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朝猛将蓝玉为何死得冤枉

Posted 周礼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明朝猛将蓝玉为何死得冤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明朝猛将蓝玉为何死得冤枉

明朝的名将,除了常遇春、徐达之外,下一位能被称之为猛将的,应该就是蓝玉了吧。此人长得身高马大,让人打眼一看就是名武夫,实际上他也的确是武夫中的一把好手,在战场上以骁勇善战著称,甚至有些关二爷的风范,民间甚至把他称之为关二爷再世,他绝对算是明朝的大功臣,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勋,不计其数。

蓝玉的成名之战是在洪武十二年,当时他初为大将军,负责蓟州等地的包围工作。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仍旧残留不少的余孽,其中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就是典型代表,此人不甘心偌大的王国就此灭亡,于是经常率兵对明朝进行骚扰。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头之患,蓝玉奉命前去征伐这一势力。说来也是巧合,当时恰好有沙尘暴为他们打掩护,蒙古军队没有看到他们赶过来的身影,基本上是直到面对面时才反应过来,根本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双方就打在了一起。

蒙古人面对着这犹如从天而降的十几万人,被打的措手不及,很快就倒在了蓝玉大军的手中,最后逃脱的也就只有脱古思帖木儿和一小队卫兵,加起来一共也不到百人,而剩下的八万多蒙古大军,则全部成了蓝玉的俘虏。此战告捷之后,蓝玉深受朱元璋的器重,甚至将他比喻成汉朝的大将卫青,进而将其封为凉国公。

按理说,将军在外立功,班师回朝受奖,都是理所应当的,蓝玉不应该也不能有其他的过分举动。但是武夫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刚愎自用,他认为自己立下了大功,而且受到了皇帝的称赞,一般的军纪法纪对他来说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他就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不仅自己无法无天,甚至还纵容手下横行霸道,欺辱百姓。

在他打完胜仗返回的途中,进入喜峰关的时候,甚至不给守城官兵一个查看情况的机会,而是直接以武力破坏了城门,强行闯进了关内。对于战争缴获而来的财宝,他也是能贪就贪,更过分的是他居然还霸占了一位元朝的皇妃。这些所作所为让朱元璋非常的震怒,认为他根本配不上将军的称号,只是因为其战功赫赫而没有跟他撕破脸。再说那位元朝的皇妃,她在得知皇帝因为此事而大发雷霆之后,选择了自尽,此事也算是有了个了结。

不过,后来朱元璋还是狠狠的批评了蓝玉,让他提高素质修养,这样才配得上大将军的名号。虽然后来还是将其封为了凉国公,但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他是打算封其为梁国公的。所谓伴君如伴虎,很多时候细节上的举动,反而更容易触动君主的情绪,他如果认为你会对他的统治产生影响,必然会千方百计的整治你,不要怀疑,在他看来,你的威胁远比那八万蒙古大军要严重。

可惜蓝玉就是粗人一个,在他看来立功就要受到理所应当的待遇,就像现在的大企业的核心技术员,总有点一般职工所没有的特殊权利。他更夸张,干脆将自己当成了皇帝的合伙人,慢慢的发展到了无视皇权的地步。没错,在受到斥责之后,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就连私下里皇帝诏他进谏的时候,他也都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全然不顾皇帝的面子,傲慢像是已经写在了脸上一般。

这就是蓝玉的致命缺点,《周礼》为何那般重要,就是因为在皇帝的眼里,最能够区分他与臣子的方面,就是在平常的礼数上。可是他却偏偏不在乎这些礼数,连皇帝的威严都敢弃之不顾,那么这又与自找死路有什么分别呢?有一次,皇帝封他做太子的老师,按理说一个粗人本就配不上这个位子,但是他却得寸进尺,认为以他的资历完全可以担任太师的职位了。

另外,他不仅在朝廷上如此放肆,私下里在军队中也是如此。他发出了很多超越他职权的命令,例如高层将领的职位升降,通过在士兵脸上刺字来体现自己的威严,偌大的国家军队,被他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品一般。

终于,在明朝统治稳定下来之后,朝廷内部的肃清行动也正式展开,蓝玉作为影响统治的主要人物,首当其中。

洪武二十六年八月八日那天,他莫名其妙被人质控谋反,于是被当场捉进了天牢里被判株连九族,第二天他便于他那总计四万与人的亲属一起问斩。虽然最后死的冤枉,但是他却没有诬陷任何人,完全是一个传统武夫的性格。

相关参考

明朝朱元璋后期为何处心积虑处死蓝玉?

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常

明朝朱元璋后期为何处心积虑处死蓝玉?

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常

明朝历史 蓝玉案是冤案吗

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

历史秘闻 明朝大将蓝玉为何而死

蓝玉是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看在朱元璋眼裡

明朝名将蓝玉为何生前遭凌迟死后遭剥皮

明朝蓝玉案是明朝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当时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蓝玉以及他手下的党羽等人,从此之后明朝的重要元老几乎都被杀光斩尽,当时诛杀的人范围很广,对明朝影响的也比较大,明朝蓝玉案也算是轰动一时。那么明朝

明朝名将蓝玉为何生前遭凌迟死后遭剥皮

明朝蓝玉案是明朝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当时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蓝玉以及他手下的党羽等人,从此之后明朝的重要元老几乎都被杀光斩尽,当时诛杀的人范围很广,对明朝影响的也比较大,明朝蓝玉案也算是轰动一时。那么明朝

明朝大将蓝玉为何而死

蓝玉是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看在朱元璋眼裡

明朝朱元璋后期为什么处心积虑处死蓝玉?

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常

明朝朱元璋后期为什么处心积虑处死蓝玉?

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常遇...

明朝开国名将蓝玉为何被杀

蓝玉,安徽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之妻弟,早年在常遇春部下为偏将,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军中颇有名望。《明史》称赞他“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夸奖他,因而得到了朱元璋的器重,由管军镇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