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了加强孙刘同盟

Posted 同盟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是为了加强孙刘同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只是为了加强孙刘同盟

2、揭秘小乔的真实身份有可能只是周瑜的一个小妾?

只是为了加强孙刘同盟

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众位将领都说,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和诸葛亮关系很差,可是,诸葛亮却亲自前来吊丧,而且哭得那么伤心,看来,人们说的都错啦。而东吴新任都督鲁肃,和孔明关系一向和善,看到孔明悲伤,心想:“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东吴诸将以鲁肃为首,都被诸葛亮祭奠周瑜的情谊深深感动。那么,诸葛亮来柴桑为周瑜吊丧,究竟是不是多情呢?

我看,不但并非多情,而且更是无情。

看诸葛亮听说周瑜病逝之后,如何表现。

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演义中多神鬼之说,可以忽略。孔明知道消息之后“笑”着说,周瑜可死了啊。为何发笑?因为开心。这个笑,是开心的笑,是成功者的笑。因为周瑜的死,很大原因就是由于诸葛亮多番施展妙计所致,甚至是明明知道周瑜身有箭伤,不能动气,却故意用计激发。孔明对于周瑜的死,没有一点动情,有的只是无情。

可是,在东吴诸将面前,诸葛亮却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诸葛亮运筹帷幄,是三国第一人,在表演才能上也技压群雄,诸葛亮祭奠周瑜的大哭,完全可以和长坂坡,刘备摔阿斗时的一哭相比美。君臣二人都是实力派表演巨星。

其实,当诸葛亮前往柴桑时,鲁肃是非常担心诸葛亮的安全的。东吴诸将大都是周瑜心腹,感概都督被孔明气死,都发誓要杀孔明以泄愤。那么,当孔明来是,诸将为何不动手呢?

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诸葛亮前往东吴,是有备而来。诸葛亮并非孤身一人前往,而是带着赵云,带着五百甲士前往。书中明言:“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当然,这个原因只是表层原因。就算是赵云带着一千人来,在东吴的地盘上,如果孙权或者鲁肃下令要杀诸葛亮,再多几个赵云也保不住诸葛亮。

第二个原因,也是深层原因,是诸葛亮一番悼词打动了东吴诸人。

诸葛亮的悼词比较长,这里约略归纳下。主要讲了个方面。一是说周瑜少年从孙策,安定江东,建立基业;二是说周瑜娶得小乔,英雄得配美人,让人羡慕;三是赤壁之战,蒋干中计,火烧曹军;四是写诸葛亮和周瑜双双确立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现在周瑜病逝,内心悲痛。

说到周瑜的功绩,东吴的将领当然人人皆知,可是由曾经的敌人诸葛亮嘴里说出来,就完全不同了。诸葛亮很高明,诸葛亮不是一个腐儒,而是一个达士,雪芹有言“人情练达即文章”,诸葛亮正是通达人情的文章大家。诸葛亮先大赞周瑜,以示其诚。自己来东吴不是来挑刺的,是真心祭奠周瑜的。对周瑜的功业,我孔明是看在眼中,对于周瑜的婚姻,我孔明羡慕不已,对于赤壁大战,对抗曹操,我孔明更是铭记心中。

但是,诸葛亮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还是第四点。即周瑜本人就是东吴联刘抗曹政策的确立者,而诸葛亮自己也是助吴拒曹,辅汉安刘,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既然诸葛亮对于东吴的未来是如此重要,并且周瑜本人也希望继续联刘抗曹政策,那么,东吴诸将在周瑜灵前,又怎么忍心,怎么能够动手杀掉孔明,违背周瑜生前遗愿呢!

诸葛亮的一番悼词救了自己。

可以说,诸葛亮大哭,以情动人;诸葛亮的悼词,以理服人。在情理的双重进攻下,老好人鲁肃怎么能够抵挡呢?自然就认为孔明多情了。

揭秘小乔的真实身份有可能只是周瑜的一个小妾?

小乔这个人物,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出场,但却成被描绘成了一个决定孙刘能否结盟、周瑜会否对抗曹操的关键性的人物。

诸葛亮为了促使周瑜下定决心抗曹,故意提出将江东二乔献给曹操,可使江东避免刀兵之祸。诸葛亮还将曹植《铜雀台赋》的全文在周瑜面前吟诵了一遍。赋中出现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这使得周瑜怒不可遏,下定决定促成孙吴联盟一心抗曹。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这个赤壁之战也可说是一场为一个女人而引发的战争了。

不过,罗贯中在对小乔作了以上的介绍后,并未进一步对小乔的形象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小乔的故事嘎然而止。就连周瑜死后诸葛亮柴桑吊孝,也不见小乔的身影。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在《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小乔,是一个比较模糊的人物,作者一笔带过,并没有进一步展开对她的描绘。不过,随着近年来电影和电视剧的广泛影响,小乔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关于小乔的故事也变得花样繁多,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不明就里。

但是,对照历史记载,我们却能发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历史上的小乔不仅不像现代电视剧、电影中那么的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就连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对于小乔的描述也出现了很多对历史真实的错误理解。上面说到《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对历史真实的错误理解,那么,究竟有哪些历史真实是小说家弄错的呢?

作者首先犯的第一个错误是搞错了姓氏。历史上的这个人物其实是姓桥,而不是小说中的乔,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应该叫做小桥。这个记载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周瑜传》及其注引《江表传》。

第二个错误是小乔的身份。在《三国演义》中,小乔是周瑜的妻子。但是在历史上,小乔的身份却并非如此。这里有个记载可以证明。《三国志·周瑜传》中的原文是这样:“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桥,(周)瑜纳小桥。”从陈寿使用的这个“纳”字分析,不是娶妻时使用的词汇,国人习惯的用词是“娶妻纳妾”,因此,小乔的身份极有可能只是周瑜的一个小妾。

第三个错误犯得有点蹊跷,那就是小说中对于小乔父亲乔公的介绍。《三国演义》中提到:小乔的父亲与曹操早年关系密切。但是查遍历史资料都不见这方面的记载。与曹操关系密切而且姓桥的人只有一个:桥玄。这个桥玄在汉末非常有名,是曹操早年的伯乐之一。不过,桥玄在公元183年就已经病故了。因此,小说中提到的赤壁之战后桥公还出现在甘露寺刘备招亲现场的故事,显然是作者的虚构了。

小说中出现的最大的错误还在于对《铜雀台赋》的篡改。小说中所说的这个《铜雀台赋》,其实在历史上叫做《登台赋》,该赋不长,一共126个字,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吟诵出来的《铜雀台赋》相比,这里并没有出现所谓“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的句子。这个句子显然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情节的需要而特意加上去的。此外,曹植的这篇《登台赋》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212年,而小说中诸葛亮在周瑜面前吟诵的时间是在公元208年。此时曹植的作品尚未创作,又怎么会提前四年被诸葛亮给吟诵出来的?

那么,这些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呢?追本溯源,这个问题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着名的《赤壁》,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首诗说明了一种可能: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小乔与铜雀台相关的故事或传说,并将小乔、周瑜、曹操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到了宋代,苏轼在其着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的句子,说明这时候小乔的形象在民间乃至文化界已经广为流传,变得家喻户晓。

元代是三国故事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关于小乔的故事也越来越多。公认的《三国演义》成书的最为重要的参考着作------《三国志平话》中,小乔的故事已初具雏形。当然,将数百年来关于小乔的故事集大成的作品,无疑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了。

不过,关于小乔的故事并没有结束。2008年,由着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大片《赤壁》在全球公映,由名模林志玲扮演的小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但林志玲在影片中那种嗲嗲莺声,柔媚绝伦的声音风靡一时,就连小乔这个原本在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也迅速引起观众和读者的注意。

但是,在小乔热兴起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场关于小乔故里的争夺也由此开始了,并直接涉及五省七地。

据相关新闻报道,湖北嘉鱼县、河南商丘市、湖南岳阳市、浙江义乌市,以及安徽的潜山 、庐江、南陵三县都参与了这场小乔故里的争夺。这些地区依照自己的逻辑,从“二乔”的姥姥家到“二乔”老爹的祖籍地,再到“有墓即故里”,纷纷围绕故里争夺开展了大规模的项目建设,从顶级的商务会所到采摘瓜果的农家小院,旅游创意从观光游、温泉游、会展游到购物游、农家乐,不一而足。

例如在2009年9月,湖北省嘉鱼县突然在当地三湖温泉景区里,塑起“二乔”雕像,并宣称嘉鱼乃“二乔”父亲乔玄的结婚之地,亦是“二乔”姥姥家之所在,并据此打出“二乔故里”的招牌,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上报材料,拟申请注册“二乔故里”旅游 商标;安徽潜山、浙江义乌均以最快速度分别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二乔故里”的商标;湖北嘉鱼县与二乔故里直接相关的项目为二乔公园项目,按照规划,该项目占地163.34亩,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内有三国文化墙和二乔雕塑,以及二乔曾经洗浴过的温泉池等。至于河南商丘,则主打本地是二乔父亲乔玄的祖籍地,挤进二乔故里之争。此外,还有一个令人更加瞠目结舌的新闻:湖南岳阳、安徽庐江、南陵等地均以当地有小乔墓为名,打着“有墓地即故里”的旗号,也加入了争夺小乔故里的行列。这个消息已经公布,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小乔居然有三块墓地。这不是一个大笑话吗?!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不过像如此的折腾法,显然是有点走火入魔了。恐怕不但争不出个是非曲直来,反而会落得一个笑柄。如果小乔泉下有知,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相关参考

孙权杀关羽后,为什么力劝曹操称帝?

孙权杀关羽后,为什么力劝曹操称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末,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得荆州市以后,孙刘同盟此后荡然无存。为了防止四面楚歌,孙权迫不得已向曹操套近乎,他遣使入贡,不但向曹操称

曹操与小乔的绯闻,真的是诸葛亮随意编造的吗?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剧情,描述的是诸葛亮为了说服周瑜,达到孙刘同盟的目的,对周瑜说了这么一段话: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日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

孙刘联军为什么没有捉住曹操乘胜追击

其实就在曹操在华容道败逃的时候,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布防在乌林北方的乐进军团,遭到东吴陆上部队和刘备军队的联手攻击;曹纯的虎豹骑正在与东吴猛将吕蒙周旋;连环船大多停在江岸,只是只剩下一片灰烬;黄州出现

三国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为何还是没能捉住曹操

  其实就在曹操在华容道败逃的时候,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布防在乌林北方的乐进军团,遭到东吴陆上部队和刘备军队的联手攻击;曹纯的虎豹骑正在与东吴猛将吕蒙周旋;连环船大多停在江岸,只是只剩下一片灰烬;黄州

刘备和关羽两次羞辱孙权,破坏孙刘联盟,诸葛亮为什么不制止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小说,都说孙权是孙刘联盟的破坏者,正是因为他利令智昏,为了谋取荆州而杀害了关羽。我们分析三国史料却会发现,真正破坏孙刘联盟的,可能不是孙权而是刘备。受到刘备羞辱的孙权忍气吞声,为维护

揭秘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为何没有捉住曹操乘胜追击

其实就在曹操在华容道败逃的时候,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布防在乌林北方的乐进军团,遭到东吴陆上部队和刘备军队的联手攻击;曹纯的虎豹骑正在与东吴猛将吕蒙周旋;连环船大多停在江岸,只是只剩下一片灰烬;黄州出现

曹操与小乔的绯闻,真的是诸葛亮随意编造的吗?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剧情,描述的是诸葛亮为了说服周瑜,达到孙刘同盟的目的,对周瑜说了这么一段话: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日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

德意日同盟条约如何建立的

导读:1940年9月,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该条约规定当美国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加入欧洲战争时,日本有为轴心国参战的义务,实际上日本已正式加入了轴心国联盟。至此,由德、意、日组成

德国贿赂段祺瑞以期中国加入同盟国始末

北洋政府宣布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已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故事了,其实在当时中国还未对德宣战之前,还发生过一个德国贿赂段祺瑞的小插曲。因为府院在参加一战等问题上争执不下,段祺瑞再次辞职下野。总统黎元洪为了压

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为什么还要借荆州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在夺得荆州后,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幸好刘备在江夏遇到了从东吴来的鲁肃,就此让孙权和刘备达成同盟。此后,孙刘联军与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