,那些已经被时间消亡?

曹总:锦江宾馆今年刚好成立50年头了,而酒店变迁两方面很鲜明,一是酒店的硬件方面,以往酒店的硬件方面我们离世界标准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后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与建设目前已经没有大的差距,有的方面甚至超过国外。

变化突出体现在卫生间卫生条件与装修环境上面。

原来我们使用的卫生间比较差,现在酒店和普通家用卫生间环境已经非常好了,说明我们自身卫生习惯也在进步。

连大街上的公共厕所都在改造,这些细节的进步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

复制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参考

白族的建筑有啥风格?白族人的住宅是啥样的

白族的住宅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平房结构多以“三房一照壁”为主,少数富裕人家也有“四合五天井”的布局。“排架”(以一排柱子为主的屋架叫排架)承重,四柱落地。左右后三方用土基墙围护,前面及中央用木料板

回族的建筑风格是啥样的?与其的信仰有何关系

回族是我国的一个穆斯林民族,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伊斯兰教在回族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穆斯林分布地区广阔,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大致分为内地伊斯兰文化和新疆伊斯兰文化。伊

成都宽窄巷子的人文历史饮食文化建筑年代建筑风格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

历史秘闻 滁州这处百年老建筑群,融合中西风格

大家知道吗?在滁州市凤阳县有这样一处建筑群民国时期由英美创建几经转手建筑风格不断演变其中的别墅还是飞机造型…下面请跟小旅子看过来!↓↓↓凤阳县经济开发区(原门台子镇)蚌埠烟叶复烤厂民国5年(1916年

哈萨克族人为何喜欢毡房?毡房是啥样的

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的先祖创造了一种造型别致,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毡房。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适宜于春、夏、秋季转场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冬天则在冬季牧场修建平顶

哈尼族人习惯传啥样的衣服?又有啥民族风格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

哈尼族人习惯传啥样的衣服?又有啥民族风格

哈尼族布都支系服饰(妇女)用黑色自染布料作上衣,齐膝短裤和绑腿带。包头布端都镶一块精美的刺绣图案,衣服领口处多配有银饰坠,腰束一条长丈余的腰带。绚丽多彩的哈尼族碧约支系服饰(正面)配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

羌族人习惯住在啥样的房子里 羌族建筑

羌族一般由几十户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现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顶,墙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筑手艺高超,砌墙时不绘图、不吊线,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结构匀称。远看似碉

羌族人习惯住在啥样的房子里 羌族建筑

羌族一般由几十户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现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顶,墙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筑手艺高超,砌墙时不绘图、不吊线,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结构匀称。远看似碉

朝鲜人习惯住在啥样的房子里?朝鲜族建筑

朝鲜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四面斜坡,屋里用木板隔成单间,各屋之间有门道相通。屋内设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严冬,室内也温暖如春。朝鲜族的文化受汉族影响较深,房屋建筑与汉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