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史 李玉堂
Posted 集团军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史 李玉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民党史 李玉堂
李玉堂
字瑶阶,又字尧阶、遥阶,山东广饶人,1899年生。1924年4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生第二队。后曾任第一军排、连、营长,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后参加了第二期北伐和蒋桂战争、蒋冯阎大战。1931年升任第三师中将师长。1932年、1933年率第三师参加了对鄂豫皖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和镇压“福建人民政府”。1934年9月在对中央红军第五次“围剿”的白衣洋岭战斗中,因第八旅被红军消灭,处以革职留用,由中将降为上校。1935年4月13日任少将。1936年10月5日任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率第三师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作战。1938年参加徐州会战。同年6月8日任第八军中将军长。参加了武汉会战和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0年5月6日改任第十军军长。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被日军击溃,予以撤职留用处分。同年12月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奉命死守长沙,戴罪立功,浴血奋战,最后顶住了日军的进攻,守住了长沙城。1943年升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率部参加了豫中会战。12月27日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1945年初任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5月参加桂柳反击战。同月选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日本投降后于1946年7月任整编第二十七军军长。后任第十绥靖区司令官。在1948年5月至6月的兖州战役中,所部被歼6.3万余人,只身逃到徐州。1949年撤至海南岛,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三十二军军长。后被逮捕押至台湾。1951年2月5日以 “通共有据” 被处死。
相关参考
李玉堂(1899年2月7日——1951年2月5日),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1899年3月1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
中文名:李玉堂别名:字瑶阶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省广饶县出生日期:1899年2月7日逝世日期:1951年2月5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青天白日勋章 所任第10军获“泰山
中文名:李玉堂别名:字瑶阶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省广饶县出生日期:1899年2月7日逝世日期:1951年2月5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黄埔军校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青天白日勋章 所任第10军获“泰山
李炳耀台湾南投人,1928年生。1986年任台湾当局“交通部电信局”副局长,后升任局长,1991年7月免局长。1988年7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
李达平台湾当局“行政院侨务委员会”顾问、侨务促进委员会委员。1993年8月被聘为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1997年8月续聘为第十五届中央评议委员。
李祖源湖北汉川人,1943年6月13日生。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华日报》记者、《民生报》特别助理、《海外通讯社》总编辑、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总干事等职。1983年任“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
当断则断,不断则乱!>1951年2月5日,蒋介石针对这名看着早不顺眼的陆军中将、黄埔一期学生李玉堂痛下杀手,于台北的碧潭刑场执行了死刑。>>李玉堂将军在抗战期间虽然屡次受挫,屡遭免职,但也知耻后勇,屡
李天民四川华阳人。1911年12月4日生。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日本早稻田大学。后又结业于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党政高级班第一期、“革命实践研究院”第十七期。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国际编译社编译,
李福登字明修,台湾省嘉义县人,1936年生。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毕业,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党政班结业。历任台南市光华女中训导主任,台南家政专科学校讲师、副教授、教授、总务主任、训导主任、夜间部教务
李正宗台湾云林人,1948年10月10日生。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公共行政研究。曾在台湾自来水公司任职,后任台湾省总工会理事长。1990年12月当选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