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华盛顿、富兰克林与爱迪生,你以为的名人事迹背后有多少龌龊
Posted 华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华盛顿、富兰克林与爱迪生,你以为的名人事迹背后有多少龌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华盛顿、富兰克林与爱迪生,你以为的名人事迹背后有多少龌龊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沧海明月生
名人的励志故事一直都是很受欢迎的写作素材。
这些素材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国产名人,其中不乏西方名流。而被引用较多的几位,都源自标榜自由开拓精神的西方头号强国——美国。
只是这些尘封已久的名人往事,往往经不起推敲。
一番探究后,你会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就像这个国家出产的西部大片,看起来令人胸怀激荡,实际却是人为熬制的假鸡汤。
一、华盛顿砍的不是樱桃树
这是一篇写进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华盛顿砍倒樱桃树》。
故事大意是这样,华盛顿小时候,父亲送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子,有一天趁父亲外出后,华盛顿拎着斧子砍倒了父亲种的樱桃树。
回家后父亲看到倒下的树很生气,随后华盛顿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听完后,不禁为有这样诚实而正直的儿子感到高兴,最后矛盾在父子的相互理解中悄然化解。
故事的主人公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他所生活的年代距今不过200多年,因此留下的众多史实证明,这个温情脉脉的故事是虚构的。
华盛顿病逝于公元1799年12月14日。
几个月后,家乡一位名为 Mason Locke Weems的牧师编了一本80多页的小册子,其中就有华盛顿砍樱桃树的篇幅。
但南佛罗里达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莱维于2008年7月2日宣称,他调查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一处陡峭的悬崖边,是一幢一层半的建筑。
这样的环境,根本不可能生长出樱桃树。
而且华盛顿11岁时父亲去世,即便真有华盛顿以树试斧的想法,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又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去砍悬崖边的树?
而真实的历史上,华盛顿砍的可不是父亲的樱桃树,而是活生生的奴隶。
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是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种植园主,园中蓄养了很多奴隶。
父亲死后,华盛顿继承了10名奴隶,后来又收购了一批。
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华盛顿家中的奴隶已经达到150人。
年轻的华盛顿性情蛮横残暴,经常打罚奴隶,看到不顺眼的还用斧子砍断他们的四肢,造成很多奴隶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难以忍受的奴隶们纷纷逃亡,在公元1775年4月,华盛顿还在家乡登出一则悬赏广告,捉拿从他家中逃出的两名黑奴、八名白奴。
尽管华盛顿临终前对此进行了忏悔,并在遗嘱中明确表示要废除奴隶制。
然而,作为美国的“国父”,这些暴行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他生命里难以洗刷的污点。
二、富兰克林没有收集过电
富兰克林是华盛顿的亲密搭档,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发明家。
相比较华盛顿,富兰克林的故事更多的出现在物理书上: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晚上,富兰克林放飞了一只大风筝,在风筝线的末端系上了一根金属钥匙,再将钥匙装到玻璃瓶子里。
待闪电出现的那一刹那,富兰克林操纵风筝使其被雷电击中,雷电沿着绳子传导到钥匙,最后被锁定在瓶子里。
这则故事只能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如果以成年人的思维来推敲,就会发现用这个方法收集电根本不可能实现。
狂风暴雨中,成功地放飞一个大风筝能有多大概率?电光亮起的那一瞬间,正好让风筝被电击中,这又能有多大概率?
即便风筝飞起来了,也确实被雷电击中了,如何保证操纵者不会被击中?
这比中五百万彩票的概率都渺茫的实验,1753年俄国有位叫里奇曼的物理学家还真就模仿成功了。
但是,紧接着他被"金属杆中窜出来的一个拳头大小、蓝白色的火球"击倒,随后身亡。
而活了84岁的富兰克林生活富裕,终其一生都没有提及过这个实验。
最先提及这个实验的,是1752年10月19日《费城报》上的一封信。
信中介绍的实验方法里,并不是让闪电直接击中风筝,而是让风筝尽最大可能接近云层,将电荷从大气传导层沿风筝线引下来。
从头至尾,这封信里都没出现过富兰克林的名字。当然,这并不能否认富兰克林在科学的成就。
作为科学家富兰克林成就斐然,他最早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
1750年他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根避雷针;
后来又改进了路灯、发明了老人用的双焦距眼镜,绘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暴风雨推移图。
近代的选举法,邮信制度也都是源自他的创建。
只是,如果富兰克林当初操纵过那个收集闪电的实验,可能就没有后面这些辉煌的成果了。
三、爱迪生的发明里没有无影灯
爱迪生发明无影灯救妈妈的故事,被编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将无数小朋友感动得热泪盈眶。
只可惜,这又是个破绽百出的故事。
爱迪生自幼家贫,7岁那年他的妈妈急需阑尾炎手术,由于房间光线暗难以进行,如果点燃油灯,产生的投影又会影响手术操作。
这时爱迪生找来几面镜子摆在灯前解决了难题,最后妈妈获救了,医生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他7岁时应该是1854年。
医学界上公认的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发生在1886年,这也就意味着即便爱迪生的妈妈真的在他7岁时患了急性阑尾炎。
而爱迪生又恰巧发明了简易的无影灯,他的妈妈还是难逃死亡的噩运。
因为当时爱迪生所生活的环境,不可能有会做这种手术的医生。
更何况,爱迪生的妈妈死于1871年,这个时间比第一例阑尾炎病例还早了15年。
除此之外,关于无影灯的发明也存在争议。当前医学界能查到的说法是:
"在20世纪20年代由法国教授韦兰发明的,通过无影灯圆顶上放置平面镜,并将一个100瓦的灯泡放置在屈光透镜的中心处……"。
这个说法里有处重要的线索:最早的无影灯出现在电灯之后。
而电灯是1854年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的,由于使用寿命短一直没有得到推广,直到1906年被爱迪生用钨丝进行了改良,这才有了后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的说法。
油灯的亮度根本不能和100瓦的灯泡相提并论,即便真有经过镜子的反射的无影灯,也不足以为手术提供足够的光源。
鲜为人知的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更是一位厚黑的商业巨鳄。
为了推广他的直流电机,在明知对手研发的交流电更具优势的前提下,他不惜散播谣言败坏对手特斯拉的名声;
在1880年的市政招标中,他以贿选的手段抢到了订单,重创对手马克沁的公司;
在版权意识不强的年代,他将欧洲的电影《月球旅行》拷贝到美国巡回播映,造成该片的导演乔治.梅里埃破产致贫。
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不堪。
就像美国著名讽刺作家马克吐温在《赤道环游记》里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参考资料:《华盛顿传》《富兰克林自传》《世界名人传记.爱迪生》《阑尾外科百年来的变迁》《从光源角度浅析手术无影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华盛顿拼命签下北美独立的《巴黎条约》,对印第安人意味着什么?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女首富周莹,到底有怎样的传奇一生?
华盛顿(5)爱迪生(4)富兰克林(4)相关参考
在一次于华盛顿举行的选美大赛上,克林顿也应邀出席成为了平委,在这次选美大赛上有一个女孩脱影而出,表现的非常出色,等到了最后一个回答问题的环节了,主持人心想冠军已非她莫数,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吧,于是
在一次于华盛顿举行的选美大赛上,克林顿也应邀出席成为了平委,在这次选美大赛上有一个女孩脱影而出,表现的非常出色,等到了最后一个回答问题的环节了,主持人心想冠军已非她莫数,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吧,于是
一天晚上,华盛顿与几位客人坐在壁炉边聊天,因背后的壁炉烧得太旺,华盛顿感到太热,就转过身来,脸朝壁炉坐下。在座的一位客人开玩笑说:“我的将军,您应该顶住战火才对呀,怎能畏惧战火呢?”
一天晚上,华盛顿与几位客人坐在壁炉边聊天,因背后的壁炉烧得太旺,华盛顿感到太热,就转过身来,脸朝壁炉坐下。在座的一位客人开玩笑说:“我的将军,您应该顶住战火才对呀,怎能畏惧战火呢?”
名人成长故事爱迪生 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
爱迪生75岁时仍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 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
爱迪生75岁时仍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爱迪生先生,你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 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士坐在爱迪生身边,询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她无比惊喜地说:“先生,真是令人惊叹,你居然发明了一种会说话的机器!” 爱迪生说:“其实,会说话的机器是上帝早就用在亚当的肋骨在伊甸园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士坐在爱迪生身边,询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她无比惊喜地说:“先生,真是令人惊叹,你居然发明了一种会说话的机器!” 爱迪生说:“其实,会说话的机器是上帝早就用在亚当的肋骨在伊甸园
一天布什决定要去华盛顿当地一家老人院视察。 总统从老人院大厅进入,迎面走来一个小老头,好像这人没有注意到他。 布什不太高兴,转身追上小老头问:“你认识我吗?” 小老头看看布什说:“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