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台灣老兵郝柏村去世,一生宣傳抗戰反台獨

Posted 民族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台灣老兵郝柏村去世,一生宣傳抗戰反台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台灣老兵郝柏村去世,一生宣傳抗戰反台獨

台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郝柏村於2020年3月30日去世,享年102歲。去年4月2日,郝柏村因身體不適被緊急送醫。作為一名親歷抗戰的老兵,郝柏村是一名堅持抗戰和反台獨的人士。

郝柏村是江蘇鹽城郝榮村人,1919年8月8日出生,這位在台灣地區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歷任台灣地區“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國民黨副主席等黨政軍要職,授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1919年8月8日,郝柏村出生於江蘇鹽城的一戶殷實之家。剛滿6歲,父親就將他送入當地私塾讀書。1935年,郝柏村考取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2期,該校的前身是黃埔軍校。隨著抗戰爆發,前線軍官損失巨大,這批學員不得不提前畢業。

上前線前,他們獲準回鄉探親,人人都知道,這很可能是與家人的最後一面。19歲的郝柏村帶著父母和妹妹來到縣城照相館,拍了生平第一張全家福照片,結果也成了最後一張。這張照片一直陪伴著他,從大陸到台灣。

投身抗戰前線後,他先後參加過1938年的廣州戰役、1939年的皖南戰役,後來又前往印度蘭姆伽接受軍事訓練。在廣州戰役中,郝柏村頭部被彈片擊中,至今彈片還沒有取出。

郝柏村一生堅定反對台獨,被台灣地區媒體譽為“反獨大將”。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上台後,他拒絕了“資政”一職,要求當局承認“九二共識”。

郝柏村曾仿效南宋詩人陸遊,作詩一首:“保台反獨絕非空,但悲不見中華同,兩岸和平統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進入新世紀以來,郝柏村把精力放在抗戰研究上。2001年7月,他帶領20多位台灣地區老兵赴廣西桂林參訪,在海峽兩岸引起巨大反響。2014年他重走華北、華中、華南抗戰路線。2014年7月,郝柏村受邀前往“七七事變”爆發地盧溝橋,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接受媒體專訪時,還清唱起《義勇軍進行曲》。

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時,郝柏村率領部分台灣地區老兵進行了一次“重返抗日戰場”之行,出版發行了《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一書。2017年10月再度踏上了大陸土地,重走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台兒莊戰役等路線。

郝柏村曾表示,抗戰的歷史真相是中華文化最寶貴、最有價值的部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都應知道抗戰對中華民族複興、以及中國今天在國際地位的影響。

2019年8月8日是郝柏村的百歲壽誕。當天,歷時10年、由他撰寫的25萬字《郝柏村回憶錄》在台北發布。在書中,他寫道:“台灣人無論血統、語言、文字、風俗習慣,都是正統的中華民族一部分,孔廟、關公及媽姐,都是台灣人崇敬的信仰中心,亦如大陸各民族。”

相关参考

98歲抗戰老兵一生未娶,難忘75年前日本女友,希望死前能再見一面

導讀:古詩有云:「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古人眼中,如果兩個人真心相愛,至死不渝,那麼根本不在乎天長地久的卿卿我我,只需要像牛郎和織女一樣,每年見上一面就可以了。不過世間事本就難料,也有一

历史军事 對台獨而言,這是一種震懾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記者郭媛丹】13日下午,在遼寧艦航母編隊過台灣海峽的事件被廣泛關注2天之後,中國海軍官方證實了此次跨區機動訓練任務。13日下午,海軍新聞發言人高秀成介紹,根據年度計劃安排,中國海

历史秘闻 聶鼎權真的是抗戰老兵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首先懇請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請盡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闢謠信息,不要讓更多的人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帶偏了,要知道互聯網上的帶路黨無處不在,一定要警惕歷史虛無主義!一、謠言的誕生在網

老影片曝光~看看日治時代的台灣~

1940日本政治宣傳紀錄片《南進台灣》帝國及其殖民主義的統治,除了具體可見的軍事、政治與經濟的壓迫制度之外,往往還伴隨­著隱晦未明的文化的論述霸權,而此一論述霸權的主要形構,往往正是來自於殖民者對於殖

老影片曝光~看看日治時代的台灣~

1940日本政治宣傳紀錄片《南進台灣》帝國及其殖民主義的統治,除了具體可見的軍事、政治與經濟的壓迫制度之外,往往還伴隨­著隱晦未明的文化的論述霸權,而此一論述霸權的主要形構,往往正是來自於殖民者對於殖

历史军事 抗戰時打死一個日軍,能繳獲多少彈藥

抗戰時打死一個日軍,能繳獲多少彈藥?老兵的答案令人淚目經過十四年的艱苦抗戰我們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將他們趕出了我們國家,但是抗戰所付出的代價之慘重遠超我們想像,因為當時我國非常落後,尤其是軍工業幾乎

历史军事 抗戰時為何不能撿日軍的子彈

抗戰時為何不能撿日軍的子彈?老兵含淚回憶:你看戰場上放的啥抗戰時期條件艱苦,我軍武器彈藥都嚴重匱乏,經常打到有一半就沒有子彈了,而且戰士們因為心疼子彈所以都不捨得隨便使用,這也讓我們在抗日的時候形勢非

從姨太太到女明星,抗戰淪落站街,解放後成爲工人,一生4次婚姻

如今的武漢人,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記得武漢的第一位女明星葉秋心,她傳奇而悲慘的一生隱沒在歷史的塵埃裏了。上世紀30年代,葉秋心與胡蝶、阮玲玉等被譽爲全國“八大明星”,紅極一時。由於抗戰的爆發,很多電影公司

根在大陸,干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一生比三毛更傳奇

(說歷史的女人——第1219期)她的傳奇性在於,做為一名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既沒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也不曾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卻曾被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她一生擁有兩段愛情,卻在三地漂泊,一次諾貝爾獎提

113岁年纪最大老兵去世,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战到最后一战

113岁年纪最大的老兵去世,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战到最后一战其实听到老兵这个词,大家都会由衷的敬佩。作为一个上过战场的老兵,实在是让人敬佩他的勇气。战场可不是开玩笑,一旦有任何意外,就是生和死之间的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