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周新反贪倡廉察微知著的故事
Posted 纪纲
篇首语: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 也不要规规矩矩走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历史 周新反贪倡廉察微知著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历史 周新反贪倡廉察微知著的故事
周新,初名志新,字日新,广东南海(今广东南海县)人。明朝建国之初,他以太学生的身份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并以“善决狱”名播京师。明成祖即位 后,他改任监察御史,又因其刚正无私、勇于弹劾而被称为“冷面寒铁”。据说,当时京城里竟有人用他来吓唬小孩子:一旦孩子太调皮,大人只要说一声“冷面寒 铁公来”,孩子就会一下子变得规矩起来。> > 由于周新勤政廉政,政绩突出,很快被擢任浙江按察使,为三品封疆大吏。> > 一、反贪倡廉> > 周新到达浙江后,经常到各州县去巡视。为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往往装扮成百姓模样,而且不带任何随从。> > 有一次,他通知某县知县,说自己将于某日到达该县。随后,立即打扮成一位平民,独自出发,提前到达了那个县城,并故意冒犯了知县。知县见一个小小百姓竟 敢如此对待他,勃然大怒,本想当即对他施以酷刑,但考虑到按察使即将到来,便把他先关人狱中,准备事后再行处置。在牢房,周新广泛接触了罪犯,详细询问了 他们的有关情况,深知那位知县是位贪赃枉法之徒。遂向狱吏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知县闻讯赶来,连连向他磕头谢罪,乞求宽恕;而他却视而不见,转身而去。 随后,如实地向朝廷揭露了那知县的桩桩罪行,使贪官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 不久,周新又从多方了解到钱塘知县叶宗人是位清官。一天,他趁 叶知县外出办事,来到了钱塘县衙。经过实地察看,发现这位知县厨中确无山珍海味。佳美酒,只有银鱼干一包,不禁深为感动。第二天,他特地设宴款待叶知 县,待其饮得酩酊大醉,便派自己的车马仪仗送其回府。此举一度引起极大反响,附近吏民几乎无人不知叶宗人的美名。还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其中就有“钱塘一 叶清”的佳句。> > 后来,叶宗人奉命赴京,卒于途中。周新得知后,无限伤感,竟一连哭了好几天。> > 二、察微知著> > 周新在多年掌管刑狱事务中,为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他刻苦钻研业务,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断案经验。有时候,甚至能做到察微知著。> > 有一次,他外出巡视,路经一块芳草地。突然,一群小飞虫围住他的马头转来转去。开始,他感到很奇怪;但转念一想,这里面也许有文章。于是,他跳下马来, 顺着小飞虫的来路仔细查看,结果发现不远的荆棘中竟有一具死尸,已经腐烂不堪。他经过仔细检查,又发现死者腰上系着一个某某布号的小木印。他马上断定:这 死者是位布商,是被人拦路抢劫杀害的。接着,他派了几个人装成买布者,分头到市场上去查验卖布的印文。过了不久,果然抓住了杀人销赃的罪犯。> > 还有一次,周新私访来到一个小村庄,见一妇人正扯着嗓子在哭她刚刚死去的丈夫。周新靠近一看,发现那妇人每哭上一阵子,总要用眼瞥一瞥四周。他马上断定:这里面也有隐情。后来,他经过审问,果然是那妇人勾结奸夫将其丈夫害死的。> > 诸如此类,还很多。所以,后人谈及破案,往往把他比同的包公。> > 三、死作直鬼> > 史书上说:“成祖即位,知人不附己,欲威砻天下,特任纪纲为锦衣,寄耳目。”这纪纲阳逢阴违,极善钻营,曾被成祖倚为心腹。> > 有一次,纪纲的一位亲信锦衣卫千户赴浙江缉事,趁机索贿受贿,作威作福,犯下了累累罪行。周新得知后,决定立即逮捕他。但是,这千户却预先听到了风声, 没等周新下手便逃之天天。不久,周新进京办事,路经潆州,恰巧遇到了这个千户,便下令将他拿下,交当地州狱审理。不料,这千户却越狱逃跑,到纪纲那儿哭诉 了半天。纪纲大怒,即向成祖诬告周新。成祖也算一时糊涂,尚未辨明是非,倒下令将周新从浙江押回京城。纪纲乘机派锦衣指挥庄散、袁江等去逮治周新,并在归 途中将他打得皮开肉绽。然而,周新并未在淫威滥刑下屈服。一到京城,他马上跪伏在丹墀陛前极力鸣冤。他甚至责问成祖道:“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同; 臣奉诏擒奸恶,奈何臣罪?”成祖又一次鬼迷心窍,羞怒之下竞下令将他推出斩首。临刑前,周新大呼:“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 > 周新死后没几天,成祖如梦初醒,不禁后悔起来。他问侍臣:周新是哪里人?侍臣答道:南海人。成祖感叹道:岭外荒蛮之地竟有如此人物,看来是枉杀了他!> > 数年后,纪纲因谋反被处死。周新的冤案也随之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不少人都感慨万千地说:“公能暴人冤,而身不能免冤死,天道可疑矣!”> > 四、清正留芳> > 周新生前,虽然地位显赫,薪俸优厚,但生活俭朴,历来不聚不义之财。他还常常拿出自己的薪俸办公益,或者赈济那些贫苦人家。> >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夫人也很节俭。即便其他官员的夫人请她去赴宴,她也总是穿着那身荆布衣,犹如一位农家妇女。其他官员的夫人见她如此打扮,反而觉得自己穿戴华丽的服饰太别扭,于是纷纷脱去,改换成一般装束。> > 周新死后,其夫人返回广东故里。时任广东巡抚的杨信民见她生活十分贫困,多次感慨地对人说:“周新,当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终生馁耶!”于是,常常接济她。其他一些正直之人也都学着巡抚的样子,分外关心她,照顾她。> > 周新夫人去世时,除广东各届知名人士外,凡是在广东做官的浙江人,也全都参加了她的葬礼。共同寄托他们的哀思,表示他们对周新的深切怀念!> > 另据传说:周新死后,被玉皇大帝册封为杭州府城隍,并于当年八月十八日上任。杭州百姓主动醵金扩建庙宇,重铸城隍像。许多年来,每逢八月十八,前来烧香的一直是人山人海。在“文化大革命中”,该庙被“造反派”砸碎,但周新却仍然活在人民心中。相关参考
鄭浣,本名涵,又名澣[huàn],河南滎陽人,生於唐代宗大歷十一年(公元776年),唐代宰相鄭余慶之子。貞元十年(794年)考取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後歷任集賢院修撰、右補闕、起居舍人、考功員外郎、
第58节《孙子兵法》与军事——齐鲁长勺之战聪明睿智的将领,能透过一些微不足道的现象,通过逻辑推理,察微知著,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军事决策。春秋时期的齐鲁长勺之战,鲁将曹刿在齐军败退后,正是在
前言在成都武侯祠中,有个文臣武将廊,以此来纪念「”蜀汉二十八臣”,这二十八人是三国蜀汉政权刚建立的时候的核心人物。蜀汉二十八臣,又分为文武两列,各十四人。在十四文臣中,傅肜排行第四,仅次于庞统、简雍和
鄭浣,本名涵,又名澣[huàn],河南滎陽人,生於唐代宗大歷十一年(公元776年),唐代宰相鄭余慶之子。貞元十年(794年)考取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後歷任集賢院修撰、右補闕、起居舍人、考功員外郎、
▌先見之明是智慧先見之明是能見微知著的智慧,善於通過細節來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向,並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一葉落知天下秋,世間萬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聯繫的,蝴蝶效應處處存在。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新在洪武年间由地方上的诸生推荐进入太学。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因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周新改任监察御使。他敢于直言,很多官吏被他弹勘。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是“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周新在洪武年间由地方上的诸生推荐进入太学。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因善于判决案件而被人称道。明成祖即位后,周新改任监察御使。他敢于直言,很多官吏被他弹勘。权贵们都很震惧害怕他,把他看作是“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省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一个贫苦农家,当过小长工、小乞丐、小和尚,后参加叫红巾军的起义军。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勇敢,40岁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明太祖。他登基后,下大力抓的两件事:一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省钟离县太平乡孤庄村一个贫苦农家,当过小长工、小乞丐、小和尚,后参加叫红巾军的起义军。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勇敢,40岁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明太祖。他登基后,下大力抓的两件事:一
时期的周新以「善决狱」名播京师,难能可贵的是,他判案不避权贵,刚正不阿,但最终因被权贵陷害而冤。> 当时的锦衣卫指挥纪纲,权势熏天,经常为非作歹,他的爪牙也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有一次,纪纲手下的