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漢朝海昏侯墓珍寶無數,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

Posted 水位

篇首语: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漢朝海昏侯墓珍寶無數,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漢朝海昏侯墓珍寶無數,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

談起西漢廢帝劉賀,大家可能印象不深刻,但若說起漢朝海昏侯墓,大家肯定聽說過。其隨葬品之豐厚令人瞠目結舌,那麼按道理來說,隨葬品越豐厚的墓穴被盜的可能性越大。
古往今來盜墓賊生衍不息,一般隨葬品越多的被破壞的越嚴重,而此墓並沒有被大範圍損壞,這是為什麼呢? 接下來我為大家講述為什麼2000多年以來,漢朝海昏侯墓一直沒有被盜的究極原因。
海昏侯即漢廢帝劉賀,在位僅四十餘日。其墓葬海昏侯墓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其挖掘到現在,共整理出一萬多件珍稀文物,裡面有重達200斤的黃金、3000餘件銅車馬器、400多萬枚五銖錢,還有不計其數的竹筒木牘、樂器和玉器。
那麼問題來了,海昏侯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並且發現不止一處盜洞,那麼又為何海昏侯墓保存的如此完整且沒有被盜挖呢?關於這點有一個民間傳說。
據說,古時候有個著名的盜墓賊叫劉去,因家庭貧困不得已入了盜墓的行業,精通五行八卦風水相術,一生盜墓無數罕有失手,在他晚年的時候知曉了海昏侯墓穴的位置,於是他收拾好盜墓的行裝,聯合其他盜墓賊來到了海昏侯墓。
然而在他們進入墓穴的時候,墓內怪象環生,墓內四角位置的蠟燭忽閃不定,突然一陣陰風吹過,蠟燭熄滅,劉去見狀是祖師爺預告,此墓不挖,於是趕緊逃走了。劉去僥倖逃生之後,此事在江湖上傳開了,於是盜墓賊再也不敢惦記海昏侯墓。
然而傳聞歸傳聞,至於此墓沒有被盜,具有兩個現實原因。根據考古學家的考察,在五代時期就有一夥盜墓賊潛入海昏侯墓,不過他們打通的盜洞直通衣笥庫,也就是存放衣服的地方,盜墓賊只拿走了裡面的衣物而沒有再往深處挖掘,後來考古學家根據盜墓賊留下的空箱子判定是海昏侯墓。
而盜墓賊沒有深挖的原因也值得推敲,在劉賀下葬後的第十八年,豫章發生了大地震,地震導致水位上升,而此墓也被水淹,盜墓賊無法找到確切位置,而在水位降低以後,墓穴重現,由於劉賀夫人墓植被較多,看起來比劉賀墓更為氣派,因此夫人墓遭到洗劫,而劉賀墓反而逃過一劫。
再後來盜墓賊準備盜取劉賀墓時被當地百姓發現,老百姓們及時上報政府,文物局在接到通知後立即展開行動,對墓穴進行保護從而使劉賀墓沒有遭到太大的破壞。
海昏侯墓一波三折,終於在考古學界的努力下重見天日,這對於漢朝經濟文化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一樁幸事。大家以為如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

相关参考

南昌海昏侯墓 堪比馬王堆

2011年3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一座叫「墎墩山」的山包上,村民發現了一座罕見的漢墓,而經考古學家證實,這是西漢時期的海昏侯墓。海昏侯墓規格龐大,出土文物數量驚人,並且2000年來從未被盜。種種謎團和發現

關羽為什麼不用官位介紹自己,而用爵位漢壽亭侯

建安四年(199年),劉備背叛曹操,殺了徐州刺史車胄,並佔領了徐州。車胄本是曹操的人,劉備不僅殺了曹操的人,還佔了曹操的地盤,這自然讓曹操十分生氣。曹操一直認為劉備是英雄,之所以沒有形成氣候,就是因為

漢武帝為什麼要殺了名將衛青一家

在衛青死後漢武帝對衛家就沒什麼好態度,甚至在最後直接誅殺了整個家族,為什麼在衛青死後,漢武帝要殺了衛青全家呢?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強權皇帝,容不下朝堂之中有勢力太過龐大的家族,而衛青他們一家幾乎掌

历史秘闻 漢武帝為什麼要殺了名將衛青一家

在衛青死後漢武帝對衛家就沒什麼好態度,甚至在最後直接誅殺了整個家族,為什麼在衛青死後,漢武帝要殺了衛青全家呢?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強權皇帝,容不下朝堂之中有勢力太過龐大的家族,而衛青他們一家幾乎掌

羅成的歷史原型羅士信為什麽沒有被選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看過“大隋唐(以《說唐》、《隋唐演義》、《興唐傳》等小說為基礎的故事系列)”的朋友對“羅成”這個名字肯定不陌生。但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羅成這個人,與羅成有關的傳說故事基本都是小說家言。不過根據史書記載

漢武帝寵愛的男子,為什麼受到東方朔的厭惡

今天來講一講東方朔與董偃的故事。一、被漢武帝看重的男寵先把這段關係給理一理,方便理解。董偃,是竇太主的一個男寵。而竇太主又是漢武帝的姑母、丈母娘兼妹妹的婆母。在上一篇寫陳皇后的文章中,我們講到了,在漢

蜀漢五虎上將之中,為什麼說趙雲的地位最低

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成書以來,流傳極廣,在民間影響極大。書中的主要人物栩栩如生,為廣大百姓喜聞樂見,津津樂道。按照《三國演義》書中所述,劉備的蜀漢方面有五虎上將,排名分別為關張趙馬黃,也就是劉備老大

非嫡非長的劉徹,為什麼能被漢景帝選中成為太子

夏朝開創了家天下,對於王位的繼承選擇的是父死子繼的方式。商朝時期是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兩種方式同時存在。西周時期因為一夫多妻制的制度,為了保證正妻的兒子必須繼承王位,開創了嫡長子繼承製。也就出現了「立嫡

漢昭帝處死了撫養他長大的姐姐,為什麼卻沒人說他忘恩負義

漢武帝最終在確立劉弗陵這個小兒子為他的接班人後,便殘忍地賜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那時候,劉弗陵才八歲,還是個小孩,需要人照顧。於是,劉弗陵的異母姐姐鄂邑公主便擔任了撫養劉弗陵的責任,一直到漢武帝去

為什麼漢武帝武帝一紙詔令,就能兵不血刃化解千年危機

在古代封建時期,有一個問題困擾了歷代統治者近一千年,那就是中央對於地方的管控問題。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怎樣確保偌大的國家統一聽中央指揮?怎樣保證地方勢力不發生叛亂?歷代帝王絞盡腦汁,在實踐中不斷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