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 三大改造
Posted 手工业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新中国 三大改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新中国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简称。通过合作化道路将个体经济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通过各种形式将资本主义私有经济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9月,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到1952年底,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44%,初级农业合作社3600多个。到1955年底,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190万个,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63%左右。1956年出现了小社并大社,初级社转高级社的热潮,年底,入社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6%以上,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类似农业的步骤和方法,即由手工业生产小组到供销生产社再到合作社。1955年5月,中央提出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改造方针。到1956年底,共组织10万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入社社员占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左右,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早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已开始,党和政府采取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将私营资本主义经济初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入公私合营这一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到1956年,全国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这种公私合营企业,除付给原资本家一定赎金(支付定息)外,一切权利都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样,通过和平赎买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在改造过程中,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关参考
文化大革命发挥“三大”政策:大鸣、大放、大字报。开始时,大字报贴在墙上,见墙就贴,所有的墙、门、窗户都贴满了。又发展了,拉绳子,挂在绳子上。一条条绳子,看大字报的人一边走一边看,大雪大雨就在室内。
1、三大改造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力地鼓舞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和商业的社会转型,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
朝鲜·三大革命小组运动朝鲜劳动党指导三大革命的一种方式,始于1973年。朝鲜劳动党认为,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还必须占领共产主义思想堡垒和物质堡垒,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有几单元,每单元有几课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手工业商品性强、行业复杂、产品繁多等特点,把个体手工业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
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有几单元,每单元有几课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之一。中国共产党根据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作用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采取利用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采取逐步前进、相互衔接的三个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