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为让人震撼的缴获物品 盘点

Posted

篇首语: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为让人震撼的缴获物品 盘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为让人震撼的缴获物品 盘点

79年第二批对越前线战士李某讲述:我军的纪律是在战场上的一切缴获都必须归公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当然也是如此。虽然我们那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执行这一纪律,但是总体上战士们还是能够执行的,有的时候是在领导的谈话教育之后的。

那时,我们作为后续部队,进入越南境内的。在第一批部队几乎在未受什么抵抗的情况下,深入越境内后,第二批部队与第一批部队保持了一定间距的。但是,我第二批部队受到了越军的攻击,可以说是损失较大的。因为我们第二批部队中更多的是后勤保障部队,当然由于第一批部队已经深入,我们也是有点大意。原来,越军是有意的将第一批部队放入,越军进行化整为零,妄图采取游击战来打击我军。因此,我第二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不少的战友丢掉性命。

为了,彻底肃清这些小股越军,我军开始了对山区的地毯式的剿灭行动。第一批部队掉头与第二批部队形成前后佳绩之势,来扫清藏身于山区洞穴之中的敌人。那时所采用的战术是:不管山洞中有没有人直接用火焰枪喷射。我所在的连队是负责,便是这一项工作的。在我们经过三天的战斗后完成了对任务区内所有的山洞的清剿。当然,也与敌人进行了交火,只不过,我们受到的损失较小。说句良心话,越军和我们打游击战还是嫩了点。

在完成任务后,回到营地,各个战士们便开始上缴自己的战利品。大家无非不过是一些枪支而已。与我同班的一位战友却拿出了让人震撼的战利品。这位战友是贫困农村来的,平时在一起是沉默寡言的。但是这一次的动作,却让大家意象不到。他从口袋里掏出了十二个越军的小指头。他是以此告诉人们,在这次战斗中,他共击毙了越军十二人。所有人当时都呆住了!!!

相关参考

陆军司令李作成对越自卫反击战作战纪实

79年自卫反击战后,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8连(李作成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光荣称号,连长李作成荣立一等功。8连在战斗中打的顽强,打的英勇,具体作战如下:   &n

历史秘闻 陆军司令李作成对越自卫反击战作战纪实

79年自卫反击战后,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8连(李作成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光荣称号,连长李作成荣立一等功。8连在战斗中打的顽强,打的英勇,具体作战如下:   &n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爬行9天回国,没有杀一个敌人却荣立一等功

在我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获得了一等功的战斗英雄,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能够获得这种称号肯定是在战斗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在战斗中并没有做出什么突出的

对越反击战时, 我军打开越南监狱门后, 眼前的一幕让人恨得牙痒痒

越南和中国是邻国,从古至今两个国家的关系也非常的密切,不过越南人却一直非常的嚣张,不仅欺负周围的小国家,甚至还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打起了中国的主意。面对越南的入侵,咱们国家奋起反击,发动了对越自卫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鲜为人知的军规

2月17日是1979年越中边境战争爆发35周年。一位越南老兵吴日灯接受了媒体采访,他曾在1979年参加过高平战役,当时年仅21岁。吴日灯说,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对粮仓和百货商场秋

邓小平为何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战

李光耀与邓小平(资料图)本文原载于《看世界》2009年第3期,原题为“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作者:李光耀一次难忘的会面同中国副总理邓小平会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1978年11月,这位高龄74岁

中越空军在1979年的故事 对越自卫反击战

提起自卫反击战,现在公开出版的资料可真不少,从战争的发生背景、经过、经验教训以及战果、战斗细节甚至参战军队番号指挥员名单、伤亡人数都完全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可以品评指挥员的军事素质,部队的战术运用。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的日日夜夜[一] 老兵回忆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部队的情况;163师是当时的全国两个战斗值班师中的一个.常年训练非常的苦.但这支部队绝对是一支令对手胆寒的部队.军事素质和军事技术都是相当不错的.师长边贵祥是解放时期参军的老战士.参加

对越自卫反击战,上将许世友下达《十杀令》

题记:在回顾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过程当中,人们听了很多亲历者对战争的感受,而其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十杀令》,让他们心头一震。所谓《十杀令》,其实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线指挥官许世友,在战前颁布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为何有胆量开战

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建立了新中国,没有再受到别国的压迫,国民们真正站了起来。但是那时的越南却依旧忍受着其他列强国家的侵略,在法国和美国等联合国军的攻击下,越南因无力抵抗向我国求助。虽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