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高氏
Posted 皇后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北朝 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高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北朝 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高氏
孝武帝元修皇后高氏
高氏是北魏丞相高欢的长女,中兴二年(532)四月,高欢打败尔朱氏军队,进入洛阳,立平阳王元修为帝,为了使高氏家族与皇室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高欢把长女高氏嫁给了元修,于是,高氏便当了皇后。
元修虽然当了皇帝,却并无实权,因而对高欢这个岳父大人积怨日深,对于高皇后自然也没有什么感情。因此,高皇后婚后的生活其实并不幸福。可是,就这样的皇后生活,她也只过了大约三年。
那是永熙三年(534)的七月,元修决心不再当傀儡皇帝,他假称要亲率大军讨伐南方的梁朝,在洛阳城北集结了10多万军队,准备北上晋阳(今山西太原),讨伐高欢,夺回实权。不料被高欢先发制人,率领20万大军南下,迅速击垮了元修的军队,元修见大势已去,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西去关中,投奔了宇文泰。大约是一则走得太匆忙,二则从内心也不愿再让高氏跟在身边,因此,高氏竟独自留在了洛阳。当然,也不排除高氏自己不愿随元修西逃这种可能。
皇帝和皇后分居于两个敌对的阵营之中,实际上宣告了婚姻的终结。高氏独身生活,心情更加郁闷。高欢不愿看着女儿长期过这种不幸的日子,便又把她下嫁给了魏氏皇室的一位亲王——彭城王元韶,于是,高氏又从皇后降格做了王妃,一直到走完她的人生之路。
相关参考
南北朝孝武帝元修简介 北魏孝武帝,名元修,一说元脩(510年―534年),字孝则,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4年在位),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妾李氏,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
元修元修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在位仅有三年,他与高欢决裂后投奔宇文泰,后又与宇文泰不和遭其杀害,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孝武帝元修简介>魏孝武帝元修(510年—535年2月3
北魏孝武帝元,字孝则,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534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李氏。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53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一说元修(510年-535年),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是妾李氏。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元修的老婆是谁永
孝武帝元脩,字孝则,后一位(532-534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母亲李氏。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又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532年被高
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字孝则,孝文帝之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子,母亲李氏。性格强硬胆大,好武术,为人无礼。大丞相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但元修无法
宇文觉(542年D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开国皇帝。公元557年2月15日,在其堂兄宇文
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开国皇帝。公元557年2月15日,在其堂兄宇文护
宣武帝元恪皇后高氏高皇后是大家闺秀。说“大家”恐怕是北魏当时最为显赫的家庭。她的伯父高肇是北魏的尚书令,掌握了北魏的实权,她的伯母高平公主又是宣武帝元恪的姑姑,她的堂兄高猛袭封渤海郡公,娶元恪的亲妹长
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开国皇帝。公元557年2月15日,在其堂兄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