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吴三桂的尸首
Posted 吴三桂
篇首语: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吴三桂的尸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吴三桂的尸首
吴三桂能够从明朝驻守一关的一方大将,成为降清后最大的外姓藩王,其势力,能力,不可谓不大。就是这么一个外姓藩王,最后却在三藩之乱的时候被杀,就连尸首都找不到。那么,康熙皇帝一直在寻找的吴三桂的尸首,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呢?
吴三桂,中后所(辽宁绥中)人,祖籍高邮(今属江苏),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他16岁中武举,在与清军交锋中屡立战功,28岁时已升至总兵(从二品)。崇祯十五年(1642),皇戚田弘遇为巴结吴三桂,将其掠买的陈圆圆相赠。吴三桂将圆圆留在北京,本人回到关外前线。
两年后,北京被李自成统率的大顺军占领。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权衡利害后,承受招降条件,率部进京“朝见新主”。不料行至半路,得知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不由怒发冲冠,当即返回山海关。
李自成招降不成,遂率十万精兵前来攻打。吴三桂自知不敌,向清军求援。
顺治元年(1644)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与清摄政王多尔衮所率八旗精锐结合作战,击溃大顺军。这为清朝定鼎北京开拓了成功之路,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由此也背上了“汉奸”、“叛徒”的骂名。
其后,吴三桂奉命追剿李自成,越河南,入湖南,直追至江西九江。顺治二年,李自成兵败后,被中央地主武装击杀。
相关参考
吴三桂,中后所(辽宁绥中)人,祖籍高邮(今属江苏),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他16岁中武举,在与清军交锋中屡立战功,28岁时已升至总兵(从二品)。崇祯十五年(1642),皇戚田弘遇为巴结吴三桂,
吴三桂,中后所(辽宁绥中)人,祖籍高邮(今属江苏),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他16岁中武举,在与清军交锋中屡立战功,28岁时已升至总兵(从二品)。崇祯十五年(1642),皇戚田弘遇为巴结吴三桂,
历史人物 吴三桂的两个关键错误,因为两个人导致吴三桂的最终失败
同样是做汉奸,但最后的名声却可能大相径庭。明末清初,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都是汉奸,但最终吴三桂名声最臭,洪承畴其次,范文程美名扬天下。>>当然,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后来“起义”或说“造反”
历史人物 吴三桂的两个关键错误,因为两个人导致吴三桂的最终失败
同样是做汉奸,但最后的名声却可能大相径庭。明末清初,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都是汉奸,但最终吴三桂名声最臭,洪承畴其次,范文程美名扬天下。>>当然,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后来“起义”或说“造反”
历史人物 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的后人儿子死因 吴三桂大刀与陈圆圆
中文名:吴三桂 别名:长伯,月所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宁前屯卫中后千户所(绥中县) 出生日期:1612年(壬子年) 逝世日期:1678年10月2日 职业:总兵→藩王→皇
一国的覆灭一国的新生,朝代的更迭往往都是伴随着血与泪的。混乱、伤痛、鲜血、战火、忠臣叛将,都是那个时候的典型符号。本文不讲忠臣,而说叛将,明清两朝重臣——吴三桂。 吴三桂
下面就一起来看本站小编带来的吴三桂的人生三大关键错误:错杀一个人,高估一个人,低估一个人。>吴三桂是明将,但明朝灭亡跟他关系不大,至少不是主要责任人。倒是清朝能入主中原,吴三桂功不可没。当然,这些大家
吴三桂自从和陈圆圆在一起以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对于国事根本不放在心上。那时还是本仁把持朝政,吴三桂出驻辽蓟就是他举荐的。上谕下来,命吴三桂立即出京。三桂一时舍不得离开圆圆,于是请了病假。大宗伯董其...
吴三桂自从和陈圆圆在一起以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对于国事根本不放在心上。那时还是本仁把持朝政,吴三桂出驻辽蓟就是他举荐的。上谕下来,命吴三桂立即出京。三桂一时舍不得离开圆圆,于是请了病假。大宗伯董其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末清初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身高约合现今1.73米。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明天启末年曾带二十余名家丁救其父于四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