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慘,幾點說明原因
Posted 因
篇首语: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慘,幾點說明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慘,幾點說明原因
北宋時期,自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由盛轉衰直到滅亡,僅僅只有167年時間,而亡國原因,很長時間之內都是由王安石一個人背的鍋。很多人認為,正是由於王安石的變法,使得北宋的內訌不斷,使原本很好的政治風氣蕩然無存,形成了由宋徽宗、蔡京、童貫等人組成的超級弱智領導班子,想出了一個完全弱智的聯金滅遼的決定,最終才導致的靖康之難。那麼「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慘?
金人命令北宋的君臣必須面北朝拜,俯首稱臣。宋欽宗君臣受辱至極,只能默默的留著眼淚,渾渾噩噩的走到南熏門下,看見群臣和百姓都在城門口等自己,滿腔的屈辱噴薄而出,竟然嚎啕大哭起來。宮廷內外哭聲震天。金人又讓北宋上交一千萬錠黃金、兩千萬錠白銀、一千萬匹帛和騾馬若干,可是當時的北宋根本無法短時間內籌備出如此之多的錢財,只能四處搶奪富商權貴。最難湊齊的就是馬匹,僅僅湊出七千匹左右,京城的馬匹為之一空,官員只能走路上朝。即使這樣,離金人索要的數額還是差的很遠,金人說湊不齊沒關係,可以用女子抵債。上交一千五百名女子,宋欽宗不敢怠慢,趕快湊吧,最後女子實在不夠,就把自己的妃嬪全部送給金人。這些少女無法忍受這種恥辱,自盡者眾多。
即使這樣,金人還是變本加厲的索要更多的錢財,宋欽宗實在拿不出來,金人就叫宋欽宗自己來金營謝罪,自從宋欽宗去了金營之後,汴京城風雪不止,老百姓沒有食物,只能吃樹葉和貓狗,最後只能吃餓殍充饑,加上瘟疫蔓延,死者無數
靖康二年,宋徽宗也被迫前往金營,同年四月一日,金人兵分兩路,押送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皇族宗室,後宮妃嬪,文武大臣,工匠倡優和百姓不下十萬餘人北去。
七月二十日,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二人在燕京城內碰面,抱頭痛哭,但早已於事無補,金人賜宋徽宗為「昏德公」,賜宋欽宗為「重昏侯」,在北地,父子二人受盡了折磨,宋徽宗死時五十四歲,宋欽宗繼續受盡折磨,最後也慘死在北方。
靖康之恥最終導致宋室王朝南遷、北宋滅亡,深沉刺痛漢人的內心。中國婦女的節烈論,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捨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靖康之恥」之後,中國即恥於議和。
相关参考
提起五代十國,大家腦中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拉開這一亂世大幕的後梁太祖朱溫了。對於這位「”大唐終結者”,千百年來人們給予他的幾乎都是一邊倒的負面評價。例如,歐陽修就痛批他:「”自其起盜賊,至於亡唐,其遺毒
提起五代十國,大家腦中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拉開這一亂世大幕的後梁太祖朱溫了。對於這位「”大唐終結者”,千百年來人們給予他的幾乎都是一邊倒的負面評價。例如,歐陽修就痛批他:「”自其起盜賊,至於亡唐,其遺毒
相信大家都聽過太平天國起義,首領是洪秀全,那麼起義失敗後,他以及將領的下場如何呢,小編為你們揭秘一下。太平天國之所以起義,也是因為清朝的實力不復從前的原因,對農民的壓榨,對外國的妥協,外國人在中國的土
宋朝的王室女人,沦为金人的玩物,军妓靖康之耻有多惨,看看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王室女人以及宋朝的民间女子所受的对待你就知道了。这些女人包括皇后,公主,妃子,太后,宫女,当然还有一些民间的美女。话说在公元
提到宋朝,有一个词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激着宋人的内心,不是说皇帝被人捉走了,也不是皇室被金人侮辱,这些事情在每朝每代覆灭的时候都会发生,但是却只有北宋灭亡
每當晚八點,西長安街打更的梆子聲遠遠地傳到紫禁城儲秀宮裏。這是個信號,沒有差事的太監該出宮了,宮女們則要進入儲秀宮伺候主子們了。8點鐘一過,宮門就要上鎖,再要想出入就非常難了。清代滿族盛行蓄奴之風,許
袁崇煥是明朝晚期赫赫有名的大將。當明朝將領在後金(清朝)咄咄逼人的進攻下,一再潰敗時,他率領部下打贏了“寧遠之戰”“寧錦之戰”,並在“己巳之變”打敗圍攻北京的後金(軍隊)。後金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曾經與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中國的斯大林格勒NO.587-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作者:書劍為酒製圖:孫綠/校稿:貓斯圖/編輯:棉花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了第六個年頭,此時日本已經佔據了大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地球知識局——中國的斯大林格勒NO.587-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作者:書劍為酒製圖:孫綠/校稿:貓斯圖/編輯:棉花1943年,抗日戰爭進入了第六個年頭,此時日本已經佔據了大
殉葬是古代皇室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從漢朝以前就已經開始實行殉葬。其實殉葬這樣的傳統並不是只在中國執行,在外國同樣也有殉葬的傳統存在。漢朝以後,殉葬這樣的陋習開始慢慢的減少,不過悲催的是從明朝開始,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