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制盐的历史沿革

Posted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制盐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制盐的历史沿革

制盐工业历史悠久,其发展经历了由原始手工生产、手工机械生产到机械化、现代化生产的过程(见制盐技术史)。

人类最早是采集自然界存在的卤水和盐,包括地表天然卤水和岩盐及海滨洼地自然结晶的盐,供给食用。

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刮取海滨咸土,淋卤煎盐。

有天然卤水的地区,曾采用“先烧炭,以盐井水泼之,刮取盐”的生产方法。

战国末期,四川开始掘井、汲卤、煎盐。

齐管仲(公元前?~前645)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盐由官民并制,产品全部由官府统一运销。

但由汉代至明代,除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到唐玄宗开元十年(722)的139年间,开放全国海滩、盐井、盐湖,任民自由产销外,其他历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虽然隋、唐之际,山西湖盐生产已形成“垦畦浇晒”的新工艺,宋、元之际,福建海盐生产已部分采用晒盐法,但生产规模小,工具设备简陋,生产者之间只有简单的协作,一直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状态。

井矿盐的情况有所不同。

四川在宋代出现了卓筒井,首次使用钻头(“圜刃”锉)凿井。

由明代到清代,手工机具逐渐完备,分工协作逐渐明确,商业资本日益转为产业资本。

随着外地游民的流入,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到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自贡盐业已进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1835年以后,黑卤井、岩盐井、深层天然气井的相继开凿,又为盐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

岩盐井自然溶浸通腔,一井注水,多井出卤,促成了有关井户的联合,大大促进了盐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在产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井矿盐的凿井、汲卤、制盐,海盐的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湖盐、矿盐的开采,相继采用了机械设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中国自贡盐区1912年采用了蒸汽机车牵引汲卤,1925年天津汉沽盐场采用了柴油机带动水泵扬水,其他一些海盐区也逐步开始采用机械,但发展缓慢。

1910~1949年,中国年产盐量由178万吨增加到298万吨,平均每年仅递增1.3%。

1949年以后,中国的制盐工业才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的大生产。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裴超

裴超辽宁义县人,1917年生。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陆军军大学将官班。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曾任台湾军管区副司令。1976年12月任台湾制盐总厂总经理。

从大山中走出的黑虎将军

   张冲将军被誉为“三神”将军:战神、盐神、水神。云岭大山赋予他伟岸身躯,驰骋沙场功勋卓著,“抗日名将”声震寰宇;红土高原赠予他博大胸襟,心系家国百姓,制盐兴水利泽被桑梓。丰碑立在大地上,

海宁最大的古建筑群,前后扩建50余次,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

海宁盐官镇,是良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汉代就开始晒盐制盐,因此得名盐官。在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里,坐落着这样一个古建筑群:它历史悠久,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它历经沧桑,由隋朝

海宁最大的古建筑群,前后扩建50余次,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

海宁盐官镇,是良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汉代就开始晒盐制盐,因此得名盐官。在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里,坐落着这样一个古建筑群:它历史悠久,是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它历经沧桑,由隋朝

历史秘闻 依法治国的历史沿革

1.关于新中国以来我国的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从无到有、从有到全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最明显的成就,就是立法成绩。”谈起新中国65年的法治进程,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说。新中国的法治历程,首先是社会主义法

高中历史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大相国寺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它既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璀璨的文化艺术宝库。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

高中历史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开封大相国寺的历史沿革  大相国寺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它既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也是一座璀璨的文化艺术宝库。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

扇贝的历史沿革

蒲江雀舌的历史沿革蒲江县始建于公元554年,古属“临邛”管辖,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汉晋时就有历史文献记载。其中“雀舌”茶早在唐代,即名扬四海。据陆羽(公元733-804年)撰写的《茶经》记载:“临邛数邑

历史秘闻 徽州的历史沿革

徽——一个明确的内涵徽州——一个明确的地域概念徽州州治及徽州府治均指歙县,并非黄山市屯溪区。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

历史秘闻 兴化的历史沿革

相传,春秋时兴化属吴,战国时属楚,为楚将昭阳的食邑。昭阳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兴化原名昭阳,在宋朝原为犯人发配之地。后因范仲淹在此任职取名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