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有容人之量,对当初羞辱过他的人也能重用
Posted 赵匡胤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匡胤有容人之量,对当初羞辱过他的人也能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匡胤有容人之量,对当初羞辱过他的人也能重用
当年赵匡胤贫贱落魄之时,受尽世人的冷眼。他先是投奔父亲的好友王彦超,在被王彦超打发之后,赵匡胤只好来到随州,投奔父亲的另一个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
董宗本是一个重情义之人,他见同僚的儿子精通武艺,而且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就对赵匡胤多了几分好感,不仅收留了他,而且还对他照顾有加。谁知赵匡胤的绝世武艺引起了董宗本之子董遵诲的嫉妒。
董遵诲原本是随州城里的第一公子,不管是相貌还是武艺,以及兵法都超出其他年轻人。所以,他养成了狂妄自大,妒贤嫉能的性格。赵匡胤刚刚来到随州,就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才艺,他马术超强,气质非凡,连父亲都对他大加赞赏,资质才能远在董遵诲之上。
于是董遵诲非常嫉妒,他凭借父亲的权势,对太祖常有欺凌怠慢。他们曾经辩论用兵作战之事,董遵诲理屈词穷,当即拂袖起身而去。
赵匡胤哪里受得了这种气,顾及到董宗本的面子,他又不能跟董遵诲闹翻,只有忍气吞声,告别了董宗本。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赵匡胤,接连碰壁,终于懂得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但是他生性仁厚,并没有对歧视他的人恨之入骨。
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董遵诲累次升迁官至骁武指挥使。有一天,太祖赵匡胤在偏殿召见他。见了赵匡胤的董遵诲,相当惶恐,想起自己以前的做法,此刻觉得除了等人家拿刀来剁之外,毫无办法,只是一个劲儿的叩头请罪,头也不敢抬,赵匡胤命令手下人扶起。
赵匡胤问他可记得当年之事。董遵诲叩头说道:“臣愚昧,不识真主,今蒙陛下赦罪,定当做牛做马,衔环以报。”赵匡胤大笑,让他走了。
时隔不久,董遵诲被控告做有十多件违法事件。赵匡胤亲自审理此案,董遵诲惶恐不安等待定罪,出乎意料的是赵匡胤又赦免了他。赵匡胤对他说:“朕对你已经赦过赏功,怎么忍心再追究你的旧恶呢?你可以不必再忧愁,但以后必须改过自新,朕还是会破格重用你的。”董遵诲非常感动。
赵匡胤询问董遵诲母亲在哪里?董遵诲说:“母亲在幽州,落难分离。”原来,董遵诲之父董宗本过去曾是辽将赵延寿的部下,赵延寿战败以后,董宗本带着儿子南归,妻子却陷在幽州。
赵匡胤知道此事后,命人多方打听,将董遵诲之母从辽国赎回来,并送到董遵诲的防地,并且施加优厚馈赠。同时赵匡胤确实对他实行重用,后来授他为通远军使,镇守环州。如此以德报怨,董遵诲对赵匡胤感恩戴德。
赵匡胤果然没有看错人。董遵诲到达环州后,召集各部族酋长,向他们宣谕朝廷的文德武威,杀羊滤酒,设宴大加犒劳,众酋长都心悦诚服。他在环州勤政爱民,深受百姓好评。
几个月以后,西蕃部族再次入侵,董遵诲率领军队长驱直入,打跑来敌,俘获斩杀很多,缴获牛马几万,西戎部落因此安定。赵匡胤嘉奖他的功劳,就地授予罗州刺史,军使之职照旧。
在古代皇帝中,不滥杀无辜的仁爱是不多见的。而不杀当初羞辱过自己的人,并且还对他加以重用的皇帝恐怕少之又少。赵匡胤对董遵诲如此优待,一方面念他确实是个人才,另一方面更是显示了他能容人的度量和宽阔的胸怀。
相关参考
梁山好汉我们都知道很多,在小说里面写的不少。现在很多人也能张口就来上几个那些英雄好汉的事迹,毕竟那些事迹实在是太过于著名,并且都很精彩。和人民心中的那份感情想到一块去了。不过今天咱们不说那些男人的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在反抗秦国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壮大,最后又打败强大的楚霸王,终于上位,一路走来,可以说步步惊心。他吃过很多败仗,有很多次差点连
“铁木真的40多个女人”之唯一拒绝铁木真的人——合答安,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成吉思汗铁木真是草原上的英雄,想嫁给他的女人数之不尽,而有一个,铁木真主动娶她,她却死活不
历史人物 李斯当初没有被重用就被下逐客令了 李斯后来是怎么被重用的
对李斯被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有诸多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能够让大家印象深刻且第一时间就能够想到的是哪个国家呢?在许多人的心中,他们对秦国都会有一个比较深刻
历史上,朱元璋被称作“乞丐皇帝”,相传朱元璋由于家贫读书不多,识字不多,因此对有才学的人很有偏见,就连他下的圣旨也是“白话圣旨”。可是,就算他再怎么讨厌文人,他也不得不重用那些有才学的人帮他治国。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韩信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著名的典故就是韩信曾经受到过胯下之辱,何为胯下之辱?就是从人的裤裆下面钻过去。少年时期的韩信父母很早便去世了,家境
我们知道,汉初有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用刘邦自己的话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
南唐后主李煜由于其人极高的文学水平,经常被语文课本所编用,每个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基本都听过这个名字,背过他的词。不得不说,高曝光率增加了我们对李煜的同情,恨其生在帝王家。其实不然,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由于其人极高的文学水平,经常被语文课本所编用,每个上过中学的中国人基本都听过这个名字,背过他的词。不得不说,高曝光率增加了我们对李煜的同情,恨其生在帝王家。其实不然,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李煜
有一回,赵匡胤打了败仗,逃到青龙山。这时,他已饿得难忍,就想寻点吃食儿。一走,见路旁有一罐饭,下马捧着喝了。喝完还不饱。见罐底儿粘一疙瘩稠饭,咔嚓一声摔烂罐子,把那疙瘩稠饭也吃了。他上马刚想走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