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辛毗制伏司马懿克死诸葛亮拯救了三十万将士性命
Posted 将领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辛毗制伏司马懿克死诸葛亮拯救了三十万将士性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辛毗制伏司马懿克死诸葛亮拯救了三十万将士性命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拉开序幕。诸葛亮亲自出征,并调派了征西大将军魏延、长史杨仪、征西将军姜维、前军都督张翼、讨寇将军王平、辅汉将军虎步监孟琰、将军马岱、司马费t等将领参战,总兵力合计十万人。曹魏在西北地区的总兵力已近二十万人。双方在渭水一带展开激战。
经过三个多月的征战,诸葛亮北伐大军未能深入西北腹地,反而在五丈原地区被司马懿团团围住,除了南面通往汉中的斜谷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有敌军的重兵把守。诸葛亮命全军在五丈原一带驻扎,并分出若干军队士兵在兰坑与渭水南岸百姓一起开始屯田。同时令大军多次向司马懿大军进行挑战,企图引诱对手出兵加以歼灭。不料,诸葛亮的这一计划落空。面对北伐大军的挑衅,司马懿命令:坚守不出,不予理会。渭水一带岁云集数十万大军,但却没有发生丝毫战事,这让诸葛亮非常焦虑。
一天,诸葛亮想出一条计策。他派人来到司马懿军营,说是送给司马懿一份礼物。司马懿及曹魏将领们一看才发现,这份礼物竟然是女人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这分明是在嘲笑司马懿如女人般只知道躲在闺房中打扮,不敢像个男子汉一样勇敢作战。曹魏将领们见状,气愤不已,纷纷请战。司马懿面带怒气,立即向将领们表示,自己将立即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与众位将领们一起出战杀敌。
不久之后,魏明帝曹睿派来了一位大臣亲临前线。这位大臣名叫辛毗,是曹魏政权的三朝元老。魏武帝曹操时期,他历任议郎、丞相长史等职;魏文帝曹丕时期,他又是当朝侍中;到了魏明帝曹睿当政,辛毗又被晋封为颍乡侯。此次,曹睿令辛毗为大将军军师,专门前来督军。这位辛大人有个突出的特点:脾气倔。只要他认为是对的,无论是同僚还是皇帝,他照样敢顶。曹丕和曹睿都领教过他的厉害。
诸葛亮连番羞辱,曹魏将士心头早就憋了一口恶气。得知皇帝的使臣来到前线,曹魏主战的将领们立即找到辛毗,强烈要求出战迎敌。但辛毗坚持原则,予以言辞拒绝。将士们心中不服。再次找到司马懿请战。司马懿沉着脸,一句话不说,只是抬手指了指辛毗住处门口立着的一个竹竿,摇摇头。全军将士定睛一看,心中发凉。十万杀气腾腾的将士立即没了脾气,只好乖乖地呆在各自的营房,再也不敢言战。
原来,在辛毗营房的门口立着一个高约一米八的竹竿儿。上面还束有用牦牛尾制作的三重节旄。
这是个什么东西让曹魏将士哑口无言呢?
可别小瞧这根竹竿,这个物件叫节。
在汉代,凡是有官员手拿这个节,就如同皇帝亲临,象征着皇权。这叫做“持节”。辛毗除了被授予大将军军师之外,曹睿还特别给了他这个节。作为“持节”大臣,辛毗的权力可不小。在和平时期,持节大臣可杀没有官位的士民。像现在这样的战场,辛毗不仅可以直接代表皇帝发布命令,同时也可斩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加上这老头脾气倔,弄不好已发火真的动刀子,那可就麻烦了。眼看主帅司马懿都被辛毗给“制服”了,从此之后,曹魏大军全军整肃,听从辛毗的调度,没人胆敢抗命。
不仅曹魏这几十万大军没了脾气,对面的十万蜀汉将士也变得愁眉苦脸。征西将军姜维一语道破了辛毗的来意:“辛毗奉命而来,只怕敌军更加不会出战了。”诸葛亮随后向将领解释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作战,之所以上奏要求出战,仅仅是为了向部下表达自己敢于作战的决心而已。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马懿真的想与我军决战,哪里还用得着不远千里向曹睿请战呢?他这是装的!”
不过,对于辛毗的到来和司马懿的避战,诸葛亮仍不甘心。七月间,他派人给司马懿下战书。没想到司马懿对于是否迎战避而不谈,反倒不停地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公务之事。使者介绍道:“诸葛丞相早期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他都要亲自批阅。每天饭量不到几升。”等使者走后,司马懿对手下表示:“诸葛亮事无巨细,事事亲力亲为,进食又少得可怜。这样的状况他还能活多久!”使者走后,司马懿再度重申:禁止曹魏将士出兵迎战。至此,整个渭水战场更加平静。
同年八月,诸葛亮卒。魏蜀两国各自罢兵,硝烟散去。三十万将士的性命免于涂炭。
相关参考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可以说,在北宋前期,边境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了。在北宋之前的王朝,后周时期,周
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契丹源于东胡鲜卑,与同样说蒙古语的室韦、库莫奚是同族异种。可以说,在北宋前期,边境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辽国了。在北宋之前的王朝,后周时期,周
为了拿下五万人,中国征战十年,伤亡三十万将士,自此多了两大省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的杰出帝王,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扫平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不过,秦始皇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吞并六国。早在秦昭襄王的时代,秦国就已经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当时其他六国中最强大的赵
辛毗辛毗辅佐袁绍父子,后又辅佐曹魏三代帝王,从袁绍死后他选择辅佐其子袁谭而不是转投曹操,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忠心之人。辛毗虽然脾气倔,但关键时刻能撑大局,或许可以说诸葛亮就是被他活活拖死的。辛毗很厉
本名:辛毗字号:字佐治所处时代: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豫州颍川郡阳翟县主要成就:辅佐曹魏三代帝王职业:官员官职:卫尉封爵:颖乡侯谥号:肃辛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
诸葛亮与辛毗谁强谁弱,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就能说明一切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一旦北方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
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运用了三十六计及孙子兵法中的哪几计
我国古代关于军事的著作有很多,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吴子》,《素书》等,而且这些兵书的应用在如今的商场上也不断有上演,特别是一些商战影视剧中更是如此。今天小编主要是带大家来剖析下三国中一场奠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