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宁愿豪华送葬宠物八哥鸟也不出席父亲葬礼、可能不是死于暗杀而是链球菌感染

Posted 作品

篇首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世界历史 宁愿豪华送葬宠物八哥鸟也不出席父亲葬礼、可能不是死于暗杀而是链球菌感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历史 宁愿豪华送葬宠物八哥鸟也不出席父亲葬礼、可能不是死于暗杀而是链球菌感染

从天才作曲家转变为流行文化明星,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创作了600多部音乐作品,影响了贝多芬及柴科夫斯基等音乐大师,并持续启发着今日的电影导演,即至电脑科学家们。关于这位著名的神童,以下为一些您可能不知道的事:

1、父亲是莫札特音乐事业的背后大推手

1756年1月27日,莫札特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母亲为安娜.玛丽亚(Anna Maria),父亲为李奥波特.莫札特(Leopold Mozart,萨尔茨堡大教堂的作曲家兼音乐教师)。小莫札特和他的姐姐玛丽亚.安娜(Maria Anna)自小就被教导演奏键盘乐器,并且两个孩子都展现出莫大的音乐才能。莫札特在4岁时,已经可以在短短30分钟内,在键盘上学好一首歌。

2、莫札特与少女安托瓦涅

莫札特6岁那年,他的家人正在皇家宫廷里表演,他自己也开始展开个人演奏会。在维也纳郊外的哈布斯堡夏宫中,莫札特遇到了大他2个月的玛丽.安托瓦涅公主。据说当莫札特在抛光地板上滑倒时,她扶了莫札特一把。作为回报,他向这位未来的法国皇后求婚。在维也纳的经历成为莫札特将来欧洲巡回的起点,自1763年至1766年间,莫札特在数十个城市与宫廷演奏里获得极大成功。

3、在11岁写了第一部歌剧

莫札特和家人一起旅行,曾到过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及凡尔赛等地。在慕尼黑举行的一场演奏会上,莫札特和他的姊姊一起连续演奏了三个小时,所到之处都令观众们惊叹连连。在巴黎举行系列音乐会时,莫札特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五段式小提琴奏鸣曲。当时他才8岁。

11岁那年,他写了第一部真正的歌剧:《阿波罗与雅辛托斯》(Apollo et Hyacinthus)。从1769年12月开始的义大利城市系列巡回音乐会,更加应证了莫札特超乎常人的音乐才能。他受命为米兰狂欢节创作歌剧、被久负盛名的波隆那音乐院录取,并执导了自己的歌剧作品《庞托王米特利达特》(Mitridate, rè di Ponto)的前三场演出。15岁那年,他写道:他可以“在自己家中、在自己的脑中”听整出歌剧。莫札特后来承认,他对自己的名声感到“像孔雀般自豪”。

4、早期的成功并不持久,后来父亲还为母亲的死亡斥责他

在义大利巡回演出后,莫札特回到萨尔茨堡,开始为奥地利新的统治者—— 亲王大主教科罗瑞多(Heronymus von Colloredo)的宫廷作曲,但这项工作不具任何挑战性。1778年,莫札特雄心勃勃的父亲命令他到巴黎,与“伟大的艺术家们生活在一起”。但是这时的莫札特已经22岁,不再是当初与玛丽.安托瓦涅到处晃悠三年欧巡的天才神童。

他是一位成年音乐家,有着“朴实、痘痕的面孔”,而且几乎不会讲法语。

离开了上流社会,也把钱花光,莫札特的母亲陪伴着他被困在第二区一个破旧不堪的旅馆里。他的母亲因发烧而病倒,在1778年7月3日去世,得年57岁。莫札特一个人,不敢告诉父亲关于母亲的事,反而让他的朋友Abbé Bullinger传达这个消息。李奥波特最后将老婆的死归咎于莫札特,认为如果他的母亲没有陪他去巴黎,事情就不会这样。

5、他讨厌在萨尔茨堡工作。

短暂停留巴黎后,莫札特回到萨尔茨堡,与他的父亲和姊姊一起生活,又到了史特拉斯堡(在那他演奏了3场出席率不高的音乐会)、曼海姆、慕尼黑和奥格斯堡。他找到了一份宫廷风琴师的工作,但他并不快乐。他就想做更多的事,他曾写下:“在这样一个赤贫的地方,无所事事地度过一生真是非常可悲。”留在萨尔茨堡的最糟糕的部分,是应付他的赞助人科罗瑞多,他希望莫札特只为当地教堂创作音乐。尽管在这个时期十分艰困,莫札特仍然创作了两首重要的作品:第32号G大调交响曲(K318)、和第33号降B大调交响曲(K319)。

6、1781年莫札特移居维也纳,自此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维也纳,启蒙时代正如火如荼。夜晚的首都是富人的世界,他们参加上等的蒙面舞会和歌剧演出。从最初只拥有一名学生的自由工作者,莫札特以自己越来越流行的钢琴协奏曲和交响曲,渐渐进入维也纳的核心社交圈。一位传记作者指出,莫札特钢琴协奏曲的听众们有“见证主要音乐类型的蜕变与完善”的感受。

很快地,就可以看到莫札特戴着金色装饰的帽子、身披珍珠贝钮扣的红色外套在镇上闲逛。移居维也纳一年后,他娶了女高音康丝丹采(Constanze Weber),并于1783年生了第一个孩子——名叫Raimund Leopold的男孩。

7、他坚持他的孩子不应被母乳喂养

他写道:“我很确定,即使她能够做到,我的妻子也绝不会亲喂宝宝。而且,我对孩子绝不能喝陌生人的奶也具有同样的决心。我希望孩子像姊姊和我一样,喝水长大。 ”

当时的中产阶级普遍用大麦水代替奶来喂养婴儿,不过莫札特最终屈服于他的产婆和婆婆的央求,雇了一位奶妈来哺乳孩子。不幸的是,Raimund出生后两个月就去世了。莫札特的六个孩子中只有两个从婴儿时期活下来。

8、莫札特有一只宠物鸟——欧洲八哥

八哥是非常善于模仿的动物,这只在1784年5月27日被莫札特从宠物店带回家的鸟,就正在唱着莫札特G大调的第17号钢琴协奏曲(K453)的其中一个乐章。

莫札特的八哥一直陪伴着他:莫札特搬到位于Domgasse的维也纳豪华公寓(距圣史蒂芬大教堂仅几步之遥)、两个儿子Karl Thomas Mozart和Johann Thomas Leopold的出生、以及Johann出生后一个月的去世等时刻,这只八哥也见证了莫札特的交响曲和咏叹调真正成名的过程。

9、他没有参加父亲的葬礼

莫札特父亲在1787年5月28日去世后大约一周,他的宠物八哥也去世了。莫札特没有回到萨尔茨堡参加父亲的葬礼,但他确实以最豪华的方式为八哥下葬。列队成行、头盖厚重面纱的悼念者唱着圣诗,听着莫札特吟诵他为八哥葬礼所写的一首诗。在小小的坟墓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充满爱地对他那只“相当不顽皮”、“快乐活泼”的八哥说话。

10、他的音乐横跨当世代的每种形式与风格

从G大调第13号小夜曲(K525,又称为Eine Kleine Nachtmusik)等室内乐,到《魔笛》、《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等令人喜爱的歌剧,莫札特的创作重新定义了许多音乐的形式:交响曲和协奏曲、木管乐器的重奏曲、弦乐四重奏的室内乐作品、钢琴奏鸣曲、弥撒曲、以及合唱曲和教堂音乐。所有这些都是他作品的一部分。

是什么使莫札特的作品这么具有革命性?浪漫作曲家布拉姆斯注意到莫札特音乐中不同寻常的“纯粹”。对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来说,莫札特的作品“沐浴在可能只来自18世纪的光彩中,来自那个光明和启蒙的时代⋯⋯在这一切之上徘徊着莫札特更大的精神——怜悯、博爱甚至是苦难——一种不分年龄、属于全人类的精神。”

或,用剧作家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话说,“在被定义前,莫札特是种幸福。”

11、莫札特的最后作品并未完成

他的最后委托作品是“D小调安魂曲”(K626),莫札特在完成之前就去世了。他的学生朱斯麦亚(Franz Xaver Süssmayr)完成了这项作品,并将它交给奥地利伯爵华尔塞克(Count Franz von Walsegg,委托这项作品以纪念已故妻子)。据信,华尔塞克伯爵打算将这部作品当作自己的创作来留传。但这个计划被康丝丹采扼杀,她让大众知道事实:就是莫札特收到了佣金,而且这项作品她要收费。

12、莫札特早死的原因可能不是下毒

莫札特于1791年12月5日去世,年35岁。验尸官的死因报告为“急性粟粒疹热”(severe miliary fever),但有传言称他被萨里耶利(Antonio Salieri,一位有权势的歌剧作曲家与卓越的音乐家,教过舒伯特、贝多芬和李斯特)毒死。这个谣言开始在流行文化中根深蒂固,主要就是因为Peter Shaffer在1979年的舞台剧《阿玛迪斯》(随后在198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这个流言源自莫札特去世一周后,柏林一家报社刊登关于中毒的假新闻,但在18世纪普遍认为是毫无根据的说法。莫札特早逝的真正原因也许并不那么暗黑,可能是致命的链球菌感染。

13、莫札特的音乐与生活仍然广受欢迎

被《时代》杂志评为“千年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莫札特的名气在226年前过世后才有所增长。纽约市每年夏天在林肯中心举办为期一个月的“Mostly Mozart”音乐节;萨尔茨堡每年一月为作曲家举行为期11天的生日派对庆祝。实际上,萨尔茨堡经济中有很大的占比是建立在莫札特旅游业上的,从莫札特钥匙圈、T恤到杏仁糖莫札特巧克力球,都可以在萨尔茨堡的历史悠久的旧城区出售。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她在后宫中地位不高,为何死后皇帝与皇后亲自送葬

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可是古代的封建社会人却分高低贵贱,在皇室中等级制度更是分明。一般来说,后宫中如果有哪位妃子逝世了,她的葬礼只会由她的子女举办,皇帝与皇后最多给个问候什么的,是极少出席这种场合的。

历史人物 陈永贵葬礼只一人专门来送葬,送行的那个人是谁

图上这位头上包着白毛巾,肩上扛着一把撅头,高鼻梁而又带着富有感染力笑容的普通老人是谁呢?他是我国在艰苦建设年代一面代表农民的旗帜,是那个年代由毛主席钦点的中国农民领袖,也是我国建国史上第一位农民总理。

豪华超过皇帝! 孝庄文皇太后的高规格葬礼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都有个传统,对于去世之人,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但是在清朝的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人生前的时候给子孙说了一句话,结果直接导致她死后灵棺无法入土,只能赤裸裸的

世界历史 阎锡山死时,儿子在美国开货车,因买不起机票,没能给父亲送葬

在中国古代,自古就有龙生龙,凤生凤的传统。伟人名人,尤其是掌权之人的后代一定是非富即贵。如李鸿章,掌握大清权柄几十年,死后留下了巨额的财产,后代更是亿万富翁不断。但是,阎锡山死后,其儿子在美国开货车,

豪华超过皇帝! 孝庄文皇太后的高规格葬礼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都有个传统,对于去世之人,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但是在清朝的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人生前的时候给子孙说了一句话,结果直接导致她死后灵棺无法入土,只能赤裸裸的

斯大林逝世毛泽东难过得吃不下饭 却为何未出席葬礼

核心提示:许多人预料毛泽东会露面,认为他现在或许会名言正顺地声称是那个统治集团的最高人物。可毛泽东没有亲自去莫斯科参加斯大林的葬礼,仅派出了以周总理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葬礼。毛泽东与斯

三姐妹难重聚 宋氏三姐妹为何都不出席宋子文葬礼

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当时正值中美外交开始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宋子文的去世,恰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美国的宋霭龄、大陆的宋庆龄和台湾的宋美龄齐聚美国的机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尼克松可以

三姐妹难重聚 宋氏三姐妹为何都不出席宋子文葬礼

1971年,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当时正值中美外交开始解冻,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宋子文的去世,恰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美国的宋霭龄、大陆的宋庆龄和台湾的宋美龄齐聚美国的机会。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尼克松可以

日本天皇裕仁葬礼要求中国出席,中国提出一个要求,你们答应才去

在近代有很多国家发起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国,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一个国家就是日本,他们在侵略中国的期间,我国伤亡几千万人,究其原因发起战争的日本政府责任最大,他们恬不知耻,发动战争还说要东亚共荣,而且

历史人物 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给袁术

陶谦为什么宁愿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给袁术?英雄相惜,小人相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袁术和刘备本来并无交集,但自从刘备占据徐州后,袁术便把刘备当成了头号敌人。实际上很多人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